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皇帝縱然為太子考慮,但也不能不顧臣子的心。
他看了幾個小輩,揮揮手,邀了老太爺去後頭垂釣。
太子沒跟著,反而是纏上崔九貞,硬是在她身邊玩夠了謝暾才罷手。
「咳,你宮裡的姑娘怎麼樣了?」崔九貞詢問道。
翹著腿啃棗子的太子頓了頓,不怎麼自然地轉過身去,「還能怎麼樣……」
「哦?」崔九貞瞧見他臉上微紅,打趣道:「瞧你這些日子常往宮裡跑,莫不是喜歡的緊?」
「怎麼可能?」太子撇撇嘴。
他雖說今歲被安排著臨幸了宮女,知曉人事,但卻是對那檔子事兒真無甚興致。
常回宮裡自然也不是因為什麼姑娘。
見著崔九貞不依不饒地又問起來,什麼漂亮不漂亮,身形好不好之類的,他有些臉紅。
漂亮不漂亮他怎麼知道,反正都沒有崔九貞好看,至於其他的,他更不在意。
吐出顆棗核,他道:「你若實在閒得慌,孤給你找幾本圖來看,省的來煩我。」
說完,起身就走,他怕再待下去得羞死。
哼!崔九貞這女人就會逗弄他。
……
後塘,皇帝與老太爺坐在池塘邊,前者眯眼瞧著微微泛著漣漪的塘面,「老師,朕不知該怎麼處理那人,您說,朕是放任她呢!還是由她自生自滅。」
這其中的她字,旁人不知,老太爺卻是知曉的。
他微眯著眼,虛虛地看著魚線,道:「太子與張家嫌隙早生,再親近也親近不來,您何必勉強,總歸只這麼一個兒子,難不成,您想皇位旁落。」
皇帝嘆了口氣,「朕不忍教太子傷心,可也不能不顧皇后啊!」
「您早有決斷,又何必再說猶豫。」
老太爺淡淡地說道。
餌動,他伸手拖了條魚上來,扔給後頭坐著的謝丕,「讓廚房中午加個菜。」
皇帝瞧著他們,突地笑了,「朕真是羨慕老師,這樣的日子,含飴弄孫,真教人自在。」
老太爺眯起眼,他也覺著自己的日子過得自在。
權利於他已不是必要,餘生,他只想看著小輩們好好長大。
「您若是羨慕,明歲也給太子定個姑娘,回頭成親了,給你生個太孫玩玩兒。」
對於這個建議,皇帝雙眼一亮,覺著可行。
一下子,前頭還有些緊張的氣氛,便就此消散了。
皇帝在崔家待到午後才離去,走時又順帶了不少東西。
就連戴義,也笑眯眯地接了不少。
十月底,馮婧順利地嫁入了溫家,因她名聲好,雖家底差些,可有崔家給她撐腰,又添了不少嫁妝,一時間教人看的眼紅。
回門那日,她的母親弟妹也都到了京城,馮婧哭紅了眼,為此更感謝崔家了。
成婚後的溫大老爺明顯也是喜愛她的,又念她年紀比自己小,凡事遷就著,不過年底,便查出了有孕。
是個有福氣的,已經回到廣宗的三太太回信道。
她在馮婧回門後便離開了,崔家的事兒一時間又落到了崔九貞身上,好在一切井然有序,她也能忙的過來。
春闈時,謝丕下場,又經歷過殿試,得皇帝欽點探花郎,父子鼎甲,一時成為朝中美談。
打馬遊街這日,崔九貞趴在酒樓的憑欄上,朝謝丕擲了朵紅花,被他穩穩接住,戴在了胸前。
這一舉動,令得京中少女又是一番春心萌動,後頭如何送上門暫且不提。
在謝丕進了翰林院做編修後,崔恂便遞了辭官摺子。
對於他辭官,朝中人多有驚訝,不過想到什麼,卻是沒有多勸,倒是皇帝,挽留無果,見他執意如此便允了。
下朝後,皇帝在東暖閣內突地嘔血,此事雖隱瞞下來,卻還是有人知曉了一二。
至此,眾臣懇請皇帝保重龍體,暫且休朝,可就皇帝的性子,又如何肯停下來?
