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都是人。
屍首一具疊著一具,層層摞著,肢體都擠在一處,像盤根錯節的枯藤。上面又被覆了土,大約是時間匆忙,蓋得潦草,大半屍首都露在外頭,一個個死不瞑目的頭顱從屍山旁垂下,眼神空洞,直直地望著他。
饒是像蘇錦這樣的人,也忍不住胃裡泛酸,背過身去急喘了幾口氣,才從屍臭中略微緩過來一些。
他重新抬起頭的時候,就看見了葉連昭。
那人滿目疲憊,怔怔地望著道路兩旁的屍山,向來意氣飛揚的臉上,難得地現出了一種無措。
這是蘇錦第一次在他臉上見到這樣的神色。
「葉將軍。」他走上前兩步,輕聲喚他。
「為什麼?」葉連昭沒有轉頭看他,只口中喃喃。
於是他輕笑了一聲。
「我聽聞,從前的人打了勝仗,多將敵軍屍首壘於道旁,蓋土夯實,稱之為『京觀』,用以炫耀武功。你說,我將這些京觀獻給陛下,她會不會高興?」
「你什麼意思?」葉連昭木木地扭過頭來,像是做夢一樣。
「世人皆道恭王狼子野心,竟能勾結神武軍謀反,卻不知道,我才是她安插在陛下身邊最大的一步棋。」蘇錦在他的注視下,聲音平靜,「是我無用,無法替恭王奪得帝位,既然如此,用三萬神武軍陪葬,想必也夠朝廷肉痛許久。」
「蘇大人……」
「事是我命令將士做的。我是陛下派來的監軍,人盡皆知,昨夜混亂,尋不見你,他們不敢不聽從我的。」
葉連昭愣愣地望著他,像是從來不曾認識過他這個人一樣,直到一夜未睡的眼睛裡泛上血紅,額角青筋暴起。
「你在說什麼混帳話?」他忍不住吼道,「你怎麼了?」
蘇錦只對著他微笑。
「葉將軍,你我相識一場,我不願讓你難做。請你將我押回京城,讓我面見陛下。」
隨後,便是太極殿上一口咬定了認罪,在群臣激憤中革職下獄。
一夕之間,整個京城都知道,他身為恭王的幕僚,竟在陛下身邊做到了帝師之位,矇混數年,從未引人猜疑。只待與恭王裡應外合,奪了大楚的天下。
其心可誅,萬人唾棄。
不論楚瀅如何懇求,他都咬緊了牙關,從未吐露過一個字。
他知道,楚瀅抵死不肯信他的謊話,葉連昭亦多次面聖求情,斬釘截鐵,咬定他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但是能夠如何呢?
恭王和神武軍的首領,在自裁之前,給他們布下了一個死局。
他大約能夠想到,神武軍中有一支親信,眼看大勢將去,事敗後他們這些為首作亂者,也難逃一死,甚至是株連全族的命運。
他們主動點火生煙,遮蔽全局,趁亂屠殺了幾乎所有神武軍,又故意大聲呼喊,嫁禍於天機軍,不惜築起京觀這樣令人髮指的事物,來將事情坐實。
誰會相信,有人會對自己軍中的將士下這樣的殺手呢?
