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看不起誰呢?累點算什麼。你們男人能做的我們女人都能做,你們男人做不了的我們也能做。」
「我家那口子是醫生,在醫院很久沒回家了,我想了想他在前線奮鬥,我也不能落後。」
「我這幾天看見好多視頻,那些醫生那麼累,我要是不來做點什麼,我的良心這輩子都不會安好的。」
「……」
「……」
純真又熱情。仿佛一會兒要面對的不是可怕的病毒。
蘇婉音穿戴好後,身邊的蔣莎莎手腳笨拙的還在套防護服,明顯在家裡當慣了小公主做這些事情很生澀。
她三兩下幫著她穿好。
在防護服的襯托下本就嬌小的人更嬌小了。
蘇婉音忍不住問:「你不怕嗎?」
蔣莎莎點頭:「我怕。」
蘇婉音:「怕你還和男朋友分手都要來?」
蔣莎莎:「我更怕自己什麼都不能為這個城市做,只能幹著急。」
第63章 我聽音音的
大家很快準備好後,組織者將人分成了十個小組,給每人都配備了體溫槍,每一個小組負責一個區域。
蘇婉音和蔣莎莎還有三個中年女人分在了一組,負責中心醫院的物資配送。
她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跟隨物資車來到醫院,然後將那些物資用小推車送到每一層樓的物資儲存室。
五人到了地點後就在接引人的指引下熟悉了路,很快上手開始送東西。
知道疫情嚴重,可真正的身處醫院,親眼看到後,才發現比她們想像中還要嚴重。
病人太多,走廊上兩邊都是病床,唯有中間留了一條路給護士們推車送藥。
醫生忙得腳不沾地,撞到她們推物資進來的時候還會嚴肅的叮囑一句:「防護服千萬穿好,下樓後一定要做一遍全身殺毒。」
蘇婉音和蔣莎莎是一個兩人小組,她們的任務負責將16-24樓的物資配備好。
每到了一層樓都會有看見他們的醫生提醒她們一定要注意安全等的話。
兩小姑娘都沒有在家裡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嬌氣,咬著牙硬是一箱一箱的將東西從小車上分類扛進儲存室。
病人怕自己身上的病毒會帶給她們,遠遠的站在隔離區門內看著她們。
大家滿是感謝:「兩位志願者小姑娘,辛苦你們啦!我們蓉城老百姓在這裡謝謝你們!真的很抱歉,這個病毒傳染性強,我們也不敢過來幫你們搬東西。」
蘇婉音感受著他們即使是病魔都打退不了的熱情,真誠道:「醫生們都很厲害,大家一定會早日康復的!」
一位阿姨笑:「這是必須的。我從住進來到現在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了!我們醫生可給力了!」
路過的醫生看見他們扒在門口望眼欲穿的樣子著急道:「哎呀,你們快回病房,不能聚在一起哎。」
幾個病人笑呵呵的很快就散開了:「馬上就回去,我們知道錯了陳醫生。」
大家好像都接受了這個事實,正在樂觀的與病魔抗爭。
看到這樣和諧又溫馨的一幕,蘇婉音和蔣莎莎更有幹勁了,快速的搬好18樓的東西後馬不停蹄的去了19樓。
完成中心醫院的任務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基本都打濕了。
也僅僅是完成了第一個任務。
小組的人聚在一起準備跟物資車去下一個地方。
車上和蘇婉音同樣來自臨市的孫秀容滿是幹勁道:「呆會兒把醫院的都送完後還要去送隔離區的。」
小組領頭方紅嘆了口氣:「志願者數量太少,隔離區人又多,都是病人密切接觸過的家屬又或者是朋友。這些人還沒顯示出症狀,情況沒有醫院急,物資只能從急的挨著送到不急的,最開始那幾天他們東西都不夠吃。」
來自雲林市的陳靜也道:「隔離區的志願者也是最少最忙的。光是對這一群人進行體溫監控都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志願者的行動當中來。」
方紅:「蓉城的老百姓太樸實了,隔離區這種最忙的地方安的都是本地人,像我們這種外地人只讓我們跑跑腿。可惜這個病毒還沒找到最有效的方法,現在志願者也少是因為封城了。像我們一樣想幫忙的外地人很多,都進不來。這兩小姑娘都才20出頭,人家正好在蓉城,聽到這個城市需要幫助二話不說就來了。」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棒。」
「……」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小聲聊著天,蔣莎莎累得窩在位置上已經睡著了。
蘇婉音不太會和別人聊天,本來也累,閉著眼默默的聽著他們的對話,思緒卻跑遠了。
這個病最開始的症狀就是發熱。和普通的發熱又有點不一樣,它在低燒和正常的範圍忽高忽低,那時候人體也不會出現什麼難受的反應。
正是因為這樣,往往會被忽略。
如果前期體溫監測做得好的話,就能在病情最開始進行干預,那樣的效果最好。
病人數量巨大,醫務人員又少,能完全做好這個事情根本就不容易。
蘇婉音忽然就想到了楚斯年公司里年末會上市的健康體測手錶。
她翻譯過資料,印象中手錶有一個功能,可以隨時監測佩戴人的體溫心率等基本數據,然後直接傳輸到電腦。方便一些家長遠程監測小孩,又或者子女監測老人的身體健康。
