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我笑答:「世上哪有那麼多心存歹念之人,只要我以誠相待,相信大叔亦不會欺我。」何況,我袖中藏有慕容家家傳匕首。
那人哈哈大笑,取下頸上項鍊予我,伐舟離去。
他自始至終沒說出姓名,我也沒問。世上之事本就難說,即使知他姓名,日後他若不願助我,那也無可奈何;但此人心中若記掛恩情,自會回來。畢竟,黃雀島,慕容薔,是跑不掉的。
我拿著項鍊回到屋中,將之繫於迢迢腿上,命人找來爹爹特製的鳥籠,把迢迢放入其中。
有些事若是做了,一輩子也不見得有回報;若是不做,一輩子就絕無回報。但我,從不懼怕等待。
……
小妹與我一母同胞,性子頑劣,蠻橫驕縱,我與她自小就不甚親密,可她之所求,我從未拒絕。
小妹要找天下最好的習字先生,我便請來廣陽書院的張鳴聲,他實則是爹爹心腹,負責掌管京城石氏商社多年。若冒冒然將其喚來,難免遭人猜疑,小妹的任性倒讓他多了一條往來黃雀島的藉口。
小妹要學西洋的玩意兒,我立刻請來遊歷天朝的西洋學者。對西洋之一切,我早有自學,但慕容家的大小姐若是請西洋的先生未免不成體統,反惹得京中老臣不愉。現時小妹要請西洋先生,我如此大張旗鼓反顯得愛妹心切,世人偶有非議不足為懼。於是,我便名正言順與小妹一道學習。閒暇之時與這些洋人交談,倒讓他們對黃雀島印象深刻,日後遇到熟悉的商社船隻,他們也會指引至黃雀島補充供給。
家中有這樣一個任性的小妹,實是大好。托小妹之福,我黃雀島與西洋人士交往也愈發緊密,但京中人卻以為不過是小丫頭閒時追求時髦之所為,那舊派人士與我依舊交好,有時更憐我操持家事,照顧幼妹艱辛勞苦,出言勸慰。
小妹年歲漸長,愈發出落得美麗動人,雖在島上長大,吃穿用度無不是最好,加之學習西洋文化,見識談吐皆是現時京中貴胄所喜愛之型。如此美貌才情,若不善加利用,實在可惜,我因和母親商量,讓她帶小妹上京走走。
我已有多年未出島,自知黃雀島必不是我人生永久之所,但此番卻也不急。慕容族中長老對宗主之位覬覦良久,無奈久覓不見玉版蹤跡,若是知道玉版在我手中,恐怕會不擇手段巧取豪奪。石氏商社羽翼未豐,仍無力與慕容族人對抗,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穩固的靠山,而通往這靠山的捷徑,正是小妹。
多日後娘親返島,神色疲憊,說此次上京未為小妹覓得合意夫家,我溫言安慰,心中卻自有計較。小妹年紀雖輕,但姿容絕艷,加之慕容家百年豪族,要選擇一門好姻親卻也不難,但要尋得一人能為我撐腰,助我與慕容族人抗衡,奪回屬於我的一切,卻得慢慢斟酌了。
這時,張鳴聲提出一人:任時穹。
我聽過此人,他近年來戰功赫赫,在朝中聲名鵲起;留洋歸國,維新人士,廣受新黨推崇;而任家亦為天朝第一商賈,財力雄厚。這樣一人,確是為我達成心愿之最佳人選。
我決心已定,便囑咐張鳴聲仔細籌劃此事。
小妹自京中回來,忽然嚷嚷著要學習西洋油畫,這孩子心思活絡,對何事都興致盎然,我也不甚在意,吩咐尋找畫師做她教習。
誰知這次她很是胡鬧,先生換了三回仍不滿意。我心中慍怒,覺得事有蹊蹺,遂派人查詢各個有名西洋畫師。於是,我知道了徐子卉。
徐子卉,浪子徐彤。人稱天朝第一西洋畫師,京中貴婦對他趨之若鶩,誰手中能有一幅徐子卉的畫,那可是極為光耀之事。他的畫,現下是千金難求。
