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此時的洛荼斯,除了依然身負原初之水的稱號外,和混沌幾乎不剩任何牽扯,從神格到權能都只屬於河流女神,如假包換。
這還不夠。
洛荼斯抬手,為封印、或者說是為自己加上兩條約束。
一,只有神戰再度開啟,敵對方出現打破平衡的力量,才能解開封印。
二,只有索蘭契亞九位主神一致同意,才能解開封印。
九枚各色光團分別融入在場者的眉心,從此,在以上兩點均滿足的情況下,洛荼斯就可以拿回混沌神格,重新作為創世神而戰。
——我方承諾不率先使用原初之水。
就是這樣的誓約。
洛荼斯隱約察覺到,來自規則的窺伺終於散去。
規則認可了這一安排。
說到底,【世界】所禁止的不是創世神存在本身,而是創世者超越平衡的權能,只要混沌神力不再出現,規則就不會試圖同化對方。
至此,神戰塵埃落定。
洛荼斯和艾琉伊爾先行一步,回到人間的蘇里尼亞城。
其他主神實在很想回自己的神殿,倒頭沉睡,但是還不行。
參與神戰的另外兩個神系幾乎全滅,喀斯涅少數留存的小神也躲在喀斯涅境內苟延殘喘,不敢來犯。
也就是說,到了索蘭神系對戰場因素施加影響的時候。
天氣,風向,氣候變化……在索蘭契亞和喀斯涅的戰場上,自然條件會向索蘭契亞傾斜,儘管對於整個自然界而言幾乎不會有什麼改變,卻更加有利於王女制定戰術方案,減少因為環境突變而導致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概率。
對敵方來說,戰局就完全相反了。
沿著海岸線建造的繁華城池,曾經顆顆都是索蘭契亞的珍寶,它們在臨海熠熠生輝,卻被喀斯涅軍隊侵占蒙塵。
而現在,艾琉伊爾又一顆顆地奪回明珠,讓它們完整歸於索蘭契亞的版圖。
不可否認,霍斯特的兄長,前巴南納城主塔茲在沿海作戰中發揮了自己的專長。
但哪怕是這個海軍老將,都覺得這一路打下來實在太順了,用一句很符合索蘭人習慣的話來說,就好像偉大的諸神都在幫著他們一樣。
當然他不會知道,每次將領們聚集在議事廳或主帥營帳里開會的時候,豎立的屏風後都有幾位主神在旁聽。
不管能不能聽懂那些戰術安排,總之,祂們在規則允許出手的範圍內影響自然因素,深藏功與名。
戰線一路推進,收復一座又一座城池。
相較於薩努爾軍隊占領城池後殺戮的慘狀,喀斯涅占據這些城市一年多,造成的損害倒是更少些,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直到喀斯涅軍隊連連敗退,不得不從其餘沿海城池撤逃,集中到他們在索蘭契亞最後的落腳處,巴南納城。
「怎麼會這樣?」
凱蒙一掌拍在桌上,兩側的將領都不敢和王子對上視線,紛紛低頭。
這句話他們也想問啊!
索蘭沿海的城市線被喀斯涅軍隊占領最久,控制力最強,照理說還能再撐好一陣子,可不知為什麼,就是在索蘭人面前毫無反擊之力。
雙方戰力和戰術安排的差距自然是其中一個原因,問題是,還有更讓人困惑的問題,那就是喀斯涅太倒霉了。
戰役開始前計劃得挺好,結果當天想放箭就發現風向不對,類似的事發生一回很正常,但總落空就顯得很不對勁。
就好像……就好像失去神靈庇護,連天地都在和他們作對似的。
凱蒙咬緊牙關。
不確定從什麼時候開始,他那身為心靈女神祭司的姨母就再也無法得到神諭,哪怕身為王子的凱蒙親自主持儀式,也無濟於事。
雖然心靈女神本來也很少對戰爭策略作出指引,但在有神諭的時候,至少不像現在這麼倒霉!
