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她抬起頭,雙眼直直望著兄長:「我知道我在找什麼,想要什麼了。我曾經說我沒有夢想,從此刻開始,我有。」
李旦聞言,沉默片刻,嘆道:「月兒執意要走?」
她點頭。
「你知道,我捨不得你的。」像小時候一樣,李旦輕輕拉了拉妹妹的衣袖,「你非要離開也可,就是洛陽太遠了些。要麼去蒲州,近一點,你想回來,隨時可以回來。我想看你。也隨時可以去。」
太平冷笑。可悲啊,自己不過是一件趁手的武器,披著親情的外衣,顯得那麼光鮮亮麗。都是數月數年見不著,去蒲州和去洛陽有什麼分別。不過是蒲州近一些,萬一太子又有異動,叫她回來方便罷了。
「好。」她看著哥哥,脫開他的手,「好。」
「月兒,你在責怪我。」
他的眼神有些愧疚,也有些委屈。
「而你呢。阿兄,你在逼我。」
相顧無言。
去蒲州的車馬很冷清,她時不時撩開車簾,日色也黯淡了。李旦聽了她的建議,沒有處死姚崇宋璟,卻將他們貶官流放,還罷免了太子心腹劉幽求的宰相。算是也打了兒子二十大板。
到了那邊,她睡了一場很久卻不太安穩的覺,好像總能聽到一些呼喚,卻什麼也摸不到。蒲州比不得長安洛陽,最高的刺史司馬,官位也不及長安大殿上,站在角落裡最不起眼的人。她終於回到婉兒期望的軌道,遠離是非,整日呆在府中,吟詩作對,飲酒作樂。
那個刺史也會巴結,但凡來了個什麼新奇物件,或者奇人異客,又或耍戲的練家子,必第一個進獻給公主,請她賞玩。太平也從不推拒,有什麼便看什麼,和大家一起笑著,指點一番。
只有入夜以後,她便把自己關在房中,與世隔絕,任憑誰叫也不應聲。
為婉兒編纂的文集,整整一百卷,放在臥房中整齊碼好。看得太多,哪卷哪篇寫了哪個字,都能如數家珍。只是沒人聽她說罷了。每次打開書卷,太平心中便稍有寬慰。她相信,無論是誰,只要細細閱讀這些文字,一定會崇拜敬仰甚至愛慕婉兒。她的思維與情緒鎖進了字字珠璣,仍舊鮮活靈動,歷歷在目。
婉兒,若你的文集流傳於世,你便也永生了吧。
半張殘畫,她掛在床頭,「吳道子」的落款還清晰。只聽說他辭官去了,也不知這人到哪裡,過的怎麼樣。這畫倒是傳神,太平盯著,便能想起婉兒的最後一眼。她從公主府走出來,聽到自己的呼喚,回頭看了一下。如今記起,才明白那眼神,半是決絕,半是溫柔。
半是決絕,半是溫柔。至少,還有一半是給我的。
她死死盯住畫上的雙眼,口中呢喃著婉兒的名字。仿佛多看一會兒,多喚一會兒,婉兒就能聽見就能感覺到,就能從畫上走下來。這種無端的求索周而復始,直到她精疲力竭,沉沉睡去,最後一個念頭便是:若能夢中相見,甘願長睡不醒。[R1]
[R1]典故由群友1358提供。「為伊判作夢中人,索向畫圖,清夜喚真真」,是唐代趙顏的故事。相傳,趙顏買了幅畫,畫上是位秀麗女子。久而久之,趙顏對畫上女子產生感情,詢問畫工能否讓其變為活人。畫工說,這是一幅神畫,畫上的女子名叫真真,你只要呼喚她的名字一百日,她一定出聲答應你。趙顏呼喚「真真」百日後,女子果然從畫上走下來,還為趙顏生下一個兒子。後來,趙顏懷疑她是妖婦,給真真喝下符水,真真哭訴一陣便走回畫中,從此畫上多了一個小男孩。趙顏追悔莫及,再呼喚不已,終還是沒能喚回妻兒。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幾篇沒什麼意思,按部就班寫歷史罷了。
