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但是卻一直沒有消息。
很正常,皇帝身邊皇后自然不會告訴他,甚至還會把收到的消息用盡全力隱瞞。
而麗妃和二皇子,在就被空知給穩住了,甚至還以為這是個機會,一個可以逆轉他們現在形勢的機會。
而皇帝則沉迷於向空知問道。
空知本來是不屑於這般做的,因為這實在是太像一個神棍了。
而他最開始想的覆滅整個大邕完全不需要他自己走到明面上來,做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北筱的實力強勁,利用他們完全可以覆滅到已經快要燈盡油枯的大邕。
他作為大燕的國師後裔,最後的一任大燕國師。現在卻因為王爺,做出了違背祖宗的決定。
空知嘆了口氣,甚至可以想像到未來自己在史書里會有怎麼樣的評價。
他大概是要從一個高端的國師,變成一個神棍了。
皇帝從身後走來,語氣前所未有的尊敬和和藹。
他道:「國師,星塔已經修好了。」
「好,現在登塔!」
空知一步步跨了上去,同時,岳安城外的三軍也開始行動,岳安城的城門是開著的,第一時間是有人想要去關的,但是被攔住了。
京兆尹下了命令,所有侍衛回京兆尹府。
一瞬間,京城的守衛散去。
岳安城外等著的駐軍,開始騷動起來。
立馬把消息上報給了首將。
那人望著岳安城喃喃自語:「咱們這皇上,若是沒有命令便行動,就算是成功救下了他,等著一切結束,也是要清算的啊。」
畢竟他們可以在沒有命令的時候入岳安城,也就可以在沒有命令的時候,命令整個軍隊行動。
他毫不懷疑,皇帝會幹出這種卸磨殺驢的事情。
因為他本就是靠著頻繁的更換軍隊首將來獲取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的,還有那些互相舉報的政策。
雖然確保了軍隊幾乎都窩在自己的手上,卻得不到真正的忠誠。
在這種時候,沒有人願意冒著那樣的風險去救他。
畢竟成功了沒有好處不說,失敗了也是平白丟了性命,還帶著自己的手下一起死。
但是現在不去,那就不一樣了,他們是沒有得到命令才沒有去的。
遵守流程。
而且叛軍、平亂軍、鎮北侯三方合作,很顯然,不是偶然,而是有人背後操作。
不出意外,不是太子就是二皇子了。
他們若是成功了,這大邕不也還是他們易家人的大邕嗎,他們也受不了什麼懲罰去。
經過一番思索。
首將道:「沒有接到皇上旨意,所有將士聽令,駐守此地不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今日這局面,早已註定。
空知已經走上了高台之上,皇帝以為自己要得到他的點撥,得以求道成仙。
卻聽到從那些異域商人買來的那個奇怪的大喇叭上傳來了洪亮的聲音:「得道者,天助!失道者,天罰!當今皇上,昏庸無能。大旱,是上天對他的最後警告和懲罰,上天仁慈,願意降雨於百姓,卻不願意降雨在岳安城,一切都是因為當今皇上......」
皇帝的臉色極其難看,他喊著:「給我把他帶下來!」
周圍的侍衛沖了過去,順著星塔的梯子爬上去。
空知連看都不看他們一眼,因為他已經看到了,軍隊已經進入皇宮了。
很快他們就會到這裡。
他還在繼續說:「太子乃上天選定之人,皇上為了整個天下,你且退位吧!」
那喇叭的聲音讓空知的聲音傳遍了整個皇宮。
侍衛、宮女、太監經常需要來宮裡,對皇帝的昏庸,以及太子的仁慈聰慧自然是知道的。
大臣們口中一直傳著的「太子是大邕的希望」這個流言,他們也一直聽著,對太子的好感度極其的高。
這會兒居然開始猶豫起來。
鎮北侯在兒子的帶領下,先去了東宮,接了太子出來,太子在前,宮裡的侍衛、太監都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偶爾有的,也很快被軍隊拿下。
皇帝聽到那句「太子太子乃上天選定之人,皇上為了整個天下,你且退位吧」時,已經明白了一切。
臉色極其難看。
他也是依靠兵權將自己的父親拉下了那個位置,現在當然,也迅速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太子想要奪權!但是太子沒有兵權,他如何奪權?
