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言一出,一家人都靜默了下來。

  三人將手裡的農具放下,朝家中快步趕去,可快到之時,腳步又慢了下來,到最後直接停在遠處,遙遙望著屋外紀明皓和太子一行人。

  似乎只要不走近,不去面對,就可以假裝宜寧還活著,還在軍里和他的戰友們一起。

  最終還是錢老爹先開的口,他道:「走罷。」

  蒼老渾濁的眼裡,布滿淚水:「別讓宜寧等太久。」

  錢大娘大口大口呼著氣,背過身去用手背抹了好幾把眼淚。

  錢宜秀扶著她娘,輕輕拍著錢大娘的背。

  待錢大娘忍下哭意,一家三人朝家門口走去。

  一年四季,春去秋來,那小小的養大一兒一女的茅屋始終如一,未曾變過。

  可在這茅屋中養大的兒女,怎麼就丟了一個呢。

  錢大娘伸手,顫著雙手接過棕褐色的陶瓷罐。原以為一個月來淚水已經流盡了,可手碰上冰冷的陶瓷罐時,淚水還是怎麼都止不住。

  「宜秀啊——」錢大娘緊緊抱著骨灰罐,抬頭問一旁的女兒,「你弟弟那麼高的個,到頭來怎麼、怎麼就這么小小的一個」

  紀明皓移開視線,他將錢宜寧留在軍中的物品,連同早就已寫好的遺書,和一袋銀錢,悄悄放到一旁。

  這麼多年來,紀明皓已送走了無數軍中弟兄,剛開始每一個他都記得。

  可一年一年過去,有些臉在他腦海中已然模糊。

  但沒關係。

  紀明皓抬頭,看向遠方連綿起伏的山。

  他們是軍人,每一年都會寫一封遺書,每回上戰場也好,救人也罷,都已經做好了死去的準備。

  他們為守護而生,只要這世間山河依舊大好,百姓安居樂業,記住抑或遺忘,又有什麼要緊?

  沒有打擾抱頭痛哭的一家四口,紀明皓和太子靜靜離開了。

  -

  三日後,登帝大典的日子選好了,就在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這一日,剛好是難得的良道吉日。

  御書房中,大臣們在商議年號一事。

  「殿下,臣覺得這太安不錯,佑我大瑜太平安康。」

  「殿下,臣覺得榮昌更好一些,是繁榮昌盛之意。」

  「不不,殿下,臣覺得那——」

  明黃色的龍椅之上,新帝抬起頭來,道:「寶寧罷。」

  佑昌廿二年八月十五,新帝登基,改年號寶寧。

  *

  八月十五這一日,涼州的中秋燈會格外熱鬧。

  街上都是人,周遭的攤販叫賣聲此起彼伏。

  吳大人拖家帶口,拉府里人出來湊熱鬧。

  雪竹站在一處攤位前,伸手將上方賣的香粉盒一個一個擺齊。

  賣香粉的大娘看著雪竹擺香粉盒,一臉怪異:「小郎君,你要買嗎?」

  雪竹搖搖頭:「不買。」

  大娘沉默片刻,手往旁邊一指。

  雪竹臉上露出點詢問,但雙手沒停,飛快地把香粉盒一排排放齊。

  一盒盒香粉,就像列陣的軍人,在各自位置上整整齊齊端坐著。

  大娘動了動唇:「給老娘滾!」

  雪竹在大娘發怒用雞毛撣子趕人前,用最快的速度將香粉盒擺齊了。

  而後他繼續逛下一個攤位。

  紀雲汐和吳惟安兩人落在最後邊,一路走來,街兩側攤子的東西,都擺得整整齊齊的。

  有不少人奇怪:「今年是怎麼回事,怎麼大家都擺這麼整齊了?是官府剛出的規定?」

  吳惟安跟在夫人身側,聞言解釋道:「我沒出這些稀奇古怪的規定。」

  紀雲汐瞥他一眼,懶得說話。

  吳惟安沉吟片刻:「我覺得我似乎用不到雪竹了,夫人你呢?」

  紀雲汐沉默半晌,淡淡嗯了一聲。

  就在前日晚上,吳惟安回家之後拉著紀雲汐在院中散步。

  天邊月圓,周遭風柔,兩人在竹林間,做了點夫妻間的小事。

  結果雪竹半夜不知抽什麼風,居然掃地來了。

  可能是近日涼州街巷都被掃得乾乾淨淨的,雪竹實在太閒了,無事可做。

  事情就變得有一些尷尬。

  旁邊人潮湧動,有人撞了過來,吳惟安伸手將紀雲汐護在懷中,道:「我過幾日就想辦法讓他走人。」

  兩人隨著人流繼續往前,直到猜燈之處。這裡人最多,紀雲汐看到就微微蹙了蹙眉,停下了腳步。

  吳惟安就是衝著這個猜燈會來的,猜到的燈最多的那一位,能拿到一兩賞銀,還能送一盞燈,多划算。

  「怎麼了?」吳惟安轉身。

  紀雲汐:「人太多了,我不想去。」

  吳惟安勸道:「可是你來都來了。」

  紀雲汐一眼就知道這男人在想什麼:「你自己去罷,我到河邊坐會兒。」

  吳惟安眨了下眼睛,臉上滿含期待:「夫人——」

  「喊我老祖宗也沒用。」紀雲汐毫不猶豫打斷他,乾淨利落轉身朝河邊走去。

  吳惟安站在原地猶豫半晌,最終擠向人潮,興致勃勃地加入了猜燈大隊。

  河邊有人在放河燈,河燈形狀若蓮花,一種紅色一種白色。

  賣燈的人就在河邊一顆石頭前。

  不少人買了燈,在燈上寫幾個字,捧著燈走到河邊,虔誠地閉上雙目不知祈禱什麼,而後緩緩將河燈放入河流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