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出生即富貴,如高嶺之花一樣遠離市井街頭的歌德相比,席勒來自底層,吃過苦,受過罪。年少時候的席勒鬱鬱寡歡,柔弱得像個女孩子,窮到極點的時候甚至考慮過賣身異能組織。

  席勒遇到的第一抹希望之光,源自於歌德。

  歌德欣賞席勒的頑強不屈,在對方的危難之際拉了一把手。這隻援助之手在未來的日子,也經常出現,將席勒拉離了泥潭,帶入了世界的舞台。

  所有人都知道,席勒永遠不會背叛歌德,哪怕席勒後來取得的成就不會比歌德遜色太多。

  世俗道德不允許。

  席勒內心的善良也不允許。

  這些人類根深蒂固的良知為席勒築成了一道厚厚的城牆,抵禦住了魔鬼的言語誘惑。

  兩位頂尖的德國超越者成名已久,親密無間,一方提攜另一方,有著難得的知遇之恩。他們一直保持不婚的狀態,在政壇上猶如兩棵常青樹,被德國人認為是最佳的搭檔。

  如今友情變成愛情,旁觀者們拍手叫好!

  除了不樂意的德國政府,各國政府當然巴不得兩位德國的男性超越者在一起,失去後代。

  超越者的後代具備戰略意義,是傳承異能力的最佳人選。超越者想晚一點生孩子是一回事,找到真愛後不想生孩子是另一回事。

  在自由民主的國家裡,沒人能強迫自己的公民非得有一個孩子,法國、英國也做不到。

  這麼一來,德國政府的損失就大了。

  主流媒體的輿論和水軍齊上陣,強行忽略性別和身份帶來的障礙,吹捧歌德和席勒天造地設,同性是真愛,恨不得把他們按頭結婚。

  「最登對的同性情侶!」

  「閱盡千帆後的德式愛情!」

  「兩位德國高官之間數十年的感情。」

  「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不是距離,愛情是我想追求你的時候,我擁有了愛上你的資格。」

  「深入了解席勒的同款求婚戒指——德國百年珠寶品牌感謝席勒先生的選擇。」

  各國民眾們不懂那麼多政治內幕,更不懂歌德和席勒所代表的意義,看到新聞這麼刺激,連外國高官的私生活都扒出來了就樂呵,點評道:「英法兩國上了世界頭條後,德國也不甘示弱啊。」

  德國政府:我們並不想上這種頭條!

  可悲的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德國政府想要捂住這件事也辦不到。

  席勒是以衝破一切束縛的勇氣去求婚的。

  可能政治資本染上污點。

  可能被敵對的黨派攻訐。

  可能被其他國家的政客嘲笑。

  沒有關係,他的所有都是他努力得來的,所以他有放開手的器量,他就是要歌德這個對他正經得好像是大家閨秀的男人認命!

  梅菲斯特用冒名頂替的方式強迫他上床,他不在意,反過來說,他因此得到了歌德的身體。

  「我愛你,與那些事、那些人無關。」

  「睡都睡了,你必須負責!」

  席勒對歌德說的話,才是歌德落荒而逃的原因。

  歌德冤枉至極。

  占用自己的身體,睡了席勒的人是梅菲斯特。

  他也是魔鬼的受害者啊!

  網際網路上,披著帳號馬甲的歐洲超越者們一個個在德國的官方闢謠下留言,「別闢謠了,事情已經傳來了。」「英國發來賀電。」「法國發來賀電。」「義大利發來賀電。」「浪漫的西班牙馬德里發來賀電……」

  「各國人民祝賀德國上世界頭條!」

  那些見過歌德和席勒的人,不由暗嘆一聲歌德老樹開花(?),竟然能在晚年得到真愛。

  英國的奧斯卡·王爾德是羨慕的人之一。

  奧斯卡·王爾德帶上油畫工具去皇家歌劇院,為畫像補色的時候,不禁對心不在焉的莎士比亞先生說道:「我見過歌德先生,雖然長得很好看,氣度不凡,但是一看就是我吃不消的類型。」

  威廉·莎士比亞掃過王爾德一眼,輕笑道:「就你?被人吃光了都不用吐出骨頭。」

  奧斯卡·王爾德探聽:「莎士比亞先生覺得他們在一起的機會大不大?」

  威廉·莎士比亞意興闌珊,真愛?這距離他有多麼遙遠啊。他年輕的時候也迷戀過美貌的男性,贈送象徵感情的戒指,他的心是博愛的,讓他一心一意的對待某個人太難了。

  「他們在一起的最大的阻礙,不是身份地位,而是孩子,他們沒有孩子。」

  「孩子……提這個條件太過利益化了。」

  奧斯卡·王爾德聞言,哀嘆起來,英國政府對他們明里暗裡的催婚、催生源源不絕。

  能走到今天這種地位的超越者,誰願意拿子孫後代來換取英國政府口頭上的滿意?

  沒有孩子,他們仍然是超越者。

  孩子對於很多超越者是潛在威脅,是等待異能遺產的繼承人,而非落到實處的好處。

  豪門世家,尚且有為了利益謀害親人的,異能力者圈子裡,誰能保證自己的後代不貪圖自己的異能力,除非後代能成為靠一己之力超越者!

  大仲馬不在意生孩子,擁有一堆私生子,他這輩子最大的傑作就是小仲馬,法國政府對他有相當大的容忍性,而且很期待他的私生子裡能有下一個超越者的奇蹟出現。

  縱然是威廉·莎士比亞,他也沒有把握有了孩子,可以把孩子培養成超越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