「我家那口子是醫生,在醫院很久沒回家了,我想了想他在前線奮鬥,我也不能落後。」
「我這幾天看見好多視頻,那些醫生那麼累,我要是不來做點什麼,我的良心這輩子都不會安好的。」
「……」
「……」
純真又熱情。仿佛一會兒要面對的不是可怕的病毒。
蘇婉音穿戴好後,身邊的蔣莎莎手腳笨拙的還在套防護服,明顯在家裡當慣了小公主做這些事情很生澀。
她三兩下幫著她穿好。
在防護服的襯托下本就嬌小的人更嬌小了。
蘇婉音忍不住問:「你不怕嗎?」
蔣莎莎點頭:「我怕。」
蘇婉音:「怕你還和男朋友分手都要來?」
蔣莎莎:「我更怕自己什麼都不能為這個城市做,只能幹著急。」
第63章 我聽音音的
大家很快準備好後,組織者將人分成了十個小組,給每人都配備了體溫槍,每一個小組負責一個區域。
蘇婉音和蔣莎莎還有三個中年女人分在了一組,負責中心醫院的物資配送。
她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跟隨物資車來到醫院,然後將那些物資用小推車送到每一層樓的物資儲存室。
五人到了地點後就在接引人的指引下熟悉了路,很快上手開始送東西。
知道疫情嚴重,可真正的身處醫院,親眼看到後,才發現比她們想像中還要嚴重。
病人太多,走廊上兩邊都是病床,唯有中間留了一條路給護士們推車送藥。
醫生忙得腳不沾地,撞到她們推物資進來的時候還會嚴肅的叮囑一句:「防護服千萬穿好,下樓後一定要做一遍全身殺毒。」
蘇婉音和蔣莎莎是一個兩人小組,她們的任務負責將16-24樓的物資配備好。
每到了一層樓都會有看見他們的醫生提醒她們一定要注意安全等的話。
兩小姑娘都沒有在家裡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嬌氣,咬著牙硬是一箱一箱的將東西從小車上分類扛進儲存室。
病人怕自己身上的病毒會帶給她們,遠遠的站在隔離區門內看著她們。
大家滿是感謝:「兩位志願者小姑娘,辛苦你們啦!我們蓉城老百姓在這裡謝謝你們!真的很抱歉,這個病毒傳染性強,我們也不敢過來幫你們搬東西。」
蘇婉音感受著他們即使是病魔都打退不了的熱情,真誠道:「醫生們都很厲害,大家一定會早日康復的!」
一位阿姨笑:「這是必須的。我從住進來到現在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了!我們醫生可給力了!」
路過的醫生看見他們扒在門口望眼欲穿的樣子著急道:「哎呀,你們快回病房,不能聚在一起哎。」
幾個病人笑呵呵的很快就散開了:「馬上就回去,我們知道錯了陳醫生。」
大家好像都接受了這個事實,正在樂觀的與病魔抗爭。
看到這樣和諧又溫馨的一幕,蘇婉音和蔣莎莎更有幹勁了,快速的搬好18樓的東西後馬不停蹄的去了19樓。
完成中心醫院的任務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基本都打濕了。
也僅僅是完成了第一個任務。
小組的人聚在一起準備跟物資車去下一個地方。
車上和蘇婉音同樣來自臨市的孫秀容滿是幹勁道:「呆會兒把醫院的都送完後還要去送隔離區的。」
小組領頭方紅嘆了口氣:「志願者數量太少,隔離區人又多,都是病人密切接觸過的家屬又或者是朋友。這些人還沒顯示出症狀,情況沒有醫院急,物資只能從急的挨著送到不急的,最開始那幾天他們東西都不夠吃。」
來自雲林市的陳靜也道:「隔離區的志願者也是最少最忙的。光是對這一群人進行體溫監控都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志願者的行動當中來。」
方紅:「蓉城的老百姓太樸實了,隔離區這種最忙的地方安的都是本地人,像我們這種外地人只讓我們跑跑腿。可惜這個病毒還沒找到最有效的方法,現在志願者也少是因為封城了。像我們一樣想幫忙的外地人很多,都進不來。這兩小姑娘都才20出頭,人家正好在蓉城,聽到這個城市需要幫助二話不說就來了。」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棒。」
「……」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小聲聊著天,蔣莎莎累得窩在位置上已經睡著了。
蘇婉音不太會和別人聊天,本來也累,閉著眼默默的聽著他們的對話,思緒卻跑遠了。
這個病最開始的症狀就是發熱。和普通的發熱又有點不一樣,它在低燒和正常的範圍忽高忽低,那時候人體也不會出現什麼難受的反應。
正是因為這樣,往往會被忽略。
如果前期體溫監測做得好的話,就能在病情最開始進行干預,那樣的效果最好。
病人數量巨大,醫務人員又少,能完全做好這個事情根本就不容易。
蘇婉音忽然就想到了楚斯年公司里年末會上市的健康體測手錶。
她翻譯過資料,印象中手錶有一個功能,可以隨時監測佩戴人的體溫心率等基本數據,然後直接傳輸到電腦。方便一些家長遠程監測小孩,又或者子女監測老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