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懷家大喜,懷謙送來的賀禮更是大手筆,迷信也好,巧合也罷,有些事兒,命由定數,不得不服。
周窈瞧著有她妝囡盒那麼大的箱子,裡頭堆滿了金條,這給雙生子打金項圈金手鐲,都能打好幾對出來。
周窈倒是不以為意:「你不收,他更難安。」
懷謙這也是變相向周謖投誠。
畢竟,之前朝廷要求他抓出叛黨,他索性就將混進幽州的暗哨逮了後,直接處置了,然後將屍身運往高家。
這一行為,無疑是激怒高弼,由此正式決裂。
懷謙唯有跟著周謖一條道走到底了。
入夜,周窈猶在對著一盒子的金條,雙眼發光。
不過,也只是看看,過過癮,看夠後,周窈就將盒子蓋上,鄭重其事地交給周謖保管。
「你在外頭養著不少人,花銷也大,但還是要省著點用,家裡兩個小子,一個閨女,都指著你呢。」
第110章 . 自薦 不滿意也得受著
待到周不惑六歲時, 雙胞胎也有一歲,養得白白胖胖開始蹦了,一家人搬去了崇州。
崇州是周謖拿下的第五座城,也是揭竿起義的第一站。
契機更是順天而為, 在京中幾家高門先後曝出強搶童男童女, 取其血煉製長生不老藥的殘暴行徑引發群情激奮後, 這樣一個為民請命的義和軍,可以說是民心所向, 一呼百應,自發協助義軍攻城。
幾乎不給朝廷反應的機會,一座座城, 就這樣被拿下。
直到地處要塞的崇州被攻下,朝廷才真正慌了神。
宗親和機要大臣齊聚宮內,商討對策。
簡郡王心急如焚:「怎麼就突然冒出了一個義和軍,地方官員都是做什麼吃的,五州失守, 現下才報上來。」
「若報得上來, 就不會失守了。」禮親王抿了口最愛的老君茶, 此時也半點都不香了。
新提拔上來的吏部尚書道:「為今之計,唯有趕緊調派兵馬前去平亂。」
久不吭聲的高弼看了吏部尚書一眼:「派誰去?誰又能擔此大任?」
薛進年前腿傷發了, 久治不好, 加之自覺廉頗老矣,已經解甲歸田。
鄭聃老父親病逝還不到一年,正在老家守孝。
而韓沖守著西北邊關,調他去平叛,西北誰人能守。
剩下幾個,不提也罷。
朝中這幾年推崇以文治國, 疏忽了軍務,沒能培養出新的帥才,細數之下,竟無人可用。
皇帝半躺在榻上,連咳好幾聲,目光在屋內人身上轉了一圈,扯起嘴角,難得還能笑出來。
「當初皇兄在位,說查說罰,你們各種藉口,美齊曰勸諫,實則各有私心,官官相護,可到如今,又護得住什麼?為官不仁,結黨營私,陽奉陰違,上行下效,你們當初行事,可有想過今日。」
老牌世家相互包庇,盤根錯節,便是皇帝,辦得了一家,辦不了所有,要管的人太多,事兒更是一堆堆地壓在心上,宵衣旰食,仍是不夠。
忙來忙去,也未必就能肅清歸正,還所有人一個公道。
如今的皇帝在殫精竭慮,身子逐漸吃不消後,也徹底認清這個事實。
他沒這個能力管好一個偌大的國家,辦不了所有的害群之馬,唯有將這樣的重任交給真正有能力的人。
皇帝這話一出,眾人紛紛聽出別的意思來,不禁愈發慌了。
禮親王道:「朝廷到地方,從高到低,官吏無數,有的更是一輩子都見不著一面,機構冗長,總有難以協調的時候,臣工們都已經在警醒自身,砥礪而行,還望皇上寬宥。」
太傅亦道:「誰人無過,改則勉之,切不可因一時之錯,就涼了人心。」
聞言,皇帝看向太傅緩緩道:「你前頭那位,是自戕。」
做到太傅之位,何等榮耀,卻不是病死,而是自戕,就值得人深思了。
男人聽聞,身子一顫,不作聲了。
高弼看著憋紅了臉忍住咳嗽的皇帝,垂下了眸,若有所思。
一個月後,帝病危,不能上朝,由柱國公,禮親王,簡郡王聯合理政的消息傳到崇州,周謖正在摁著長子給他理髮。
周不惑掙得厲害,滿面通紅,嘴上還在叫嚷:「爹莫害我。」
一旁摟著女兒餵果子吃的周窈忍不住笑了:「給你修個鬢角,就叫害你了,你把弟弟摔了,又該怎麼說。」
前兩日,路還走得不是很穩的老二跟著哥哥要玩,哥哥陪弟弟玩了一會就不耐煩了,丟到一邊讓他自己玩,一歲多的小兒,沒留神就磕到地上了,好在不嚴重,眼角擦破一點皮,沒影響到視力。
即便如此,周謖仍是揪住長子,狠揍了一頓。
兄友弟恭,是周謖教給兒子最重要的一課。
周不惑也知道自己錯了,被父親一頓狠揍,也沒吭一聲,倒是周窈心疼,看不下去,最終把男人一拉。
差不多就行了,揍出個好歹,有他悔的。
揍了兒子後,周謖晚上去到兒子房中,給他擦藥拍背,講了許多。
這孩子聰明,說的都懂,周謖也不瞞他,他身為長子,要承受的也註定比弟妹更多。
自此,父子倆愈發親近,周不惑有事也先找爹,不找娘了。
