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洛荼斯鬆開手,任由日月光輪自行飛往天空兩端,日輪照耀下的大地明亮宜人,月輪則為昏暗的那一半蒙上淺淡銀輝。
星辰、雲霧、風雨、礦脈、形狀各異的岩石……各式各樣的自然事物出現在新生的世界中。
洛荼斯賦予溫度定義,於是陽光變得溫暖,草木破土而出舒展枝葉,月光籠罩封凍的荒原,高山峰頂凝結冰雪。
這裡有覆蓋地表的綠植,但是尚未誕生動物,也沒有人。
根據索蘭神話,人與動物的血肉骨骼和精神都是神祇造就,也就是說造人的活兒和創世沒什麼關係,洛荼斯也不用考慮這些。
框架已然完成,接下來則要添加各種細節,讓這片地域更加豐盈真實。
洛荼斯一個神就包攬了構思設計施工裝修的全過程,等她忙完天地之間的補充工作,已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最後是建立神域——
天空之上顯現出永恆光明的浮島,中心石台上緩緩刻印繁複的符紋,一座座恢弘神殿林立,即為未來的諸神之國。
本該位於浮島附近的冥世和世界初始無關,那是有了人類之後才出現的,也不必洛荼斯來造。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項必須完成的工程。
洛荼斯脫離原初之水龐大的本體,穿過天幕,來到初生的世界內部,在嘉達爾湖畔站定。
她需要留給過去同時也是未來的自己一個提示。
回想湖底神殿巍峨的石柱,洛荼斯向前邁步。
雪白披帛所過之處,地面鬆軟的黑壤變成了平整的白石地板,兩側石柱拔地而起,彼此的間距越來越短,直至洛荼斯放緩步伐,在某個位置停駐。
停下腳步的剎那,面前轟然立起幾根並立的高柱,組成神殿盡頭的禁牆。
那些曾在嘉達爾湖底目睹的森嚴壯麗,全數被洛荼斯嚴謹地復刻在眼前。
又有精巧的小型石柱列成一圈,只有半人高,作為托舉的支架,一塊方形石板放置其上,石面空白。
洛荼斯垂眸,信手一揮。
屬於她自己的筆跡在石板上浮現,是洛荼斯前半生最熟悉的文字,字體刻痕深入黑石紋理,哪怕過去千年萬年也不會褪色淡化半點。
她知道,因為她見過——
【祂是原初,是混沌,是萬事萬物之始。】
【這嘉達爾神殿的主人啊,祂是萬物本身。】
【祂為原初之水,其名洛荼斯。】
洛荼斯抬手切割下石板的一部分,上面只寫了一個詞語,嘉達爾。
在進入這片神話空間的同時,那塊被她帶來的「鑰匙」就悄然消失,但洛荼斯記得它的輪廓,就和眼前這枚黑石一模一樣,這就是它的前身。
帶著黑石,洛荼斯升上半空。
同一時刻,這座創世神的神殿緩緩下沉,引得附近大地震盪嗡鳴,神殿將沉入湖底,被岩層和湖水封存,等待建造它的神祇再次前來,發現藏在其中的一切。
洛荼斯將黑石放在湖邊,設下只有自己才會注意到它的限制。
做完這些,一種奇奧玄妙的共鳴從心底波盪開,天幕之外的原初之水應和著波瀾起伏,震盪幅度逐漸加大,又在某一瞬忽然恢復平靜。
洛荼斯知道,這意味著最初的世界已經創造完成。
她抬手撫向胸口,原本安放著河流女神神格的地方,現在卻不見那顆霜藍的寶石狀神格。
取而代之、或者說包容融合了河流神格的,是一枚色彩剔透灰濛的混沌圓珠。
宛如雲霧水汽的紋路環繞涌動,仔細看倒是和雪景球有異曲同工之妙,仿佛能透過霧氣和混沌的表面,隱約看到內里蘊藏的微縮世界。
它是創世神的神格。
世界起源於混沌,很多神話體系都不約而同地這樣認定,就如同宇宙奇點,是本源,是「無」,也是創世神的力量本質。
在晉升創世神位格之後,被珀爾路瑟剝奪的神力感知能力全然回歸,混沌透明的力量鋪陳在天幕內外,似能在眨眼間遍布整個空間。
洛荼斯閉了閉眼。
這趟回溯的目的達成,如今再回憶刻羅托版本珀爾路瑟的表現,那種來自創世層級不可逾越、無法戰勝的威懾感已經不存在半點。
得回去了。珀爾路瑟的封印有時限,雖然在這片神話空間度過的時間大概率和未來時間流逝不同步,但以防萬一,還是少耽擱為妙。
星門的通道還敞開在天幕之外的某一處,就像在刻意等著洛荼斯離開似的。
走出星門前,洛荼斯最後回望一眼。
混沌之中,半圓天幕和大地隔絕灰濛,支撐起一個半邊光明半邊黑暗的世界。
照理說,洛荼斯是按神話描述和她自身對索蘭契亞的印象構建世界的,但自從加上分掛兩端的日月之後,這片天地的畫風就開始逐漸脫離現實。
遠遠看著,和真實的索蘭契亞領土不能說非常相像,只能說毫不相干。
然而,這的確是未來神話空間的前身。
來源於人類的幻想,卻自成一個世界,它隨人類對自然認知的進步而成長,就像一面鏡子。
洛荼斯收回目光,一步跨出,重新回到那片時間與空間的隧道星河之中。
順著來時的方向,洛荼斯朝自己所屬的時間而去。
