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青青與王浩昨晚就進宮把王家的意思向趙安、吳應海稟報。

  「微臣家裡不想妹妹遠嫁。」

  「臣的妹妹不想當越王世子妃。」

  昨晚王浩出了皇宮回家後,夜裡都睡不著,這一夜著急上火,嘴上生了個大水泡。

  這邊王浩在上早朝,那邊李青青、王家人都在焦急等待結果。

  過了好久,王浩沒有回來,宮中卻來人宣聖旨。

  趙安給王桔和吳子墨賜婚!

  宮人見王家人均是眉開眼笑,便知王家人滿意這門親事,道:「攝政王是吳伯爺的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攝政王將吳伯爺視如親子。這道聖旨是攝政王為吳伯爺向陛下請的。」

  原來是吳子墨去求吳應海,由吳應海出面向趙安請了聖旨賜婚。

  王家人一直很喜歡吳子墨。

  宮人低聲道:「越王世子也想娶王小姐。陛下覺得吳伯爺與王小姐更般配。再說越王哪裡比得上咱們攝政王……」

  王家人歡喜的把聖旨收起來,而後向王桔道喜。

  王桔羞得滿臉通紅,道:「多謝三哥、三嫂。」

  李青青笑道:「這是你和子墨的緣分。」

  王老頭很是激動的道:「沒想到我們家和攝政王當親家了。」而後左瞅瞅王桔,右瞅瞅王桔,心裡又感慨,就這麼一個親生的女兒,也長大要嫁人了。

  劉氏歡喜的道:「老頭子,我的心裡踏實了。」她這輩子生了五個兒女,長子、長女的親事讓她操了很多心,另外三個兒女也操了心。

  兒女都是爹娘的債。

  現在五個兒女都成家立業或被賜婚。

  她覺得人生圓滿了。

  王浩回來見家人均是喜氣洋洋,忍不住高聲道:「我把吳

  子墨打了一頓!這小子早就惦記王桔,也不請官媒登門,非得等黎飛青上了奏摺求娶王桔後,他才請攝政王出面求陛下賜婚。」

  已是三個兒子的娘的李青青問道:「你受傷沒有?」

  王浩見媳婦關心自己,笑道:「沒有。」

  王桔見王浩沒事,便問道:「子墨受傷沒有?」

  王浩見妹妹還沒嫁過去,就心疼起未來的妹夫,而不心疼他,心裡道:真是女生外相。

  那越王世子黎飛青得到消息後,直怪自己沒早出手。

  幾位親信道:「若是別人搶了王小姐,屬下等人定要收拾他。這吳伯爺是攝政王的弟子,本人又手握重權。唉,屬下等人不敢動他。」

  「沒有王小姐,還有別的小姐。世子英俊瀟灑,有權有勢,國都許多小姐都想嫁給您。」

  又過了兩日,曲靈向馬皇后求了一道懿旨給小林和李歡賜婚!

  小林的官職是從五品下游擊將軍,管著皇家幾座大作坊、兩座園林。

  他在國都有兩處宅子、兩座鋪子及二百多畝田產,在湘城有三處宅子及田產等。

  小林與李大林、李二林關係很好。

  李大林把小林當朋友,小林卻當了他的女婿。

  順便說一句,王志、李大林、李二林、康家人、明天亮一家、王七夫妻等也跟著來到了國都,都在皇家的大作坊、園林做事。

  王志、李大林、李二林、王七都是正八品下的官職。康老頭沒有當官,康老大當了從八品上的官。

  仲秋節過後,王家、李家辦喜事嫁女兒。

  王桔嫁給吳子墨,被封為四品伯夫人。

  李歡嫁給小林,被封為五品誥命夫人。

  初冬,趙安任命趙山陽為北方邊防城府刺史,田志高為邊防城府官員。

  慶平二年開春,趙安下令王浩駐守北方邊防,協助趙山陽等幾位刺史重建從番邦敵國手裡奪回來的六座城府。

  李青青為了避開國都新舊世家交替激烈鬥爭,帶著三個兒子、王老頭夫妻去了王浩駐守的地方。

  鸚鵡寶怕冷沒有跟去北方,被年幼的太子趙景逢、長公主趙景蓉收養在皇宮。

  王志、李大林留守國都,相互照應。

  王月一家人、王亮夫妻、李二林、康家人、明天亮、王七夫妻、林河凡祖孫等跟著李青青去了北方邊境。

  半年後,王浩夫妻收到遠在國都的王志的家書。

  張氏給王志生了第三個兒子。

  王志、張氏現在共有七個兒女!

  慶平四年的初夏,李青青給王浩生下第四個兒子。

  「浩哥,我想生個女兒。」

  這回終於能守著媳婦生產的王浩喜氣洋洋的大笑道:「呵呵,兒子也挺好。」

  產後虛弱的李青青有氣無力的道:「我一定要生個女兒。」

  「生產太辛苦,媳婦還是別再生了。」

  「不,我要生個女兒!」

  老天爺對李青青,就像對王志一樣,李青青越想生女兒就越生不出。

  慶平七年的春天,李青青生下第五個兒子。

  當年初秋,番邦敵國

  軍隊來襲,在邊境草原與大唐**隊交戰。

  王浩率領的兩千尖刀軍隊用新式火槍大敗番邦敵國的騎兵,殲滅一萬三千六百敵軍,揚名天下,名垂青史!

  大唐**隊首次戰勝番邦敵**隊!

  慶平十年,王浩、李青青等人重返國都。

  趙安冊封李青青為仁慧公主,王浩的爵位升至從一品國公。

  (正文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