弄得周窈吃了不少陳年老醋,抱著軟軟香香的小女兒自我安慰,還是女兒好,女兒貼心,跟娘親。
周窈瞧著有她妝囡盒那麼大的箱子,裡頭堆滿了金條,這給雙生子打金項圈金手鐲,都能打好幾對出來。
周窈倒是不以為意:「你不收,他更難安。」
懷謙這也是變相向周謖投誠。
畢竟,之前朝廷要求他抓出叛黨,他索性就將混進幽州的暗哨逮了後,直接處置了,然後將屍身運往高家。
這一行為,無疑是激怒高弼,由此正式決裂。
懷謙唯有跟著周謖一條道走到底了。
入夜,周窈猶在對著一盒子的金條,雙眼發光。
不過,也只是看看,過過癮,看夠後,周窈就將盒子蓋上,鄭重其事地交給周謖保管。
「你在外頭養著不少人,花銷也大,但還是要省著點用,家裡兩個小子,一個閨女,都指著你呢。」
第110章 . 自薦 不滿意也得受著
待到周不惑六歲時, 雙胞胎也有一歲,養得白白胖胖開始蹦了,一家人搬去了崇州。
崇州是周謖拿下的第五座城,也是揭竿起義的第一站。
契機更是順天而為, 在京中幾家高門先後曝出強搶童男童女, 取其血煉製長生不老藥的殘暴行徑引發群情激奮後, 這樣一個為民請命的義和軍,可以說是民心所向, 一呼百應,自發協助義軍攻城。
幾乎不給朝廷反應的機會,一座座城, 就這樣被拿下。
直到地處要塞的崇州被攻下,朝廷才真正慌了神。
宗親和機要大臣齊聚宮內,商討對策。
簡郡王心急如焚:「怎麼就突然冒出了一個義和軍,地方官員都是做什麼吃的,五州失守, 現下才報上來。」
「若報得上來, 就不會失守了。」禮親王抿了口最愛的老君茶, 此時也半點都不香了。
新提拔上來的吏部尚書道:「為今之計,唯有趕緊調派兵馬前去平亂。」
久不吭聲的高弼看了吏部尚書一眼:「派誰去?誰又能擔此大任?」
薛進年前腿傷發了, 久治不好, 加之自覺廉頗老矣,已經解甲歸田。
鄭聃老父親病逝還不到一年,正在老家守孝。
而韓沖守著西北邊關,調他去平叛,西北誰人能守。
剩下幾個,不提也罷。
朝中這幾年推崇以文治國, 疏忽了軍務,沒能培養出新的帥才,細數之下,竟無人可用。
皇帝半躺在榻上,連咳好幾聲,目光在屋內人身上轉了一圈,扯起嘴角,難得還能笑出來。
「當初皇兄在位,說查說罰,你們各種藉口,美齊曰勸諫,實則各有私心,官官相護,可到如今,又護得住什麼?為官不仁,結黨營私,陽奉陰違,上行下效,你們當初行事,可有想過今日。」
老牌世家相互包庇,盤根錯節,便是皇帝,辦得了一家,辦不了所有,要管的人太多,事兒更是一堆堆地壓在心上,宵衣旰食,仍是不夠。
忙來忙去,也未必就能肅清歸正,還所有人一個公道。
如今的皇帝在殫精竭慮,身子逐漸吃不消後,也徹底認清這個事實。
他沒這個能力管好一個偌大的國家,辦不了所有的害群之馬,唯有將這樣的重任交給真正有能力的人。
皇帝這話一出,眾人紛紛聽出別的意思來,不禁愈發慌了。
禮親王道:「朝廷到地方,從高到低,官吏無數,有的更是一輩子都見不著一面,機構冗長,總有難以協調的時候,臣工們都已經在警醒自身,砥礪而行,還望皇上寬宥。」
太傅亦道:「誰人無過,改則勉之,切不可因一時之錯,就涼了人心。」
聞言,皇帝看向太傅緩緩道:「你前頭那位,是自戕。」
做到太傅之位,何等榮耀,卻不是病死,而是自戕,就值得人深思了。
男人聽聞,身子一顫,不作聲了。
高弼看著憋紅了臉忍住咳嗽的皇帝,垂下了眸,若有所思。
一個月後,帝病危,不能上朝,由柱國公,禮親王,簡郡王聯合理政的消息傳到崇州,周謖正在摁著長子給他理髮。
周不惑掙得厲害,滿面通紅,嘴上還在叫嚷:「爹莫害我。」
一旁摟著女兒餵果子吃的周窈忍不住笑了:「給你修個鬢角,就叫害你了,你把弟弟摔了,又該怎麼說。」
前兩日,路還走得不是很穩的老二跟著哥哥要玩,哥哥陪弟弟玩了一會就不耐煩了,丟到一邊讓他自己玩,一歲多的小兒,沒留神就磕到地上了,好在不嚴重,眼角擦破一點皮,沒影響到視力。
即便如此,周謖仍是揪住長子,狠揍了一頓。
兄友弟恭,是周謖教給兒子最重要的一課。
周不惑也知道自己錯了,被父親一頓狠揍,也沒吭一聲,倒是周窈心疼,看不下去,最終把男人一拉。
差不多就行了,揍出個好歹,有他悔的。
揍了兒子後,周謖晚上去到兒子房中,給他擦藥拍背,講了許多。
這孩子聰明,說的都懂,周謖也不瞞他,他身為長子,要承受的也註定比弟妹更多。
自此,父子倆愈發親近,周不惑有事也先找爹,不找娘了。
弄得周窈吃了不少陳年老醋,抱著軟軟香香的小女兒自我安慰,還是女兒好,女兒貼心,跟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