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年一次的法國閱兵儀式要封鎖香榭麗舍大道,就讓一群人跳腳,要是每周弄一次升旗儀式,法國元首都會被國民噴到下台,指責對方在玩政治作秀。

  只能說——國情不同,太不同了。

  等待了幾個小時,升旗儀式結束了,蘭堂沒能跟王秋一樣輕鬆地散場,而是一臉憂心忡忡。

  王秋對蘭堂無法訴說的心情拍了拍肩膀。

  「別想了。」

  「再想也沒有用。」

  「你們國家的刁民太多了。」

  三連發的句子把蘭堂噎個半死,王秋可沒有說假話,該為這些事煩心的是波德萊爾那些人,與其讓蘭堂思考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如當一個遊客。

  眾人心中的儀式感消失後,三兩個結伴走在路上,王秋在中途毫不意外聽見了女生的驚呼。

  「麻生秋也!」

  「在哪裡?什麼麻生秋也?!」

  「那個男人好像啊——!送出黃金屋的男人!」

  「日鈔上的男人活著走出來了???」

  「老公快看,那邊的男人快要被圍起來了,你也別發呆,給我想辦法拍個照片啊!」

  「姐妹們快來,我看到了現實中的男神!」

  「這個男人很出名嗎?」

  「廢話,你是不是村通網,這張臉是歐洲人心中排名第一的亞洲美人啊!」

  半個小時不到,華國網絡上對王秋照片的管控瀕臨失控,刪都刪不過來。信息安全部見狀,知道王秋的容貌點燃了女性追星的欲望,隱藏不下去,便合理地讓王秋出現在華國人的社交網絡上。

  緊接著,感受到上頭解除限制的媒體瘋狂湧進來,一個個打起雞血,拿出了王秋和蘭堂旅遊的獨家照片,不斷製造熱度和噱頭。

  「香山上的麻生秋也」、「回頭率百分百的神級容顏」、「走近科學,你相信死人會活過來嗎?」、「震驚,我跟麻生秋也一起看了升旗儀式?」、「前後麻生秋也與阿蒂爾·蘭波,後有華國人與法國人?」

  王秋去日本旅遊,出國後帶著一個法國年輕人回祖國的消息走漏,成功把蘭堂曝光在了網絡上。

  阿蒂爾·蘭波是法國超越者,是前異能諜報員,身份信息涉及戰爭機密和國家大事,法國政府不會允許他大範圍的曝光在人們的視線下,引起各國警覺。

  蘭堂是脫離了過去的獨立存在。

  來到華國,蘭堂與王秋是嶄新的情侶,牽著手,餵著飯,你儂我儂,等來了久違的宣告——

  【我是他的,他是我的。】

  王秋的名字、照片、出生背景、凌晨去看升旗儀式的新聞成為了當天點擊率最高的搜索詞。

  王秋之名,以一騎絕塵的姿態占據了頭條!

  頭條第二名,是王秋的戀人。

  重點來了,蘭堂是法國人,男性,黑髮綠眼,國籍和外表都無形中吻合了黃金屋事件里的另一個人。

  王秋的頭條第一名只占據了一天的時間,事態進一步擴大,一名在日本橫濱市旅遊回來不久的華國人看了新聞,在社交網絡上爆料出了一件事。

  「他叫蘭堂?」

  「他跟在摩天輪自焚而死的法國人特別像!」

  「阿蒂爾·蘭波死的當天,我有幸目睹到了阿蒂爾·蘭波的真容,那個人就像是這名法國人的成熟版!」

  「我可以對天發誓,說假話就劈死我,我對外國人有臉盲,但是對外國美人絕對沒有臉盲!」

  「他,跟那個人脫不開關係!」

  網絡上不斷出現留言,在確定了王秋跟麻生秋也特別像之後,王秋的家庭背景被公開,是華國人無疑。

  各路早已準備好的水軍承擔起了渾水摸魚責任,為華國政府擺脫輿論的壓力,他們自稱認識王秋,為王秋製造上學、休學、父母雙亡的詳細經歷。

  在大環境的洗腦之下,主流言論都是把王秋當作了撞臉麻生秋也,人們的吃瓜重點轉移到了蘭堂身上,開始討論蘭堂和阿蒂爾·蘭波的相似之處。

  第三天,蘭堂擠下了王秋,登頂了華國新聞頭條。

  一個法國人成為了華國的頭號吃瓜對象。

  網上認識阿蒂爾·蘭波的人有一小部分,主要是發不出照片,但是認識蘭堂的人一個也沒有。

  水軍進行雙線作戰,左一下「我認識王秋,他是我的小學同學」,右一下「蘭堂是法國人,黑髮綠眼的法國人太多了」,多條言論不免被眼尖之人扒出來。

  「這些人肯定收了錢!」

  聰明人的言論,被淹沒在了大家對蘭堂的好奇之下。

  王秋長得像麻生秋也,蘭堂長得像阿蒂爾·蘭波,兩個人在一起談戀愛,無形之中對應上六年前的愛情,這是什麼百年難得一遇的「巧合」啊!

  新聞持續發酵,國內的網友們再也控制不住麒麟臂,終於在幾天後捅到了外網的推特上。

  外網直接被華國人捅了一回馬蜂窩。

  一群「啊啊啊啊」的尖叫聲,成為了推特上最新的留言。每個人都瞪大了眼睛,去看疑似「活著」的麻生秋也和阿蒂爾·蘭波,試圖跟找出不同之處。

  正方立場:那絕對不是麻生秋也和阿蒂爾·蘭波。

  反方立場:阿蒂爾·蘭波復活了麻生秋也!

  中立立場:阿蒂爾·蘭波沒有死,假扮蘭堂,去跟華國人談戀愛,把王秋當作了麻生秋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