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無法反抗,無可改變的,才會稱之為命運。

  在索蘭城邦,新的神話悄悄傳播開來。

  艾琉伊爾希望讓索蘭城邦的民眾看到,天命在我,在我們。

  諸多混戰的城邦之間,唯有索蘭是被神祇認定的存在,註定要統一這片土地。

  為了這個,洛荼斯需要展現出無可辯駁的、非人力所能及的「神跡」,坐實這一說法。

  比如控制河流中的水騰空而起,拼出索蘭城邦的符號。

  再比如,眾目睽睽之下於空氣中凝結出冰晶短劍,艾琉伊爾用它把敵對城邦的刺客戳了個對穿,還抱怨太冰。

  這個時代,城邦之間互相吞併已是常態,索蘭就已經吞併了不少小型城池。

  起初,大型城邦彼此還能維持表面的和平,然而誰都想占據更多土地,變得更加強盛。

  這是一種趨勢,容不得哪方置身事外,否則只會被其他興起的城邦吞沒。

  在這樣的局勢中,索蘭以強硬的姿態崛然而起。

  艾琉伊爾姐弟的父親實在很有眼光,艾琉伊爾在外征戰時,少年城主能穩鎮城中,毫無軍備後勤方面的隱憂。

  共治模式最怕爭權,這對姐弟卻完全沒有齟齬,幾乎是合力將索蘭打造成一隻鐵桶,還是外生刺刃的鐵桶。

  洛荼斯很清楚,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只能算錦上添花,如果索蘭的實力撐不起來,所謂神跡就只是笑話。

  但正是因為索蘭的力量,神靈顯跡降示天命的說法就格外可信起來。

  很多時候,洛荼斯和艾琉伊爾不會離得太遠,甚至形影不離。

  其實按艾琉伊爾之前的設想,洛荼斯應該在展露幾次神跡後留守城邦,和祭司們待在一起,可後來也是艾琉伊爾先駁回這一提議,表示還是隨軍行動更好些。

  洛荼斯倒也沒有異議,畢竟論自保能力,沒有任何一個人類能與她比擬。

  只是為了防備能力忽然消失,就像它出現時那樣突然,洛荼斯開始向艾琉伊爾學習一些必備技能。

  例如騎術、劍術、簡單的格鬥技巧,洛荼斯學得很快,她一向學什麼都快,否則也無法做到父母需要的「完美」。

  有一次,艾琉伊爾似是無意地感慨:「你們巨魚是不是都這麼聰明?」

  洛荼斯遲疑一瞬:「其實我不是——」

  艾琉伊爾:「知道了,您是我的神嘛。」

  在彼此心知肚明的情況下,這句話更接近玩笑,雖然語氣有些過於柔和。

  「現在,所有人都說我是河流女神的忠誠信徒,畢竟是你選中的城邦之主。」

  「那你是嗎?」

  艾琉伊爾沒有立刻接話,從洛荼斯的視角來看,她似是在沉思。

  沉默的時間過長,洛荼斯下意識問:「艾琉伊爾?」

  索蘭善戰的城主回過神,低低一笑:「當然是。」

  她拉過洛荼斯的手,低頭在手背上輕碰一下。

  不等洛荼斯反應,艾琉伊爾就鬆開來,好像這只是一個無比尋常的舉動。

  而這也的確沒什麼問題,親吻手背,象徵尊敬和虔誠而已。

  洛荼斯卻不合時宜地聯想到,曾經城主府邸的侍從們之間傳播的流言,關於女城主帶回的異族人是她情人的謠傳——雖然之後就再沒人敢亂傳了。

  洛荼斯是後來才知道,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流言,是因為艾琉伊爾在少女時期拒絕了所有求婚,還不耐煩地專門為此開了一天的擂台,把意圖追求者打得人仰馬翻。

  自那之後,就有了城主之女只喜歡女人的傳言。

  這種謠言當然很沒道理。

  可在此時,洛荼斯竟為此感到一絲遺憾。

  為什麼不是真的呢?

  下一刻,反應過來自己在胡思亂想什麼的洛荼斯:「……」

  謠言害人。

  記憶長軸飛快滾動,在一格短暫停留。

  轉眼三年過去,在這個動亂的時代,洛荼斯從最初的不習慣到習以為常,索蘭城邦也在三年間擴張為最強盛的城邦之一。

  隨著又一場征戰,領土疆界向西擴展到一片大湖邊緣。

  當地人只叫它「湖」,沒有其他名字,洛荼斯原本也不知道,直到在湖邊撿到一塊石頭。

  這塊石頭上 寫著她熟悉的字跡,那是現代語言中的「嘉達爾」。

  洛荼斯心頭一跳,某種難言的預感擊中了她,直覺這是一個提示。

  可是,提示什麼?

  誰在黑石表面刻下這個詞語,她自己?但為什麼?

  不知何時,艾琉伊爾站在身旁道:「給這片湖起個名字吧。」

  「據說,它是這片土地上最大的湖,理應由你命名。」

  洛荼斯輕聲說:「……嘉達爾。」

  的確是嘉達爾湖,艾琉伊爾說的沒錯,嘉達爾是索蘭契亞土地上最大的湖泊,即便在現代也是。

  難道那塊石頭只是為了提示這一點嗎?

  洛荼斯不得其解,卻將黑石留了下來。

  記憶輪軸再轉一格。

  索蘭戰線還在推進,一座被其他大型城邦放棄的小城,這裡正被旱災的陰影籠罩。

  當地人聽說索蘭城邦的河流女神曾顯現神跡,幾乎是立刻歸降,只希望能讓雨水降臨。

  洛荼斯的能力不足以控制降雨,艾琉也大可以用其他理由將這事搪塞過去,但這讓洛荼斯感到了無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