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惜,今大局已定,這個願望恐怕再也不實了,她小心翼翼地打探:“祖母,忌浮的決定……祖母生氣麼?”

  太夫人滿面紅光,在哪兒有生氣的工夫,擺:“忌浮向來是個有成算的孩子,他作的決定,我沒有不贊同的。”不過說悵惘,多少還是有些,但是和懊惱無關,只,“張太后也算風光了輩子,最後不過如此。我想著,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雖不立於萬人之上,但只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氣。”邊說,目光邊流淌過家人的臉頰,笑,“經歷了番風雨,才知這平安二字有多可貴。我如今是不求兒孫富貴顯赫了,只都好好的,那就夠了。接下來就盼著你順順噹噹生下我的孫子……孫也好啊,家子齊全,比什麼都緊。”

  邊上的姚嬤嬤和檎丹都掖著微笑,這樣和美的日子,果真不經歷坎坷,不知其可貴。

  雲畔放下心來,慶幸切都新開始有序地運轉,接下來只李臣簡回來,家人便可以團圓了。

  第103章 第103章正文完。

  官家若是大漸, 接下來就有多事亟待處理,譬如撰陵名、哀冊文、諡冊文和議諡號等,樁樁件件都經辦。

  裡間聽辟邪說明白了, 方才鬆了口,實在是這陣子受驚嚇多,再也經不得這風浪了。

  李臣簡道:“先把車預備起來。”復回身進去回稟,請大家繼續用飯,不必擔心他。

  雲畔站起身,讓他等一等, 一面向外吩咐:“快去取厚一些斗篷來。”

  這時候宣入禁, 今夜必定是回不來了。現在天冷著,尤其到了夜裡濃霧瀰漫,像走在混沌里似,穿得厚實些她才踏實。

  綠檀將那件大『毛』送了來,她仔細替他系上, 一直送到廊下。其實越是到這個時候, 愈是小心避嫌,她不好多說什麼,只道:“一切都聽大哥吩咐,千萬不能擅作張。”

  他笑了笑,說知道, 辭過了她,便快步向院門上走去。

  馬車趕得急, 到了宮門上有黃門等候, 見他來了便將引進延義閣議事。

  進去時候,陳國和位族長輩都在場,他向眾見了禮方坐下, 他們已經議到了任命山陵五使,李臣簡靜靜聽著,對於這些葬前葬後事,著實也不在行。

  一位族叔咳嗽了聲道:“成服和引領臣僚祭拜哭臨等事,都交由我們承辦,緊一樁是宣遺詔。各級文武官僚有推恩、賞賜等,照欽,你須早早預備起來才好。”

  陳國頷首,“這些事宰相等會著手經辦,咱們這裡只管把大禮做得風風光光,不枉官家十年為江山社稷辛勞就好。”

  李臣簡到這時才聽明白,想必官家遺詔已經從福寧殿送出來了,但因是遺詔,現在不能宣讀,必須等官家駕崩之後,再由宰相昭告天下。

  他低著頭,微微嘆息,愈發覺得生短短十年,到頭來不管貧窮富貴,終是殊途同歸。大權在握又怎麼,權柄是把雙刃劍,身強體健時盡享榮光,到老了,反成了催命利器。似乎現在大家除了關心帝位何去何從、喪事風不風光,並有在意官家死活。

  眾你一言我一語,競相為即將問鼎新帝分憂,李臣簡只得打起精來,葬後有虞祭和祔廟事宜,他從分得了一項任務,直到將近子時,這個臨時小朝廷才散會。

  從延義閣出來,月上天,他對陳國道:“大哥,我去瞧瞧官家。”

  遺詔都已經到手了,陳國再也不必懷疑忌憚,便道好,“我先前已經瞧過了,看子不妙。你去看看吧,終歸小時候對我們不薄。”後來日漸猜忌和打壓,到了之將死時,一切也都可以釋懷了。

  李臣簡拱了拱手,轉身跟著小黃門往福寧殿去,深夜行走在禁廷,和白天大不一,每次都滿含悽惶滋味。

  福寧殿內外燃著燈,聚集光從幽暗夜『色』突圍出來,映著蒼黑天幕,恢宏又孤獨。他提袍登上丹陛入殿內,東邊偏殿作為官家平常起居所用,以一架巨大六折屏風分隔開。轉過屏風,便見官家在榻上躺著,面如金紙,半張著口,已經睜不開眼睛,也不會說話了。

  皇后一直在邊上守著,見他進來行禮,轉過身子喊官家,“忌浮來了,官家醒醒吧。”

  可惜絲毫不起作用,皇后淒切道:“自今早起就是這,一夜過來再喚他,他已經不能答應了。”

  病勢好好壞壞,纏綿了久,皇后心裡早就有了準備,這一日真正來臨時候,也可以坦然面對了。

  身邊女官使個眼『色』,讓去門上守著,有些話官家不能親口解釋,就由她來說明白吧,也好讓官家身後不落埋怨,走得心安。

  “你坐。”皇后比了比手,“我有兩句話想對你說。”

  李臣簡道是,在一旁圈椅里坐了下來。

  “官家身後事,他們已經開始商議了吧?”皇后說起這些時候表平靜,雖然往後再不是她事,但問一句,至少知道官家不會受委屈,心也就安了。

  李臣簡在椅上揖手,“請聖放心,內侍省官員都已任命妥當,餘下事,大哥一應都會親自過問。”

  皇后了頭,喃喃說:“後因官家病,急得臥床了,我也顧不上那頭,只能守著這裡。”

  李臣簡料想她必定擔心自己將來何去何從,便道:“聖放寬心,大哥說過,日後尊號等,一應都按祖制,絕不會慢待了後與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