這世上之事,就是如此湊巧。第二日我在島上散步,見一青年手持畫板,在一蔭庇處作畫。自黃雀島成中轉之嶼後,島上常見路過的外來商賈,若是平日,我早已轉身迴避,但那日我或是剛聽得徐子卉的傳說,對畫師竟都有些好奇,不由信步上前。
走至近前,我見得那畫師的畫板,不由一愣。只因那畫板下方刻有一處龍飛鳳舞的雕紋,竟然和徐子卉慣用的簽名異常相似。再看那畫師,眉目俊朗,唇角含笑,一身西洋水手服,卻更顯風度翩翩,瀟灑不羈。我心中已有了計較,走上前去與那畫師攀談起來。
待我看清他手中的畫作,對畫家的身份更是確定無疑。只是一幅素描,卻足見畫師獨具匠心,功底深厚,難怪千金難求。在黃雀島上多年,我雖掛著世家小姐的名頭,骨子裡卻早是個惟利是圖的商人,心知這隨便的一幅塗鴉若是暗中交易,也價值不菲,不由盤算著怎樣將他拖在島上。
於是我裝出不識他的模樣,又搬出小妹,請徐子卉至慕容府上教授油畫。聽說這徐子卉性情古怪喜怒無常,本以為要費些周折,沒想到他卻答應得很是爽快,雖然只願再盤桓三日,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小妹若是中意他,自有方法不讓他離去,我知道。
以後每日,我總在午後至小妹書房,看徐子卉教授繪畫,而在放課之後又將徐子卉的塗鴉草稿小心收好。但不知為何,後來徐子卉每次上課之時總會不住看我,我開始莫名詫異,但後來想到人言這知名畫師大多有些怪癖,或許是我相貌平凡讓他很是不適吧?所幸他涵養甚好,言辭中並無表示。
三月之後,徐子卉前來辭行。我知以他的身份,浪子徐彤,必不會在一個地方太做停留,三月已是極限,多半還是因為小妹的緣故。但想到他在島上三月,卻連油畫也沒留下一幅,心中不覺可惜,何況他風趣幽默,見識極廣,與他攀談甚是享受,不由極力出言挽留。
那人哈哈大笑,取下頸上項鍊予我,伐舟離去。
他自始至終沒說出姓名,我也沒問。世上之事本就難說,即使知他姓名,日後他若不願助我,那也無可奈何;但此人心中若記掛恩情,自會回來。畢竟,黃雀島,慕容薔,是跑不掉的。
我拿著項鍊回到屋中,將之繫於迢迢腿上,命人找來爹爹特製的鳥籠,把迢迢放入其中。
有些事若是做了,一輩子也不見得有回報;若是不做,一輩子就絕無回報。但我,從不懼怕等待。
……
小妹與我一母同胞,性子頑劣,蠻橫驕縱,我與她自小就不甚親密,可她之所求,我從未拒絕。
小妹要找天下最好的習字先生,我便請來廣陽書院的張鳴聲,他實則是爹爹心腹,負責掌管京城石氏商社多年。若冒冒然將其喚來,難免遭人猜疑,小妹的任性倒讓他多了一條往來黃雀島的藉口。
小妹要學西洋的玩意兒,我立刻請來遊歷天朝的西洋學者。對西洋之一切,我早有自學,但慕容家的大小姐若是請西洋的先生未免不成體統,反惹得京中老臣不愉。現時小妹要請西洋先生,我如此大張旗鼓反顯得愛妹心切,世人偶有非議不足為懼。於是,我便名正言順與小妹一道學習。閒暇之時與這些洋人交談,倒讓他們對黃雀島印象深刻,日後遇到熟悉的商社船隻,他們也會指引至黃雀島補充供給。
家中有這樣一個任性的小妹,實是大好。托小妹之福,我黃雀島與西洋人士交往也愈發緊密,但京中人卻以為不過是小丫頭閒時追求時髦之所為,那舊派人士與我依舊交好,有時更憐我操持家事,照顧幼妹艱辛勞苦,出言勸慰。
小妹年歲漸長,愈發出落得美麗動人,雖在島上長大,吃穿用度無不是最好,加之學習西洋文化,見識談吐皆是現時京中貴胄所喜愛之型。如此美貌才情,若不善加利用,實在可惜,我因和母親商量,讓她帶小妹上京走走。
