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晟摸了摸鼻子,「我也是第一次動心,第一次談戀愛,我不知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兒嗎?後來我不是也及時反應過來了。」

  現在他也有些後怕,好在他意識到的時候還不算晚,而且沒有因為可笑的自尊心端著,不然真的錯過。

  顧晟結婚了之後下一個就是顧熙了,這讓顧熙更愛工作了,她爸媽倒是沒有催她,只是偶爾會問一下,沒有就沒有。

  但是外婆催的比較厲害,只要一聽到外婆有催婚的苗頭,她立刻就轉移話題,有的時候可以成功,有的時候不能成功。

  成功了,她的耳根清淨,不能成功的話就要聽外婆嘮叨一圈。

  外婆倒是沒有催她一定要跟誰誰誰結婚才行,只是跟她說要找個貼心人,這樣子才不孤單。

  她說很忙,沒有空,然後她媽媽就被外婆罵了,說媽媽偷懶太過了,給她這麼多工作,連自己的終身大事都沒有時間解決。

  然後媽媽給她調撥了更多的人手輔助,這樣子她就沒那麼忙了,但她覺得這還不如原來呢。

  顧熙寧願忙一些,跟找對象相比,她熱愛工作。

  她也不是沒有注意著找對象,但是她環視一圈,悲傷的發現自己的眼光被調高了。

  她爸那是什麼人,位高權重依舊愛媽媽、愛護家庭,從不在外面亂來,潔身自好,到現在仍舊每天會抽出時間鍛鍊身體,夏天的時候透過那薄薄的襯衣,還能透露出他精悍的身材。

  然後就是她哥,之前眼瞎階段不說,之後回過味來了,跟她嫂子那是如膠似漆,跟個連體嬰兒似的,跟其他女性保持距離,工資全都上交,不隱瞞,分攤家務,無大男子主義,有商有量有擔當……

  但是以他們的標準再去看周圍的青年,顧熙自閉了。

  何必為難自己。

  和她不門當戶對的,看中的不是她,是她背後的代表的財和勢。

  和她門當戶對的二世祖沒有幾個出息的,偶爾幾個有出息的,不是英年早婚,就是性格不合,要不就是放縱自己有一些她看不上眼的「小愛好」。

  既然這樣,當然是單身更香!

  第103章 她的結局

  九十年代是黃金髮展的年代,但在某些人看來,充盈著悲傷的色彩。

  市場開放,百花齊放,原本的鐵飯碗,在市場的衝擊下,也不鐵了。

  以前他們生產的產品不用過多的考慮,只要生產出來了,只有不夠賣的,沒有賣不完的。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庫存積壓在倉庫里,無法售出。

  相對應的,廠里的績效不好,員工的獎金、工資也一再縮水。

  江若書在食品廠里的位置是中層,他想要廠子重新「活」起來,只是這很難。

  他們的進貨成本在提升,生產的糖果和餅乾卻銷量一般,上家還壓貨款,上家不給錢,他們就沒法生產新品種、給供應商貨款。

  大家的工資也只能延遲發放。

  至於說福利什麼的,只有自家倉庫的產出。

  如果不做點什麼改變的話,情況會越來越糟。

  江若書不想自己跟其他廠子的人一樣,每天到了單位,就無所事事的坐在那裡,閒的沒事做,一開始的是好的,但是後面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的時候,就完全高興不起來了。

  他們又是城鎮戶口,要是沒有了工作,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不像鄉下,還可以回去種地。

  自己所在的廠子不行了,那麼有不同的選擇。

  一個是跳槽到別的廠里去。

  他們縣城是養殖大戶,每一個村子都有養殖大量的家禽。

  為此養活了一連串的廠,比如火腿腸、肉罐頭、肉乾,還有連帶著的玻璃廠、製品廠等等。

  這些都是他們縣裡效益很好的單位。

  不僅不會拖延工資,還在給大家提工資。

  應對越來越不經花的錢,還有這些物價。

  工資不動,顯然是無法滿足大家需求的。

  江若書不想跳槽去別的廠,他在這裡,他妻子也在這裡,他們一家全都跟這個廠綁定在了一起,他能跳槽離開,其他人呢?

  他是廠里改進派的一員,另外他們廠里還有保守派,顧名思義就是不想做其他的改變,而是催促著上家給貨款,銷售庫存,還希望上面的可以伸出援手。

  江若書覺得這很渺茫。

  還有比他們效益更差的廠,上面能幫的過來嗎?

  他找了江景瑜討主意。

  怎麼盤活這個廠子?

  先從上到下的捋一捋,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加上內部管理保守……

  如果是江景瑜接手這麼一個地方的話,得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行,首先她會拿人開刀,人員架構重複臃腫的,去掉,只拿工資福利不幹活的關係戶,去掉,當初在某一段時期內,這個食品廠是他們縣裡福利工資最好的,因此吸引了不少人過來,把這些清掉了,每個月的成本就會少掉一截。

  然後就是產線,他們的產線都是什麼年代的了,不好用,經常壞,維修成本高,要換。

  還有就是產品的種類,以前生產的是糖果餅乾是挺受歡迎的,因為放的糖是好東西,細糧也是好東西,大家能吃到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

  慣得你!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生活越來越好了,連肥肉在年輕一輩中都不吃香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