漫漫星河中,只有這一道身影在穩步跋涉,從時間的上游回歸下游。
星辰、雲霧、風雨、礦脈、形狀各異的岩石……各式各樣的自然事物出現在新生的世界中。
洛荼斯賦予溫度定義,於是陽光變得溫暖,草木破土而出舒展枝葉,月光籠罩封凍的荒原,高山峰頂凝結冰雪。
這裡有覆蓋地表的綠植,但是尚未誕生動物,也沒有人。
根據索蘭神話,人與動物的血肉骨骼和精神都是神祇造就,也就是說造人的活兒和創世沒什麼關係,洛荼斯也不用考慮這些。
框架已然完成,接下來則要添加各種細節,讓這片地域更加豐盈真實。
洛荼斯一個神就包攬了構思設計施工裝修的全過程,等她忙完天地之間的補充工作,已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最後是建立神域——
天空之上顯現出永恆光明的浮島,中心石台上緩緩刻印繁複的符紋,一座座恢弘神殿林立,即為未來的諸神之國。
本該位於浮島附近的冥世和世界初始無關,那是有了人類之後才出現的,也不必洛荼斯來造。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項必須完成的工程。
洛荼斯脫離原初之水龐大的本體,穿過天幕,來到初生的世界內部,在嘉達爾湖畔站定。
她需要留給過去同時也是未來的自己一個提示。
回想湖底神殿巍峨的石柱,洛荼斯向前邁步。
雪白披帛所過之處,地面鬆軟的黑壤變成了平整的白石地板,兩側石柱拔地而起,彼此的間距越來越短,直至洛荼斯放緩步伐,在某個位置停駐。
停下腳步的剎那,面前轟然立起幾根並立的高柱,組成神殿盡頭的禁牆。
那些曾在嘉達爾湖底目睹的森嚴壯麗,全數被洛荼斯嚴謹地復刻在眼前。
又有精巧的小型石柱列成一圈,只有半人高,作為托舉的支架,一塊方形石板放置其上,石面空白。
洛荼斯垂眸,信手一揮。
屬於她自己的筆跡在石板上浮現,是洛荼斯前半生最熟悉的文字,字體刻痕深入黑石紋理,哪怕過去千年萬年也不會褪色淡化半點。
她知道,因為她見過——
【祂是原初,是混沌,是萬事萬物之始。】
【這嘉達爾神殿的主人啊,祂是萬物本身。】
【祂為原初之水,其名洛荼斯。】
洛荼斯抬手切割下石板的一部分,上面只寫了一個詞語,嘉達爾。
在進入這片神話空間的同時,那塊被她帶來的「鑰匙」就悄然消失,但洛荼斯記得它的輪廓,就和眼前這枚黑石一模一樣,這就是它的前身。
帶著黑石,洛荼斯升上半空。
同一時刻,這座創世神的神殿緩緩下沉,引得附近大地震盪嗡鳴,神殿將沉入湖底,被岩層和湖水封存,等待建造它的神祇再次前來,發現藏在其中的一切。
洛荼斯將黑石放在湖邊,設下只有自己才會注意到它的限制。
做完這些,一種奇奧玄妙的共鳴從心底波盪開,天幕之外的原初之水應和著波瀾起伏,震盪幅度逐漸加大,又在某一瞬忽然恢復平靜。
洛荼斯知道,這意味著最初的世界已經創造完成。
她抬手撫向胸口,原本安放著河流女神神格的地方,現在卻不見那顆霜藍的寶石狀神格。
取而代之、或者說包容融合了河流神格的,是一枚色彩剔透灰濛的混沌圓珠。
宛如雲霧水汽的紋路環繞涌動,仔細看倒是和雪景球有異曲同工之妙,仿佛能透過霧氣和混沌的表面,隱約看到內里蘊藏的微縮世界。
它是創世神的神格。
世界起源於混沌,很多神話體系都不約而同地這樣認定,就如同宇宙奇點,是本源,是「無」,也是創世神的力量本質。
在晉升創世神位格之後,被珀爾路瑟剝奪的神力感知能力全然回歸,混沌透明的力量鋪陳在天幕內外,似能在眨眼間遍布整個空間。
洛荼斯閉了閉眼。
這趟回溯的目的達成,如今再回憶刻羅托版本珀爾路瑟的表現,那種來自創世層級不可逾越、無法戰勝的威懾感已經不存在半點。
得回去了。珀爾路瑟的封印有時限,雖然在這片神話空間度過的時間大概率和未來時間流逝不同步,但以防萬一,還是少耽擱為妙。
星門的通道還敞開在天幕之外的某一處,就像在刻意等著洛荼斯離開似的。
走出星門前,洛荼斯最後回望一眼。
混沌之中,半圓天幕和大地隔絕灰濛,支撐起一個半邊光明半邊黑暗的世界。
照理說,洛荼斯是按神話描述和她自身對索蘭契亞的印象構建世界的,但自從加上分掛兩端的日月之後,這片天地的畫風就開始逐漸脫離現實。
遠遠看著,和真實的索蘭契亞領土不能說非常相像,只能說毫不相干。
然而,這的確是未來神話空間的前身。
來源於人類的幻想,卻自成一個世界,它隨人類對自然認知的進步而成長,就像一面鏡子。
洛荼斯收回目光,一步跨出,重新回到那片時間與空間的隧道星河之中。
順著來時的方向,洛荼斯朝自己所屬的時間而去。
漫漫星河中,只有這一道身影在穩步跋涉,從時間的上游回歸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