第149章 不得安(1)
「這下一個,可是新鮮玩意兒,保准公主您在長安也沒見過。」刺史拍拍手,一眾舞伎步入正堂。她們裙擺出乎意料地短,襯上腰肢曲線,裊娜生姿。舞步隨著樂聲進退,一會兒領舞者二人上前,伴舞漸撤去。
「公主,這舞粗看平平無奇,但您若仔細看著,那領舞兩人的小手指,互用紅色絲線系上的。絲線不過數寸,移步於咫尺之間,舞姿千變萬化、搖曳優美,線卻不會拉直哪怕一次。據說這兩個女子,為培養相互的默契,從五六歲被送進官伎署,天天便吃住在一處,日日練習,方才有今日這般無言合拍……[R1] 」
刺史的話被吟唱打斷,這一聲太悽美,所有人都看過去,暫時忘卻了宴飲。
「堂前月老,橋邊孟婆。牽來紅線,斷去凡塵。」
太平怔住了,胸口毫無徵兆地痛起來,她捂住,猛烈地咳嗽著。刺史連忙上前遞水,她擺了擺手,仍然說不出話來。
「你們還跳什麼?快退下去!」刺史正喊著,太平無意抬頭,只見舞者被這一聲斷喝亂了腳步。絲線在瞬間拉直,兩人踉蹌一下才站穩。互相對視一眼,一人眸中滿是淒涼,另一人,似乎要哭出來。她褪下紅線。
一滴淚滑落。就停在臉頰上,一動不動。分則各自為王,合則天下無雙。終是被紅線絆了腳步,落得兩敗俱傷。
你就是我命中的劫啊。
她怔怔抬頭望著,看眾舞樂撤下,堂中一下清冷了。一手抓起酒壺,鼻子嘴巴一股腦兒灌下去,燒得有些疼。她挽袖擦擦嘴角,丟掉酒壺,笑道:「別停下啊,今日諸位務必盡興!」
李旦聞言,沉默片刻,嘆道:「月兒執意要走?」
她點頭。
「你知道,我捨不得你的。」像小時候一樣,李旦輕輕拉了拉妹妹的衣袖,「你非要離開也可,就是洛陽太遠了些。要麼去蒲州,近一點,你想回來,隨時可以回來。我想看你。也隨時可以去。」
太平冷笑。可悲啊,自己不過是一件趁手的武器,披著親情的外衣,顯得那麼光鮮亮麗。都是數月數年見不著,去蒲州和去洛陽有什麼分別。不過是蒲州近一些,萬一太子又有異動,叫她回來方便罷了。
「好。」她看著哥哥,脫開他的手,「好。」
「月兒,你在責怪我。」
他的眼神有些愧疚,也有些委屈。
「而你呢。阿兄,你在逼我。」
相顧無言。
去蒲州的車馬很冷清,她時不時撩開車簾,日色也黯淡了。李旦聽了她的建議,沒有處死姚崇宋璟,卻將他們貶官流放,還罷免了太子心腹劉幽求的宰相。算是也打了兒子二十大板。
到了那邊,她睡了一場很久卻不太安穩的覺,好像總能聽到一些呼喚,卻什麼也摸不到。蒲州比不得長安洛陽,最高的刺史司馬,官位也不及長安大殿上,站在角落裡最不起眼的人。她終於回到婉兒期望的軌道,遠離是非,整日呆在府中,吟詩作對,飲酒作樂。
那個刺史也會巴結,但凡來了個什麼新奇物件,或者奇人異客,又或耍戲的練家子,必第一個進獻給公主,請她賞玩。太平也從不推拒,有什麼便看什麼,和大家一起笑著,指點一番。
只有入夜以後,她便把自己關在房中,與世隔絕,任憑誰叫也不應聲。
