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一日,隆武帝朱慈烺宣布退位,為太上皇。

  翼王繼承大統,為大明第十八任皇帝。

  不同於過往,隆武帝交給他的,是一個完全嶄新、蒸蒸日上的龐大帝國。

  也不同於歷代皇帝,翼王也是一個開明,革新,具有相當現代思想的另類君王。

  退位、繼位大典之前,隆武帝將翼王召進乾清宮,將秘藏的一塊石碑示之,令其遵從。

  ——王在法下、虛君實相、君主立憲,此乃國家政體發展的三個階段,也是未來所向,凡朱氏子孫,都得順應潮流,嚴守法律,不得動用軍權阻撓,更不得開歷史的倒車,如有違,天噬之!

  翼王在石碑前跪拜發誓。

  以後每一個繼任皇帝,都得如此。

  翼王繼位,年號熙寧。

  ……

  隆武帝為太上皇,去往承乾宮居住,改寧壽宮。從此不理政務,全部交給熙寧帝。

  ……

  熙寧三年。

  安西將軍李來亨越過班加湖,兵至德里,擊破敵聯軍二十萬,斬首無數,恆河河水為之堵塞。

  ……

  熙寧四年,台灣水師總督,太子太傅鄭森在馬六甲病逝。

  ……

  熙寧六年,消息傳來,撫遠大將軍李定國外出狩獵,途中忽然病逝。在這之前,歸順大明的多爾袞,在法華寺剃度,同日圓寂,法號慧通。

  秋風落葉而下,故人紛紛逝去,一時,隆武帝心有所感,十月,太上皇隆武親自去往英烈祠拜祭,見到英烈祠中,那些牌位上篆刻的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他不能自己,遙想一生,幾乎落淚。

  ……

  是夜,電閃雷鳴,磅礴大雨,大明湖中的烏龜,成群上岸。

  隆武帝忽發急疾,不能動。

  熙寧帝急至。

  娜仁皇太貴妃和李皇太淑妃圍在隆武帝榻邊,淚如雨下。

  握著二妃的手,隆武帝臉帶笑容,悄然崩逝。

  臨前輕語:「一切皆有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

  消息傳出,景陽鍾三十六響,天下縞素,萬民齊哀,哭聲遍於九州。

  ……

  隆武帝朱慈烺於崇禎十五年,國勢頹廢,大廈將傾之際,以弱冠之年,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撫軍京營,而後朱仙鎮大捷,擊潰李闖,又兩次抵禦建虜入塞,親征烏克爾,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後繼位,不懼艱難,銳意改革,知人善用,勤儉克己,國家財稅大增,人民安居樂業,終厲兵秣馬,克復遼東,收復台灣,開拓西域,服膺四方。

  更不用說,王在法下,確定君權邊界,自削皇權,克己恕人,更是古往今來,從來都沒有的事。

  諡號「神武」。

  第1240章 如果有來生

  ……

  「啊~~」

  不知道過了多久,朱慈烺忽然睜眼醒來,他雙腳雙手亂蹬,只覺得自己正處身在水池之中,周圍都是水,不能呼吸,幾乎死去。

  忽然。

  「嘩!」的一聲,後衣領好像被什麼人提住,手臂亦被人拉提,感覺整個人平地而起,被拉出了水面。

  朱慈烺趴在岸邊,大口的吐水,這時才猛然的驚醒,自己竟然還是落水了,但不同的是,他雙腿並不殘疾,那個推他落水的劉志,也並沒有在身邊同時出現。

  睜開眼,他驚訝的發現,救自己上岸的兩個人,竟然是熟悉的兩張面孔!

  一個鄭森,一個蕭漢俊。

  都是年輕時候的模樣。

  鄭森揪他後衣領子,蕭漢俊拉他手臂。

  更驚異的是,兩人都穿著現代人的衣服,襯衣牛仔,留著時髦的長髮。

  「哥們,你沒事吧?」鄭森一邊擰襯衣的水,一邊問。

  「好好的,怎麼落河裡面了?是誰推你的嗎?」蕭漢俊甩著濕漉漉的頭髮問。

  「鄭森,蕭漢俊!」

  朱慈烺忍不住脫口叫。

  「鄭森?」鄭森笑道:「我不叫鄭森,我叫鄭大木,他也不叫蕭漢俊,瞅他那樣,哪有一點俊?他叫蕭易,黃易的易。對了,你怎麼知道我們兩人的姓?」

  朱慈烺愣愣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又覺得鄭森的話很多,遠不是過去安靜少語的樣子,心知他的確不是鄭森。

  抬頭四望,發現這是一個自己從來都沒有來過的地方,但確是一個現代世界,遠處有高樓大廈,周邊是大河堤岸,還有人在垂釣,不遠處是一座高架橋,橋上有高鐵,橋下則是汽車通行。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就如前世,但同時又那麼那麼的陌生。經歷了隆武帝的一世,感覺什麼都不一樣了……

  「這是哪?」朱慈烺忍不住問。

  「當然是京師了。」鄭森笑:「你怎麼連自己在哪都不知道了?」

  「京師?」

  朱慈烺驚訝,左右看,口中喃喃道:「是大明的京師嗎?」

  「當然是大明!」鄭森還是笑。

  「現在是哪年?」

  這一下,鄭森臉上終於是露出了奇怪的表情,好像覺得朱慈烺是一個外星人,但還是回答:「今年是大明聯邦帝國行憲四百六十年。」

  朱慈烺似驚似喜,又似失落。

  「瞎和他囉嗦什麼?看不出他已經糊塗了嗎……」甩幹了頭髮的蕭漢俊卻是十分冷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