凱蒙心裡清楚,即便他的戰術方案沒有因自然條件變化而報廢,喀斯涅也只是會敗得更慢一些,可他不願接受這點,只能暗罵:「這該死的索蘭契亞天氣!」
不論凱蒙再怎麼難以接受,圍繞巴南納城展開的攻守戰、同時也是兩軍在索蘭境內的最後一場戰役,到底還是爆發了。
這是一場耗時十日的大戰。
索蘭軍隊裡,有一部分就是曾經從巴南納城倉皇突圍的守軍,他們被編入攻城的軍隊,滿懷復仇的怒火和純粹戰鬥的意志,向城牆射出火箭,投擲標槍和巨石。
整支軍隊都縈繞著這樣的意志,就好像他們中間有一位戰爭神靈,張開羽翼,手持勝利的火把,將戰無不勝的劍刃揮向敵人的喉嚨。
艾琉伊爾抬手,利箭射中城牆上飄揚的喀斯涅旗幟。
輪番攻城戰的攻勢下,喀斯涅軍隊實在無力守住城池,如果不想被困死在城裡,就只能突圍。
風水輪流轉。不遠的過去,他們逼得巴南納守軍逃離故土,一年後的現在,喀斯涅被逼潰逃。
更甚者,他們的逃跑難度比當初的索蘭人還要大——索蘭人能跑向陸地的任何一個方向,喀斯涅人卻只能靠僅剩的戰船入海逃生。
最終,凱蒙被堵在距離戰船停泊處不到一里遠的地方。
只要到了海上,喀斯涅人就不懼任何風暴和敵人,可前提是他能到海上。
凱蒙想找機會衝出重圍,忽然間背後寒毛乍起,他本能地一閃身,避開身側襲來的一劍。
這還不夠。
洛荼斯抬手,為封印、或者說是為自己加上兩條約束。
一,只有神戰再度開啟,敵對方出現打破平衡的力量,才能解開封印。
二,只有索蘭契亞九位主神一致同意,才能解開封印。
九枚各色光團分別融入在場者的眉心,從此,在以上兩點均滿足的情況下,洛荼斯就可以拿回混沌神格,重新作為創世神而戰。
——我方承諾不率先使用原初之水。
就是這樣的誓約。
洛荼斯隱約察覺到,來自規則的窺伺終於散去。
規則認可了這一安排。
說到底,【世界】所禁止的不是創世神存在本身,而是創世者超越平衡的權能,只要混沌神力不再出現,規則就不會試圖同化對方。
至此,神戰塵埃落定。
洛荼斯和艾琉伊爾先行一步,回到人間的蘇里尼亞城。
其他主神實在很想回自己的神殿,倒頭沉睡,但是還不行。
參與神戰的另外兩個神系幾乎全滅,喀斯涅少數留存的小神也躲在喀斯涅境內苟延殘喘,不敢來犯。
也就是說,到了索蘭神系對戰場因素施加影響的時候。
天氣,風向,氣候變化……在索蘭契亞和喀斯涅的戰場上,自然條件會向索蘭契亞傾斜,儘管對於整個自然界而言幾乎不會有什麼改變,卻更加有利於王女制定戰術方案,減少因為環境突變而導致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概率。
對敵方來說,戰局就完全相反了。
沿著海岸線建造的繁華城池,曾經顆顆都是索蘭契亞的珍寶,它們在臨海熠熠生輝,卻被喀斯涅軍隊侵占蒙塵。
而現在,艾琉伊爾又一顆顆地奪回明珠,讓它們完整歸於索蘭契亞的版圖。
不可否認,霍斯特的兄長,前巴南納城主塔茲在沿海作戰中發揮了自己的專長。
但哪怕是這個海軍老將,都覺得這一路打下來實在太順了,用一句很符合索蘭人習慣的話來說,就好像偉大的諸神都在幫著他們一樣。
當然他不會知道,每次將領們聚集在議事廳或主帥營帳里開會的時候,豎立的屏風後都有幾位主神在旁聽。
不管能不能聽懂那些戰術安排,總之,祂們在規則允許出手的範圍內影響自然因素,深藏功與名。
戰線一路推進,收復一座又一座城池。
相較於薩努爾軍隊占領城池後殺戮的慘狀,喀斯涅占據這些城市一年多,造成的損害倒是更少些,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直到喀斯涅軍隊連連敗退,不得不從其餘沿海城池撤逃,集中到他們在索蘭契亞最後的落腳處,巴南納城。
「怎麼會這樣?」
凱蒙一掌拍在桌上,兩側的將領都不敢和王子對上視線,紛紛低頭。
這句話他們也想問啊!
索蘭沿海的城市線被喀斯涅軍隊占領最久,控制力最強,照理說還能再撐好一陣子,可不知為什麼,就是在索蘭人面前毫無反擊之力。
雙方戰力和戰術安排的差距自然是其中一個原因,問題是,還有更讓人困惑的問題,那就是喀斯涅太倒霉了。
戰役開始前計劃得挺好,結果當天想放箭就發現風向不對,類似的事發生一回很正常,但總落空就顯得很不對勁。
就好像……就好像失去神靈庇護,連天地都在和他們作對似的。
凱蒙咬緊牙關。
不確定從什麼時候開始,他那身為心靈女神祭司的姨母就再也無法得到神諭,哪怕身為王子的凱蒙親自主持儀式,也無濟於事。
雖然心靈女神本來也很少對戰爭策略作出指引,但在有神諭的時候,至少不像現在這麼倒霉!
凱蒙心裡清楚,即便他的戰術方案沒有因自然條件變化而報廢,喀斯涅也只是會敗得更慢一些,可他不願接受這點,只能暗罵:「這該死的索蘭契亞天氣!」
不論凱蒙再怎麼難以接受,圍繞巴南納城展開的攻守戰、同時也是兩軍在索蘭境內的最後一場戰役,到底還是爆發了。
這是一場耗時十日的大戰。
索蘭軍隊裡,有一部分就是曾經從巴南納城倉皇突圍的守軍,他們被編入攻城的軍隊,滿懷復仇的怒火和純粹戰鬥的意志,向城牆射出火箭,投擲標槍和巨石。
整支軍隊都縈繞著這樣的意志,就好像他們中間有一位戰爭神靈,張開羽翼,手持勝利的火把,將戰無不勝的劍刃揮向敵人的喉嚨。
艾琉伊爾抬手,利箭射中城牆上飄揚的喀斯涅旗幟。
輪番攻城戰的攻勢下,喀斯涅軍隊實在無力守住城池,如果不想被困死在城裡,就只能突圍。
風水輪流轉。不遠的過去,他們逼得巴南納守軍逃離故土,一年後的現在,喀斯涅被逼潰逃。
更甚者,他們的逃跑難度比當初的索蘭人還要大——索蘭人能跑向陸地的任何一個方向,喀斯涅人卻只能靠僅剩的戰船入海逃生。
最終,凱蒙被堵在距離戰船停泊處不到一里遠的地方。
只要到了海上,喀斯涅人就不懼任何風暴和敵人,可前提是他能到海上。
凱蒙想找機會衝出重圍,忽然間背後寒毛乍起,他本能地一閃身,避開身側襲來的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