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頁
蘇顏接過檔案袋,點點頭:「我儘量。」在沒有百分百把握前,她從不把話說滿。這倒是讓楚逸原本舒展的眉頭又稍微皺了起來,顯然是感受到了蘇顏的圓滑。
蘇顏自然知道楚逸這個性格大概不會喜歡圓滑的人,但是沒辦法,她不能給自己留下話柄。所以蘇顏直接忽略楚逸的臉色,站起身抬了抬文檔:「時間緊迫,那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出了消息我會第一時間告訴你,加個微信吧,到時候好溝通。」
兩人加了微信之後,蘇顏才回了診所。她打開檔案袋,開始查看死者情況。一共死了三位死者,兩女一男。
一個是女服裝設計師,二十七歲,在沒有監控的巷子裡被人殺死的。時間是清晨,她去上班的路上遇到了歹徒。
另一個是一個女初中生,在傍晚放學路上被人殺死的。因為監控壞了,所以也沒有錄到犯罪嫌疑人的蹤跡。
最後一位男性是個工人,午休去廁所的時候,在廁所里被殺死的。因為工地簡陋,附近都沒有監控,所以也就沒有任何線索殘留。
表面上來看,這三個人的確是沒有任何關聯。而且經過調查,他們三個人的關係網也沒有交集,就是毫不相干的三個人。不過根據心理學來說,罪犯殺人肯定是有原因的,蘇顏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想了想,她起身前往第一位死者的家中。這家人原本是幸福的一家三口,從小養到大的女兒突然遭遇不測,讓整個家族都蒙在陰影之中。
因為非常想為女兒報仇
,所以儘管再提起這件事情很傷心,死者的父母依舊盡全力配合蘇顏的調查。
「請問,這條路是死者每天的必經之路嗎?」蘇顏問道。
死者的母親擦著眼淚,啞聲回答道:「是的,那條路是她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我懷疑是死者早就踩好了點,故意在那裡等著我女兒經過的!」
沒說兩句,死者母親的情緒就激動起來,眼淚不住的往外涌,聲音變大,「警官你一定要幫我們女兒查明真相啊。我們家這是造了什麼孽喲!」
蘇顏作為一個心理醫生,對安撫病人這件事情再熟悉不過了。見狀立刻輕聲細語的安慰道:「您放心吧,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兇手一定會被捉拿歸案的。」
她並沒有提及死者,這個時候在死者父母面前提到死者,不管說了什麼,都是一種二次傷害。死者父母這段時間聽到的安慰已經夠多了,還不如直接告訴他們會為死者報仇來的實際。
離開第一位死者家,很快蘇顏又訪問完另外兩個死者的家裡。初中生那邊給出的答案是,她平常放學都不是那個點,當天是因為被老師留下講題,所以晚了很多,才會在傍晚回家。而且為了能快點到家,她還特意抄了近路,這才回遭遇不測。
而最後那一位則更沒有什麼固定性了,畢竟上廁所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不固定的,他也就是趕巧了。
這讓蘇顏陷入疑惑,如果說三位死者其實並不是全部都一定會走那條死亡之路,那麼就證明兇手不是特意蹲點。至少不是特意蹲他們。
換句話說就是,這三位死者真的就是趕巧了撞上兇手,才被殺害的。兇手是選定了沒有監控的路隨機殺人,而不是選定了人踩點殺人。
那麼新的問題就來了,他為什麼要殺人,他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殺人的動機是有很多的,利慾殺人,報復殺人,政治殺人,變態殺人等等。可是這樣毫無規律的殺人,倒更像是一種反社會人格高智商犯罪。如果只是為了刺激殺人,倒也說的通。
可是每個死者都是被以同樣殘忍的手法殺害的,這讓蘇顏推翻了上
述猜測。如果是為了刺激殺人,那不應該只有一種手法才對。應該是更花里胡哨的,更多樣化的殺人手法。
兇手用固定的手法殺人,一定是因為這個手法對他有什麼特殊意義。例如這個人可能本身是個剁肉餡的,所以才會在殺人的時候,把人肉也剁成肉餡。
也可能是因為他曾經被這個手法刺激過,例如在年幼的時候看見過剁肉餡的,被嚇到了,記憶深刻。長大了之後才會復刻這個行為。
蘇顏把這些發現告訴了楚逸,並給出了一些專業建議:「目前來看,死者的確是毫無關係,但兇手一定是故意蹲守在那些沒有監控的地方殺人的,所以可以排除激情殺人。那麼他殺人很可能是因為什麼反社會人格之類。
現在三起命案的共同點只有兩個,一是作案手法相同,兇手在沒有監控的地方,用暴力殺死死者,並把他剁成碎肉。
而第二則是,作案地點相同,都是在江城。」
楚逸聽懂了蘇顏的潛台詞,立刻問道:「從第二點能看出什麼嗎?」
蘇顏點點頭:「如果想要更隱蔽的話,兇手完全可以在多個城市作案。這樣警方的工作只會更加繁瑣,而他也就會越安全。現在他固定在江城作案,就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這是一種對警方的挑釁。他對自己非常有自信,確定哪怕自己就在這個城市,你們也抓不到他。
而第二則是江城對他有什麼特殊意義。結合我之前所說,他很可能就是在江城受到了剁肉的刺激,才會在有能力之後,選擇在這裡復刻同樣的手法。」