我已有多年未出島,自知黃雀島必不是我人生永久之所,但此番卻也不急。慕容族中長老對宗主之位覬覦良久,無奈久覓不見玉版蹤跡,若是知道玉版在我手中,恐怕會不擇手段巧取豪奪。石氏商社羽翼未豐,仍無力與慕容族人對抗,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穩固的靠山,而通往這靠山的捷徑,正是小妹。
多日後娘親返島,神色疲憊,說此次上京未為小妹覓得合意夫家,我溫言安慰,心中卻自有計較。小妹年紀雖輕,但姿容絕艷,加之慕容家百年豪族,要選擇一門好姻親卻也不難,但要尋得一人能為我撐腰,助我與慕容族人抗衡,奪回屬於我的一切,卻得慢慢斟酌了。
這時,張鳴聲提出一人:任時穹。
我聽過此人,他近年來戰功赫赫,在朝中聲名鵲起;留洋歸國,維新人士,廣受新黨推崇;而任家亦為天朝第一商賈,財力雄厚。這樣一人,確是為我達成心愿之最佳人選。
我決心已定,便囑咐張鳴聲仔細籌劃此事。
小妹自京中回來,忽然嚷嚷著要學習西洋油畫,這孩子心思活絡,對何事都興致盎然,我也不甚在意,吩咐尋找畫師做她教習。
誰知這次她很是胡鬧,先生換了三回仍不滿意。我心中慍怒,覺得事有蹊蹺,遂派人查詢各個有名西洋畫師。於是,我知道了徐子卉。
徐子卉,浪子徐彤。人稱天朝第一西洋畫師,京中貴婦對他趨之若鶩,誰手中能有一幅徐子卉的畫,那可是極為光耀之事。他的畫,現下是千金難求。
這世上之事,就是如此湊巧。第二日我在島上散步,見一青年手持畫板,在一蔭庇處作畫。自黃雀島成中轉之嶼後,島上常見路過的外來商賈,若是平日,我早已轉身迴避,但那日我或是剛聽得徐子卉的傳說,對畫師竟都有些好奇,不由信步上前。
走至近前,我見得那畫師的畫板,不由一愣。只因那畫板下方刻有一處龍飛鳳舞的雕紋,竟然和徐子卉慣用的簽名異常相似。再看那畫師,眉目俊朗,唇角含笑,一身西洋水手服,卻更顯風度翩翩,瀟灑不羈。我心中已有了計較,走上前去與那畫師攀談起來。
待我看清他手中的畫作,對畫家的身份更是確定無疑。只是一幅素描,卻足見畫師獨具匠心,功底深厚,難怪千金難求。在黃雀島上多年,我雖掛著世家小姐的名頭,骨子裡卻早是個惟利是圖的商人,心知這隨便的一幅塗鴉若是暗中交易,也價值不菲,不由盤算著怎樣將他拖在島上。
於是我裝出不識他的模樣,又搬出小妹,請徐子卉至慕容府上教授油畫。聽說這徐子卉性情古怪喜怒無常,本以為要費些周折,沒想到他卻答應得很是爽快,雖然只願再盤桓三日,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小妹若是中意他,自有方法不讓他離去,我知道。
以後每日,我總在午後至小妹書房,看徐子卉教授繪畫,而在放課之後又將徐子卉的塗鴉草稿小心收好。但不知為何,後來徐子卉每次上課之時總會不住看我,我開始莫名詫異,但後來想到人言這知名畫師大多有些怪癖,或許是我相貌平凡讓他很是不適吧?所幸他涵養甚好,言辭中並無表示。
三月之後,徐子卉前來辭行。我知以他的身份,浪子徐彤,必不會在一個地方太做停留,三月已是極限,多半還是因為小妹的緣故。但想到他在島上三月,卻連油畫也沒留下一幅,心中不覺可惜,何況他風趣幽默,見識極廣,與他攀談甚是享受,不由極力出言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