正當他想不明白時,軍隊進來了。
這支是禮閒帶領的叛軍。
一個侍衛被砍倒在皇帝的面前:「皇上,是叛軍!」
皇帝大驚失色喊道:「護駕!」
但是侍衛們根本不是叛軍的對手,還有很多在往星塔上爬的,這會兒更是一時沒那麼快下去。
眼看著叛軍到了皇帝的跟前。
接著就是鎮北侯帶著軍隊過來了。
皇帝這會兒居然還想要像鎮北侯求救:「楚軍正,朕命令你將這些叛軍拿下!」
鎮北侯行了個禮:「皇上。」
接著側身讓出自己身後的易越之,易越之順勢走到了他的前面,對皇帝道:「父皇。」
看著鎮北侯前面的太子,皇帝明白了,他指著太子和鎮北侯:「亂臣賊子!都是亂臣賊子。」
「此言不妥。」易越之開口道,「父皇,國師說了,您才是罪人,吾乃天命之人。」
很正常,皇帝身邊皇后自然不會告訴他,甚至還會把收到的消息用盡全力隱瞞。
而麗妃和二皇子,在就被空知給穩住了,甚至還以為這是個機會,一個可以逆轉他們現在形勢的機會。
而皇帝則沉迷於向空知問道。
空知本來是不屑於這般做的,因為這實在是太像一個神棍了。
而他最開始想的覆滅整個大邕完全不需要他自己走到明面上來,做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北筱的實力強勁,利用他們完全可以覆滅到已經快要燈盡油枯的大邕。
他作為大燕的國師後裔,最後的一任大燕國師。現在卻因為王爺,做出了違背祖宗的決定。
空知嘆了口氣,甚至可以想像到未來自己在史書里會有怎麼樣的評價。
他大概是要從一個高端的國師,變成一個神棍了。
皇帝從身後走來,語氣前所未有的尊敬和和藹。
他道:「國師,星塔已經修好了。」
「好,現在登塔!」
空知一步步跨了上去,同時,岳安城外的三軍也開始行動,岳安城的城門是開著的,第一時間是有人想要去關的,但是被攔住了。
京兆尹下了命令,所有侍衛回京兆尹府。
一瞬間,京城的守衛散去。
岳安城外等著的駐軍,開始騷動起來。
立馬把消息上報給了首將。
那人望著岳安城喃喃自語:「咱們這皇上,若是沒有命令便行動,就算是成功救下了他,等著一切結束,也是要清算的啊。」
畢竟他們可以在沒有命令的時候入岳安城,也就可以在沒有命令的時候,命令整個軍隊行動。
他毫不懷疑,皇帝會幹出這種卸磨殺驢的事情。
因為他本就是靠著頻繁的更換軍隊首將來獲取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的,還有那些互相舉報的政策。
雖然確保了軍隊幾乎都窩在自己的手上,卻得不到真正的忠誠。
在這種時候,沒有人願意冒著那樣的風險去救他。
畢竟成功了沒有好處不說,失敗了也是平白丟了性命,還帶著自己的手下一起死。
但是現在不去,那就不一樣了,他們是沒有得到命令才沒有去的。
遵守流程。
而且叛軍、平亂軍、鎮北侯三方合作,很顯然,不是偶然,而是有人背後操作。
不出意外,不是太子就是二皇子了。
他們若是成功了,這大邕不也還是他們易家人的大邕嗎,他們也受不了什麼懲罰去。
經過一番思索。
首將道:「沒有接到皇上旨意,所有將士聽令,駐守此地不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今日這局面,早已註定。
空知已經走上了高台之上,皇帝以為自己要得到他的點撥,得以求道成仙。
卻聽到從那些異域商人買來的那個奇怪的大喇叭上傳來了洪亮的聲音:「得道者,天助!失道者,天罰!當今皇上,昏庸無能。大旱,是上天對他的最後警告和懲罰,上天仁慈,願意降雨於百姓,卻不願意降雨在岳安城,一切都是因為當今皇上......」
皇帝的臉色極其難看,他喊著:「給我把他帶下來!」
周圍的侍衛沖了過去,順著星塔的梯子爬上去。
空知連看都不看他們一眼,因為他已經看到了,軍隊已經進入皇宮了。
很快他們就會到這裡。
他還在繼續說:「太子乃上天選定之人,皇上為了整個天下,你且退位吧!」
那喇叭的聲音讓空知的聲音傳遍了整個皇宮。
侍衛、宮女、太監經常需要來宮裡,對皇帝的昏庸,以及太子的仁慈聰慧自然是知道的。
大臣們口中一直傳著的「太子是大邕的希望」這個流言,他們也一直聽著,對太子的好感度極其的高。
這會兒居然開始猶豫起來。
鎮北侯在兒子的帶領下,先去了東宮,接了太子出來,太子在前,宮裡的侍衛、太監都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偶爾有的,也很快被軍隊拿下。
皇帝聽到那句「太子太子乃上天選定之人,皇上為了整個天下,你且退位吧」時,已經明白了一切。
臉色極其難看。
他也是依靠兵權將自己的父親拉下了那個位置,現在當然,也迅速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太子想要奪權!但是太子沒有兵權,他如何奪權?
正當他想不明白時,軍隊進來了。
這支是禮閒帶領的叛軍。
一個侍衛被砍倒在皇帝的面前:「皇上,是叛軍!」
皇帝大驚失色喊道:「護駕!」
但是侍衛們根本不是叛軍的對手,還有很多在往星塔上爬的,這會兒更是一時沒那麼快下去。
眼看著叛軍到了皇帝的跟前。
接著就是鎮北侯帶著軍隊過來了。
皇帝這會兒居然還想要像鎮北侯求救:「楚軍正,朕命令你將這些叛軍拿下!」
鎮北侯行了個禮:「皇上。」
接著側身讓出自己身後的易越之,易越之順勢走到了他的前面,對皇帝道:「父皇。」
看著鎮北侯前面的太子,皇帝明白了,他指著太子和鎮北侯:「亂臣賊子!都是亂臣賊子。」
「此言不妥。」易越之開口道,「父皇,國師說了,您才是罪人,吾乃天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