第92頁
八月蕭條九月時,沙蟬海燕各分飛。
四周是深深淺淺的綠,風乍起,吹起一點漣漪。他們兩個和乘船的老人商量了下,給了點錢。這老人他們兩個不怎麼認識,應該是從其他地方搬來的。
最近從北方搬來的人越來越多了。
小舟順流而下,兩側的高山紛紛從她兩側而過,藺北看著有些幽深地看不見底的水,有點懷念。
謝青容瞭然地問道:「你想七叔了?」
藺北點點頭,想起七叔曾經帶他們泛舟河上的情景,無論是去找桃花魚,還是去找海草蓋,當初好像都是熱熱鬧鬧的,可如今卻如此寂靜了。
不過她很快就豁達起來:「不過沒關系,風景從來不愁看的。以後還有很多。」
無論是風景,還是看風景的人。
她拿出那個小小的小瓷杯,瓷杯之中的蟬仍然一動不動,將其放在隔著他們兩個的案板上。謝青容的目光停在那蟬身上一點,隨後又移到藺北的臉上,沒有說話。
順岸而下時,恰巧看到不遠處有一和尚似乎想要渡江,站在他面前的竟是楊叔。見他二人乘船而來,他面目轉晴,站在岸邊高聲呼道:「謝家的兄妹,幫幫忙。」
藺北:「……」
好久沒聽到兄妹這二字了,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
原來這和尚原本是下山化緣的,恰巧到楊叔村子家,藺北不知為何楊叔會親自護送這和尚過河,畢竟沒找到機會問,但從他臉上有些急切的表情,估計是被這和尚煩的有些受不了了。
坐在船上那一刻,藺北明白了。
謝青容問:「不知大師從何而來。」
人生終極三問之一,且看這大師如何回答。
可惜他回答的極其普通:「此刻船順風,順流而下,可見智簡是從風來處來,往風去處去。」
藺北笑道:「那等下船停岸,大師豈不是沒有地方來,也沒地方去了。」
「此言差異。」穿著灰色僧衣的和尚微微笑道:「我停,風未停,船未停。如何能說是沒有地方來,沒有地方去了。」
藺北和他槓上了:「你如何能夠追趕到風?
」
「心中有風,便能無處自由,無處不自由。」
心中有風,心中風,心受風邪侵襲所致的病症。
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應用……應用什麼來治來著?
藺北暗暗吐槽。
她在心裡想著以前學過的知識,就聽到謝青容似乎是想起了什麼似的,端起放在他們兩個之間的小瓶子,問道:「這隻蟬我遇到了很多年,可它卻困在這個小小的瓶子里,不知的大師可有辦法幫忙解脫?
大師笑而不語,視線放遠,看向了遠方:「施主不必著急,待到岸邊,我便可告訴你。」
岸邊?藺北覺得他十有八九大概只是在誆他們了,岸邊哪有什麼東西可以看?她這麼想著,臉卻不自覺地朝著岸邊看去。
江水濤濤,泛著一點別樣的白,像極了一條深潛其中的巨魚露出的那一點肚白。而此刻,這隻大魚正暗暗注視著岸上來來往往的人。
謝青容很喜歡在無事的時候去看來來往往的人們,因為他喜歡從人們行走的表情。人們來來往往,眼睛既不想上看,也不向下看,每一個人得冷漠,變成了一種快樂。
靠在過客居的躺椅上,看著路上,那裡是往來時必經的路。大多抬起頭的都是孩子們。他們沒有大人高,這種差距迫使他們必須得抬起頭來。
可這裡似乎不一樣。因著這裡馬上就要開新的碼頭,來往的人也多了起來,有一些陌生的面孔。
謝青容看著這些人忙碌的身影,突然有些不明白過去的那些逃避到底是為了什麼?不,也許那並不叫逃避,而是選擇另外一種生活。
遠居廟堂之上,如同陶淵明般隱居在這裡,他想要追求的即使一種恬靜淡然,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幽靜生活,日月星辰,天地為家,沒有陰謀詭計,沒有紛紛擾擾。
可如今,站在人間看過客時,他發現原來這個他心中的桃花源里的人也是如此行色匆匆;站在天堂看人間,卻覺每一幕都似乎透漏出幾分意難平。
可即使到了這裡,所有的人生八苦,心性志短,仍然都沒有少。
那站在碼頭上抱著藍色包裹的行人,目光諂媚,面帶陪笑,朝著甲板上的一人跑去。
那正彎著腰和孩子告別,穿著一件灰色長袍的人,他也認識。
這些臉,這些面容,他不知觀察了多少遍,他選中了最深刻的那一批,刻在了木頭和石頭上。
這麼多年,他的生活好像就是猶如那被瞬間定格的石頭一般,堅硬無比,但只能留下唯一的一瞬。
因一瞬定格,因一事囚禁。
仿佛一個自製的木偶。
一個堅硬無比的石頭,敢如何瓦解它呢?
