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檀玉拿過來看,對於她這種國公府出身的千金小姐來說,這條銀制的長命鎖實在是太不起眼、再尋常不過了,但她知道對玲瓏來說,意義不同尋常。「念兒太小了,等她長大一些,給她戴上吧。玲瓏什麼時候走?」

  「她只說這幾日。奴婢也不好追問,她把綠雲和驚枝的身契給了奴婢,讓奴婢今日帶她們回來,奴婢先把她們送去了鄭國公府,娘娘看,是否要讓她們入宮伺候?」

  魏檀玉點頭:「她們和你都是從小跟在我身邊的,比原來在這宮裡的人用著放心。你拿我的旨意去和內務司打聲招呼,安排她們儘快進宮,往後讓她們兩個在念兒身邊伺候。」

  紅蓼一直有話想說,是關於對綠雲和驚枝進宮後的差事。紅蓼知道主子念舊,一定會讓她們兩個進宮。紅蓼和她們從前也是一起長大,從這層姐妹情面上來說,是希望她們進宮的。但紅蓼始終不喜歡衛玲瓏,綠雲和驚枝當初雖是被主子安頓給了衛玲瓏,到底伺候了衛玲瓏很長一段時日……不知道她們兩個在衛玲瓏的訓導下有沒有發生什麼改變。於對主子的忠心這層來說,紅蓼是不希望她們兩個再近身伺候的,卻沒想到主子的安排一下子就打消了她的顧慮。她歡喜地接旨,馬上去辦。

  紅蓼去後沒多久。有內侍過來稟報魏檀玉說,冷宮裡的劉貴妃自縊了。魏檀玉長吐了一口氣,道:「怎麼如此突然?她在冷宮裡也呆了不少日子了,為何今日熬不下去了?」

  「六公主私通那事不久前傳進了她耳朵,她就想自縊,被送飯的人發現救下了。今日,是得知六公主瘋了……」

  「太后和陛下知道了嗎?」

  「太后已經得知了,說不準葬入皇陵。陛下那邊還沒送信。」

  魏檀玉點了點頭。

  儘管為先帝生育了兒女,劉貴妃最終沒能被葬入皇陵,因她生前是冷宮棄妃,其子韓王也是終身囚禁的罪臣。太后不同意把她葬入皇陵,皇帝遵循了太后的意思。

  ……

  轉眼一年過去,到了四月下旬,春光明媚。洛陽城中牡丹盛放,奼紫嫣紅,國色傾城。

  十日之前,帝王車駕從長安出發,行馳七百餘里抵達洛陽,洛陽的百姓夾道迎接,一個個的,揚長了脖子要往車駕里看。聽說皇帝攜著皇后一起來行宮賞花了。皇后號稱是「人間絕色」,比起天子尊駕,百姓們更想一睹皇后的芳容。

  皇后的所有故事,民間幾乎是家喻戶曉。她兩次出嫁,都是太子妃。還是懷著身孕嫁的繼任太子,也就是當今的皇帝,大婚後三日誕下嫡長孫。而在兩個月多前,她的兒子才剛滿一周歲,就被皇帝冊立為了太子。這在大越,史無前例。皇帝登基以來,不曾納妃,獨寵她一人,也不知是何等傾國傾城之姿。

  可是車駕前後扈從如雲,車駕四周的帷幔更是遮得嚴嚴實實,根本見不到皇后的芳容。

  褚厲伸手撥開她懷裡的襁褓,看見那孩子已經睡得香甜,伸手來接:「給我抱抱吧,你手一直抱著她,不酸麼?」

  「那你輕點。剛睡著。」魏檀玉小心把念兒交到他懷裡。

  「長得倒是和三哥更像一些。」褚厲望著懷裡的女嬰,評道。

  「可不是嗎?奕兒鼻子像你,念兒的鼻子像你三哥,把他們兄妹放在一起看,那鼻子就跟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說到兒子,魏檀玉又忍不住想念了,出來的這十日,她每天都能想起兒子。這次駕幸洛陽,只帶了念兒,沒帶上奕兒。

  褚厲嘴上說是要和她過幾天兩人的日子,所以不帶上兒子,把他送去了外祖父家裡。去年冬,褚厲給她的兄長魏永安和孫家大小姐孫宜雪賜了婚。成婚以來,孫小姐肚子沒有動靜,民間有傳言說若是無孕的婦人多和襁褓里的孩子親近相處一些時日,便能吸引小孩子前來投胎。臨行前,褚厲便以此為由把奕兒給兄長送了過去,讓孫小姐代為照看一月。

  魏檀玉知道,兄長成婚其實沒幾個月,孫小姐肚子沒有動靜也是正常的。褚厲哪裡是為了幫兄長夫婦早日得子,分明是和自己一樣,不放心奕兒一個人留在宮中。太后不疼他這個孫兒,若要撇下他在長安,放在鄭國公府里看著比放在宮裡看著要讓人放心得多。至於為何不帶在身邊,絕不只是褚厲說的想要和她過兩人的親密日子那麼簡單。

  奕兒沒帶上,卻帶了念兒,褚厲也親口證實之所以帶上念兒,是因為可能在這裡遇上她的生父褚荀。

  再往下深想,其實不難猜出一些端倪。魏檀玉沒有說出口,她相信他已經周密部署好了一切。她低頭倚靠在他肩上,輕聲問:「我們要在這裡呆多久,一日不見兒子,我就想他。」

  「十日。回去後,奕兒也在外祖家呆足了一個月了。」

  黃昏,紅彤彤的夕陽映在洛水之上。上陽行宮建在洛水北岸,行宮外千姿百態的牡丹競相開放,臨水自照,鋪滿了整條北岸。魏檀玉下了車駕,看到眼前那一片盛放的花朵很是吃驚。前世沒見有種這麼多,只記得行宮裡栽了幾處,花開吐蕊時,甚是驚艷。

  「去年冬國事繁忙,不得空來。我想著春日裡百花盛開時再來此處更是時候。這些花都是立春之後移栽的,品種花色不重。」褚厲彎腰在花叢里尋了一朵半開的緋色,簪在她鬢邊欣賞。「專供皇后挑選來簪花,皇后最適合簪此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