聽到蘇顏的話,楚逸突然一愣。
蘇顏自然知道楚逸這個性格大概不會喜歡圓滑的人,但是沒辦法,她不能給自己留下話柄。所以蘇顏直接忽略楚逸的臉色,站起身抬了抬文檔:「時間緊迫,那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出了消息我會第一時間告訴你,加個微信吧,到時候好溝通。」
兩人加了微信之後,蘇顏才回了診所。她打開檔案袋,開始查看死者情況。一共死了三位死者,兩女一男。
一個是女服裝設計師,二十七歲,在沒有監控的巷子裡被人殺死的。時間是清晨,她去上班的路上遇到了歹徒。
另一個是一個女初中生,在傍晚放學路上被人殺死的。因為監控壞了,所以也沒有錄到犯罪嫌疑人的蹤跡。
最後一位男性是個工人,午休去廁所的時候,在廁所里被殺死的。因為工地簡陋,附近都沒有監控,所以也就沒有任何線索殘留。
表面上來看,這三個人的確是沒有任何關聯。而且經過調查,他們三個人的關係網也沒有交集,就是毫不相干的三個人。不過根據心理學來說,罪犯殺人肯定是有原因的,蘇顏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想了想,她起身前往第一位死者的家中。這家人原本是幸福的一家三口,從小養到大的女兒突然遭遇不測,讓整個家族都蒙在陰影之中。
因為非常想為女兒報仇
,所以儘管再提起這件事情很傷心,死者的父母依舊盡全力配合蘇顏的調查。
「請問,這條路是死者每天的必經之路嗎?」蘇顏問道。
死者的母親擦著眼淚,啞聲回答道:「是的,那條路是她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我懷疑是死者早就踩好了點,故意在那裡等著我女兒經過的!」
沒說兩句,死者母親的情緒就激動起來,眼淚不住的往外涌,聲音變大,「警官你一定要幫我們女兒查明真相啊。我們家這是造了什麼孽喲!」
蘇顏作為一個心理醫生,對安撫病人這件事情再熟悉不過了。見狀立刻輕聲細語的安慰道:「您放心吧,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兇手一定會被捉拿歸案的。」
她並沒有提及死者,這個時候在死者父母面前提到死者,不管說了什麼,都是一種二次傷害。死者父母這段時間聽到的安慰已經夠多了,還不如直接告訴他們會為死者報仇來的實際。
離開第一位死者家,很快蘇顏又訪問完另外兩個死者的家裡。初中生那邊給出的答案是,她平常放學都不是那個點,當天是因為被老師留下講題,所以晚了很多,才會在傍晚回家。而且為了能快點到家,她還特意抄了近路,這才回遭遇不測。
而最後那一位則更沒有什麼固定性了,畢竟上廁所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不固定的,他也就是趕巧了。
這讓蘇顏陷入疑惑,如果說三位死者其實並不是全部都一定會走那條死亡之路,那麼就證明兇手不是特意蹲點。至少不是特意蹲他們。
換句話說就是,這三位死者真的就是趕巧了撞上兇手,才被殺害的。兇手是選定了沒有監控的路隨機殺人,而不是選定了人踩點殺人。
那麼新的問題就來了,他為什麼要殺人,他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殺人的動機是有很多的,利慾殺人,報復殺人,政治殺人,變態殺人等等。可是這樣毫無規律的殺人,倒更像是一種反社會人格高智商犯罪。如果只是為了刺激殺人,倒也說的通。
可是每個死者都是被以同樣殘忍的手法殺害的,這讓蘇顏推翻了上
述猜測。如果是為了刺激殺人,那不應該只有一種手法才對。應該是更花里胡哨的,更多樣化的殺人手法。
兇手用固定的手法殺人,一定是因為這個手法對他有什麼特殊意義。例如這個人可能本身是個剁肉餡的,所以才會在殺人的時候,把人肉也剁成肉餡。
也可能是因為他曾經被這個手法刺激過,例如在年幼的時候看見過剁肉餡的,被嚇到了,記憶深刻。長大了之後才會復刻這個行為。
蘇顏把這些發現告訴了楚逸,並給出了一些專業建議:「目前來看,死者的確是毫無關係,但兇手一定是故意蹲守在那些沒有監控的地方殺人的,所以可以排除激情殺人。那麼他殺人很可能是因為什麼反社會人格之類。
現在三起命案的共同點只有兩個,一是作案手法相同,兇手在沒有監控的地方,用暴力殺死死者,並把他剁成碎肉。
而第二則是,作案地點相同,都是在江城。」
楚逸聽懂了蘇顏的潛台詞,立刻問道:「從第二點能看出什麼嗎?」
蘇顏點點頭:「如果想要更隱蔽的話,兇手完全可以在多個城市作案。這樣警方的工作只會更加繁瑣,而他也就會越安全。現在他固定在江城作案,就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這是一種對警方的挑釁。他對自己非常有自信,確定哪怕自己就在這個城市,你們也抓不到他。
而第二則是江城對他有什麼特殊意義。結合我之前所說,他很可能就是在江城受到了剁肉的刺激,才會在有能力之後,選擇在這裡復刻同樣的手法。」
聽到蘇顏的話,楚逸突然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