人人都知道,那就是在石頭的裂縫裡灑下一粒種子。
而這段時間來,他似乎看到了許多種子。
蟬與花的相遇,構築了一道機緣巧合的美妙,似乎是上天對於緣這個字的最好詮釋: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
四周是深深淺淺的綠,風乍起,吹起一點漣漪。他們兩個和乘船的老人商量了下,給了點錢。這老人他們兩個不怎麼認識,應該是從其他地方搬來的。
最近從北方搬來的人越來越多了。
小舟順流而下,兩側的高山紛紛從她兩側而過,藺北看著有些幽深地看不見底的水,有點懷念。
謝青容瞭然地問道:「你想七叔了?」
藺北點點頭,想起七叔曾經帶他們泛舟河上的情景,無論是去找桃花魚,還是去找海草蓋,當初好像都是熱熱鬧鬧的,可如今卻如此寂靜了。
不過她很快就豁達起來:「不過沒關系,風景從來不愁看的。以後還有很多。」
無論是風景,還是看風景的人。
她拿出那個小小的小瓷杯,瓷杯之中的蟬仍然一動不動,將其放在隔著他們兩個的案板上。謝青容的目光停在那蟬身上一點,隨後又移到藺北的臉上,沒有說話。
順岸而下時,恰巧看到不遠處有一和尚似乎想要渡江,站在他面前的竟是楊叔。見他二人乘船而來,他面目轉晴,站在岸邊高聲呼道:「謝家的兄妹,幫幫忙。」
藺北:「……」
好久沒聽到兄妹這二字了,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
原來這和尚原本是下山化緣的,恰巧到楊叔村子家,藺北不知為何楊叔會親自護送這和尚過河,畢竟沒找到機會問,但從他臉上有些急切的表情,估計是被這和尚煩的有些受不了了。
坐在船上那一刻,藺北明白了。
謝青容問:「不知大師從何而來。」
人生終極三問之一,且看這大師如何回答。
可惜他回答的極其普通:「此刻船順風,順流而下,可見智簡是從風來處來,往風去處去。」
藺北笑道:「那等下船停岸,大師豈不是沒有地方來,也沒地方去了。」
「此言差異。」穿著灰色僧衣的和尚微微笑道:「我停,風未停,船未停。如何能說是沒有地方來,沒有地方去了。」
藺北和他槓上了:「你如何能夠追趕到風?
」
「心中有風,便能無處自由,無處不自由。」
心中有風,心中風,心受風邪侵襲所致的病症。
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應用……應用什麼來治來著?
藺北暗暗吐槽。
她在心裡想著以前學過的知識,就聽到謝青容似乎是想起了什麼似的,端起放在他們兩個之間的小瓶子,問道:「這隻蟬我遇到了很多年,可它卻困在這個小小的瓶子里,不知的大師可有辦法幫忙解脫?
大師笑而不語,視線放遠,看向了遠方:「施主不必著急,待到岸邊,我便可告訴你。」
岸邊?藺北覺得他十有八九大概只是在誆他們了,岸邊哪有什麼東西可以看?她這麼想著,臉卻不自覺地朝著岸邊看去。
江水濤濤,泛著一點別樣的白,像極了一條深潛其中的巨魚露出的那一點肚白。而此刻,這隻大魚正暗暗注視著岸上來來往往的人。
謝青容很喜歡在無事的時候去看來來往往的人們,因為他喜歡從人們行走的表情。人們來來往往,眼睛既不想上看,也不向下看,每一個人得冷漠,變成了一種快樂。
靠在過客居的躺椅上,看著路上,那裡是往來時必經的路。大多抬起頭的都是孩子們。他們沒有大人高,這種差距迫使他們必須得抬起頭來。
可這裡似乎不一樣。因著這裡馬上就要開新的碼頭,來往的人也多了起來,有一些陌生的面孔。
謝青容看著這些人忙碌的身影,突然有些不明白過去的那些逃避到底是為了什麼?不,也許那並不叫逃避,而是選擇另外一種生活。
遠居廟堂之上,如同陶淵明般隱居在這裡,他想要追求的即使一種恬靜淡然,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幽靜生活,日月星辰,天地為家,沒有陰謀詭計,沒有紛紛擾擾。
可如今,站在人間看過客時,他發現原來這個他心中的桃花源里的人也是如此行色匆匆;站在天堂看人間,卻覺每一幕都似乎透漏出幾分意難平。
可即使到了這裡,所有的人生八苦,心性志短,仍然都沒有少。
那站在碼頭上抱著藍色包裹的行人,目光諂媚,面帶陪笑,朝著甲板上的一人跑去。
那正彎著腰和孩子告別,穿著一件灰色長袍的人,他也認識。
這些臉,這些面容,他不知觀察了多少遍,他選中了最深刻的那一批,刻在了木頭和石頭上。
這麼多年,他的生活好像就是猶如那被瞬間定格的石頭一般,堅硬無比,但只能留下唯一的一瞬。
因一瞬定格,因一事囚禁。
仿佛一個自製的木偶。
一個堅硬無比的石頭,敢如何瓦解它呢?
人人都知道,那就是在石頭的裂縫裡灑下一粒種子。
而這段時間來,他似乎看到了許多種子。
蟬與花的相遇,構築了一道機緣巧合的美妙,似乎是上天對於緣這個字的最好詮釋: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