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僕說道:「中東的戰亂地區。」

  大規模的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小規模的爭鬥從未停止過,石油,天然氣,航運線路、宗教信仰的矛盾等等都是問題。

  「哦,這樣啊,把書給我。」卡特琳從女僕手上接過之前看完的書籍,手指撫摸過有宣傳語的書封,這本小說不止是有「讓·尼古拉」先生的最新詩歌,更是「讓·尼古拉」先生親手翻譯的作品。

  她知道這位法國詩人的真實身份就是蘭堂先生。

  她還知道——

  安德烈·紀德是「讓·尼古拉」的死忠粉,非常感激為他寫詩和陳述冤情的詩人先生,為了看得最新的詩歌,不惜在西班牙馬德里綁架書店老闆。

  「老規矩。」

  「替這本小說里的詩歌登報宣傳吧。」

  卡特琳算是圓滿了安德烈·紀德先生的一份遺憾吧。

  在中東買不到《繆斯的淚水》,但是她可以派人和出版社商議小說里的詩歌,再進行登報宣傳,使得關注法國的安德烈·紀德有機會看到詩歌。

  中東,阿拉伯地區。

  Mimic組織靠著僱傭兵的職業有了活下去的資本。

  法國政府沒有再為難他們,而是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有這些叛國者。法國政府逐漸軟化的態度給了安德烈·紀德希望,他和士兵們渴望回國的願望一天比一天強烈,苦於找不到辦法。

  要怎麼做才能讓法國政府收回命令,把叛國罪給抹消掉?

  安德烈·紀德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們很多人的父母親人都在國內期盼著他們回去,終日奔波於洗刷冤情的路上,可是沒有足夠的能量,誰能讓政府改口?

  安德烈·紀德昔日的朋友或許有這份能量,然而朋友歸朋友,涉及政治前途和家族利益,即使是欣賞他的超越者斯特芳·馬拉美也愛莫能助。因為斯特芳·馬拉美出生於官員家庭,對方不是一個人,有著要顧忌的家人!

  最可怕的是法國的頂級異能力者們大部分出生優渥,不是平民,要麼有軍隊背景、要麼有貴族、官員背景,階級層次分明,不會輕易為一個失去軍隊前程和價值的「叛國者」出面解決麻煩!

  安德烈·紀德坐在椅子上,保養自己的武器,擦拭槍械的零件。

  突然,Mimic的一名士兵拿著報紙跑回來。

  「指揮官!買到了法國的報紙!」

  「……嗯。」

  不再是前途廣大、光鮮亮麗的軍官的安德烈·紀德藏在灰色的斗篷之下,白髮的發尾垂落在頸側處,髮絲已經有一些乾枯。他斂去內心的苦笑,板著臉,以可靠的姿態成為所有跟隨他逃亡的士兵們的支柱。

  而後,歷經戰爭和背叛的白髮男人唰的一下打起精神。

  「那位詩人寫作了?」

  他拍了拍報紙上的灰塵,靜下心,不去聞中東地區揮之不去的硝煙味。

  「讓·尼古拉先生的最新詩歌作品,為十七歲的少年書寫的詩歌……」安德烈·紀德細細品讀詩歌的文字,心中的酸澀翻滾。

  幸福的人看見文字是幸福的。

  不幸的人看見文字是……難過的,他十七歲也曾滿懷希望。

  一個能明悟戰爭之下士兵的痛苦,又寫出輕盈歡笑的作品的詩人,想必是對人生的悲歡離合有很深的感受的人。

  對美食麻木的安德烈·紀德看完簡短的詩歌,有了一絲生活的興趣。

  他想要去喝一杯啤酒。

  亦或者,去找一片椴樹林回憶家鄉的景色。

  多美好啊,咖啡屋的香氣,葡萄藤的清香和啤酒的酒香,這篇詩歌里描繪了太多的氣味,是年少青春之時留下的芬芳。士兵們需要希望,需要對故鄉的執著和懷念,這樣才能夠日復一日的堅持下去。

  安德烈·紀德站起來,把報紙摺疊好,塞入口袋裡宣布道:「士兵們,今晚我們喝酒,放下那些不安,明天——我們去買一本小說,那是讓·尼古拉先生的翻譯之作,我們在中東買到的可能性不大。」

  「這將是我們一個月的目標!」

  「士兵們,我們要用非同尋常的手段得到它!」

  坐在各個防禦角落裡戒備的士兵們抬起了臉,臉上有了點興奮。

  又要搶劫書店了嗎?

  每次搶劫,還能讓祖國詩人的名氣上漲一次,回饋幫他們說話的詩人,這讓他們感受到行動的意義,而非單純為了苟且求生。

  指揮官要帶領他們一起去闖蕩了。

  九月,中東地區的主要電視台就刊登了一個新聞:「流竄入阿拉伯的國際僱傭兵在搶劫書店,要求出版社在中東出版小說《繆斯的淚水》!如果阿拉伯國家的出版社辦不到,他們就要進一步綁架相關人員……」

  這個勁爆的新聞持續了數天。

  因為Mimic組織說到做到,跟在馬德里一樣綁架了出版社的人!

  安德烈·紀德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就得到了讓·尼古拉先生的最新信息,這位詩人在給一位日本作家當翻譯,而且兩人的關係很好,只給他們士兵們單獨寫過詩歌的詩人,居然開始為一本小說的主角寫詩歌。

  安德烈·紀德心裡發酸。

  等了這麼久,等來的是讓·尼古拉先生轉移興趣的情況。

  這就是法國詩人移情別戀的速度嗎?太快了!

  他們的精神糧食沒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