他不僅沒停,反而更加勵精圖治,不僅借崔家的手收拾了頓張家,還將剛入翰林院不久的謝丕升為修撰。
這的升官速度,著實教人眼紅,偏偏又說不得什麼,畢竟謝丕的能力和才學擺在那裡,也足以教人信服。
斜陽西下,謝丕戴烏紗帽,穿大紅圓領,胸前綴鷺鷥方補,正一步步地朝崔九貞走來。
院子裡種了桃花,正是四月芳菲時,抬眼間,公子如玉世無雙。
花樹下,坐在竹椅上的孩童手裡正搖著撥浪鼓,一陣一陣響著,崔九貞握住他的手,目光卻是看向已經到了跟前的人。
這幾步,仿佛從當初的少年到如今的青年,那一把腰也亦如初見。
「回來了?」她輕笑,眼中好似盛滿了桃花,盈盈如水。
謝丕溫柔地看著她,與她一同握住竹椅上孩童的小手。
「嗯,回來了!」
【全文完】
第484章 番外
弘治十八年六月,皇帝病危,藥石無醫。
拖了幾日,彌留之際他召來了三公接受顧命,傳位於太子,命他們好生輔佐。
謝遷,李東陽,劉健受命,臉上儘是悲色。
最後,皇帝看著已是少年的太子,眼中不舍。
他囑咐太子一定要任用賢臣,畢竟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是個什麼樣,在治國之道上,確實更為需要賢臣輔佐。
他看了幾個小輩,揮揮手,邀了老太爺去後頭垂釣。
太子沒跟著,反而是纏上崔九貞,硬是在她身邊玩夠了謝暾才罷手。
「咳,你宮裡的姑娘怎麼樣了?」崔九貞詢問道。
翹著腿啃棗子的太子頓了頓,不怎麼自然地轉過身去,「還能怎麼樣……」
「哦?」崔九貞瞧見他臉上微紅,打趣道:「瞧你這些日子常往宮裡跑,莫不是喜歡的緊?」
「怎麼可能?」太子撇撇嘴。
他雖說今歲被安排著臨幸了宮女,知曉人事,但卻是對那檔子事兒真無甚興致。
常回宮裡自然也不是因為什麼姑娘。
見著崔九貞不依不饒地又問起來,什麼漂亮不漂亮,身形好不好之類的,他有些臉紅。
漂亮不漂亮他怎麼知道,反正都沒有崔九貞好看,至於其他的,他更不在意。
吐出顆棗核,他道:「你若實在閒得慌,孤給你找幾本圖來看,省的來煩我。」
說完,起身就走,他怕再待下去得羞死。
哼!崔九貞這女人就會逗弄他。
……
後塘,皇帝與老太爺坐在池塘邊,前者眯眼瞧著微微泛著漣漪的塘面,「老師,朕不知該怎麼處理那人,您說,朕是放任她呢!還是由她自生自滅。」
這其中的她字,旁人不知,老太爺卻是知曉的。
他微眯著眼,虛虛地看著魚線,道:「太子與張家嫌隙早生,再親近也親近不來,您何必勉強,總歸只這麼一個兒子,難不成,您想皇位旁落。」
皇帝嘆了口氣,「朕不忍教太子傷心,可也不能不顧皇后啊!」
「您早有決斷,又何必再說猶豫。」
老太爺淡淡地說道。
餌動,他伸手拖了條魚上來,扔給後頭坐著的謝丕,「讓廚房中午加個菜。」
皇帝瞧著他們,突地笑了,「朕真是羨慕老師,這樣的日子,含飴弄孫,真教人自在。」
老太爺眯起眼,他也覺著自己的日子過得自在。
權利於他已不是必要,餘生,他只想看著小輩們好好長大。
「您若是羨慕,明歲也給太子定個姑娘,回頭成親了,給你生個太孫玩玩兒。」
對於這個建議,皇帝雙眼一亮,覺著可行。
一下子,前頭還有些緊張的氣氛,便就此消散了。
皇帝在崔家待到午後才離去,走時又順帶了不少東西。
就連戴義,也笑眯眯地接了不少。
十月底,馮婧順利地嫁入了溫家,因她名聲好,雖家底差些,可有崔家給她撐腰,又添了不少嫁妝,一時間教人看的眼紅。
回門那日,她的母親弟妹也都到了京城,馮婧哭紅了眼,為此更感謝崔家了。
成婚後的溫大老爺明顯也是喜愛她的,又念她年紀比自己小,凡事遷就著,不過年底,便查出了有孕。
是個有福氣的,已經回到廣宗的三太太回信道。
她在馮婧回門後便離開了,崔家的事兒一時間又落到了崔九貞身上,好在一切井然有序,她也能忙的過來。
春闈時,謝丕下場,又經歷過殿試,得皇帝欽點探花郎,父子鼎甲,一時成為朝中美談。
打馬遊街這日,崔九貞趴在酒樓的憑欄上,朝謝丕擲了朵紅花,被他穩穩接住,戴在了胸前。
這一舉動,令得京中少女又是一番春心萌動,後頭如何送上門暫且不提。
在謝丕進了翰林院做編修後,崔恂便遞了辭官摺子。
對於他辭官,朝中人多有驚訝,不過想到什麼,卻是沒有多勸,倒是皇帝,挽留無果,見他執意如此便允了。
下朝後,皇帝在東暖閣內突地嘔血,此事雖隱瞞下來,卻還是有人知曉了一二。
至此,眾臣懇請皇帝保重龍體,暫且休朝,可就皇帝的性子,又如何肯停下來?
他不僅沒停,反而更加勵精圖治,不僅借崔家的手收拾了頓張家,還將剛入翰林院不久的謝丕升為修撰。
這的升官速度,著實教人眼紅,偏偏又說不得什麼,畢竟謝丕的能力和才學擺在那裡,也足以教人信服。
斜陽西下,謝丕戴烏紗帽,穿大紅圓領,胸前綴鷺鷥方補,正一步步地朝崔九貞走來。
院子裡種了桃花,正是四月芳菲時,抬眼間,公子如玉世無雙。
花樹下,坐在竹椅上的孩童手裡正搖著撥浪鼓,一陣一陣響著,崔九貞握住他的手,目光卻是看向已經到了跟前的人。
這幾步,仿佛從當初的少年到如今的青年,那一把腰也亦如初見。
「回來了?」她輕笑,眼中好似盛滿了桃花,盈盈如水。
謝丕溫柔地看著她,與她一同握住竹椅上孩童的小手。
「嗯,回來了!」
【全文完】
第484章 番外
弘治十八年六月,皇帝病危,藥石無醫。
拖了幾日,彌留之際他召來了三公接受顧命,傳位於太子,命他們好生輔佐。
謝遷,李東陽,劉健受命,臉上儘是悲色。
最後,皇帝看著已是少年的太子,眼中不舍。
他囑咐太子一定要任用賢臣,畢竟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是個什麼樣,在治國之道上,確實更為需要賢臣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