為婉兒編纂的文集,整整一百卷,放在臥房中整齊碼好。看得太多,哪卷哪篇寫了哪個字,都能如數家珍。只是沒人聽她說罷了。每次打開書卷,太平心中便稍有寬慰。她相信,無論是誰,只要細細閱讀這些文字,一定會崇拜敬仰甚至愛慕婉兒。她的思維與情緒鎖進了字字珠璣,仍舊鮮活靈動,歷歷在目。
婉兒,若你的文集流傳於世,你便也永生了吧。
半張殘畫,她掛在床頭,「吳道子」的落款還清晰。只聽說他辭官去了,也不知這人到哪裡,過的怎麼樣。這畫倒是傳神,太平盯著,便能想起婉兒的最後一眼。她從公主府走出來,聽到自己的呼喚,回頭看了一下。如今記起,才明白那眼神,半是決絕,半是溫柔。
半是決絕,半是溫柔。至少,還有一半是給我的。
她死死盯住畫上的雙眼,口中呢喃著婉兒的名字。仿佛多看一會兒,多喚一會兒,婉兒就能聽見就能感覺到,就能從畫上走下來。這種無端的求索周而復始,直到她精疲力竭,沉沉睡去,最後一個念頭便是:若能夢中相見,甘願長睡不醒。[R1]
[R1]典故由群友1358提供。「為伊判作夢中人,索向畫圖,清夜喚真真」,是唐代趙顏的故事。相傳,趙顏買了幅畫,畫上是位秀麗女子。久而久之,趙顏對畫上女子產生感情,詢問畫工能否讓其變為活人。畫工說,這是一幅神畫,畫上的女子名叫真真,你只要呼喚她的名字一百日,她一定出聲答應你。趙顏呼喚「真真」百日後,女子果然從畫上走下來,還為趙顏生下一個兒子。後來,趙顏懷疑她是妖婦,給真真喝下符水,真真哭訴一陣便走回畫中,從此畫上多了一個小男孩。趙顏追悔莫及,再呼喚不已,終還是沒能喚回妻兒。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幾篇沒什麼意思,按部就班寫歷史罷了。
第149章 不得安(1)
「這下一個,可是新鮮玩意兒,保准公主您在長安也沒見過。」刺史拍拍手,一眾舞伎步入正堂。她們裙擺出乎意料地短,襯上腰肢曲線,裊娜生姿。舞步隨著樂聲進退,一會兒領舞者二人上前,伴舞漸撤去。
「公主,這舞粗看平平無奇,但您若仔細看著,那領舞兩人的小手指,互用紅色絲線系上的。絲線不過數寸,移步於咫尺之間,舞姿千變萬化、搖曳優美,線卻不會拉直哪怕一次。據說這兩個女子,為培養相互的默契,從五六歲被送進官伎署,天天便吃住在一處,日日練習,方才有今日這般無言合拍……[R1] 」
刺史的話被吟唱打斷,這一聲太悽美,所有人都看過去,暫時忘卻了宴飲。
「堂前月老,橋邊孟婆。牽來紅線,斷去凡塵。」
太平怔住了,胸口毫無徵兆地痛起來,她捂住,猛烈地咳嗽著。刺史連忙上前遞水,她擺了擺手,仍然說不出話來。
「你們還跳什麼?快退下去!」刺史正喊著,太平無意抬頭,只見舞者被這一聲斷喝亂了腳步。絲線在瞬間拉直,兩人踉蹌一下才站穩。互相對視一眼,一人眸中滿是淒涼,另一人,似乎要哭出來。她褪下紅線。
一滴淚滑落。就停在臉頰上,一動不動。分則各自為王,合則天下無雙。終是被紅線絆了腳步,落得兩敗俱傷。
你就是我命中的劫啊。
她怔怔抬頭望著,看眾舞樂撤下,堂中一下清冷了。一手抓起酒壺,鼻子嘴巴一股腦兒灌下去,燒得有些疼。她挽袖擦擦嘴角,丟掉酒壺,笑道:「別停下啊,今日諸位務必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