於這些人而言,三萬將士皆死,震動朝野,反而保全了他們這些為首者的九族。
於恭王,則是在事敗之際,還能狠狠地予以楚瀅一擊。
怎麼算,這都是一筆不會輸的買賣。
如果將事情算到葉連昭頭上,那便是他因擅殺俘虜獲罪,身為一軍主將,肆意屠殺,他恐怕難逃一死。
神武軍已覆沒,假如天機軍再遭此重創,於大楚無疑是割肉剜骨。
而如果將事情算作是楚瀅授意,或可保葉連昭和天機軍,但於她而言,卻無疑是威信動搖,死去將士的家中哭嚎震天,民心浮動。從今以後的史書上,都會留下她殘暴的名聲。
唯一能保全所有人的方法,就是由他擔下來。
哪怕他明知道結局是什麼。
……
蘇錦被吵醒的時候,看見了葉連昭的臉。
不是前世雙眼血紅,沖他吼「你是不是瘋了」的葉連昭,是今生對他和和氣氣,正有條不紊指揮的葉連昭。
「這樣累?」葉連昭沖他笑了一下,銀甲閃著寒光,「再歇一會兒吧,還沒到攻城的時候。」
「你和將士們忙前忙後,我在這裡瞌睡,像什麼樣子。」
蘇錦說著,就站起身來,隨他一起走到帳外。
時值江南初夏,天氣很是和暖,只是風裡隱約帶著火藥味兒。因為天機軍的將士今日已將火器盡數祭出來,裝填上彈藥了。
稍後開戰,就要與城牆上的叛軍見分曉。
二人望著不遠處斑駁的城牆,神色俱是嚴肅。
「他們手上的火器,式樣比我們的落後許多,大約是抄的舊圖樣,不知從哪裡弄來的。」葉連昭道,「我們有百子連珠銃,希望能占上風。」
「嗯。」蘇錦低低地應了一聲,像是有些出神。
身邊人就繼續道:「要是能就此打開城門,便是最好。那『朱雀玄火』,實在太傷及百姓,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想用。」
「誰不是如此呢。」蘇錦淡淡道,「但若真到那一步,還請葉將軍聽我傳令。」
「……」
一時沉默。
葉連昭打量著他,神色有些難言。
終究是他開口問:「怎麼了,葉將軍可是有何顧慮?」
對面才低低笑了一聲,「沒什麼,我只是在想,陛下為什麼突然回京,連一聲招呼都不打。」
屍首一具疊著一具,層層摞著,肢體都擠在一處,像盤根錯節的枯藤。上面又被覆了土,大約是時間匆忙,蓋得潦草,大半屍首都露在外頭,一個個死不瞑目的頭顱從屍山旁垂下,眼神空洞,直直地望著他。
饒是像蘇錦這樣的人,也忍不住胃裡泛酸,背過身去急喘了幾口氣,才從屍臭中略微緩過來一些。
他重新抬起頭的時候,就看見了葉連昭。
那人滿目疲憊,怔怔地望著道路兩旁的屍山,向來意氣飛揚的臉上,難得地現出了一種無措。
這是蘇錦第一次在他臉上見到這樣的神色。
「葉將軍。」他走上前兩步,輕聲喚他。
「為什麼?」葉連昭沒有轉頭看他,只口中喃喃。
於是他輕笑了一聲。
「我聽聞,從前的人打了勝仗,多將敵軍屍首壘於道旁,蓋土夯實,稱之為『京觀』,用以炫耀武功。你說,我將這些京觀獻給陛下,她會不會高興?」
「你什麼意思?」葉連昭木木地扭過頭來,像是做夢一樣。
「世人皆道恭王狼子野心,竟能勾結神武軍謀反,卻不知道,我才是她安插在陛下身邊最大的一步棋。」蘇錦在他的注視下,聲音平靜,「是我無用,無法替恭王奪得帝位,既然如此,用三萬神武軍陪葬,想必也夠朝廷肉痛許久。」
「蘇大人……」
「事是我命令將士做的。我是陛下派來的監軍,人盡皆知,昨夜混亂,尋不見你,他們不敢不聽從我的。」
葉連昭愣愣地望著他,像是從來不曾認識過他這個人一樣,直到一夜未睡的眼睛裡泛上血紅,額角青筋暴起。
「你在說什麼混帳話?」他忍不住吼道,「你怎麼了?」
蘇錦只對著他微笑。
「葉將軍,你我相識一場,我不願讓你難做。請你將我押回京城,讓我面見陛下。」
隨後,便是太極殿上一口咬定了認罪,在群臣激憤中革職下獄。
一夕之間,整個京城都知道,他身為恭王的幕僚,竟在陛下身邊做到了帝師之位,矇混數年,從未引人猜疑。只待與恭王裡應外合,奪了大楚的天下。
其心可誅,萬人唾棄。
不論楚瀅如何懇求,他都咬緊了牙關,從未吐露過一個字。
他知道,楚瀅抵死不肯信他的謊話,葉連昭亦多次面聖求情,斬釘截鐵,咬定他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但是能夠如何呢?
恭王和神武軍的首領,在自裁之前,給他們布下了一個死局。
他大約能夠想到,神武軍中有一支親信,眼看大勢將去,事敗後他們這些為首作亂者,也難逃一死,甚至是株連全族的命運。
他們主動點火生煙,遮蔽全局,趁亂屠殺了幾乎所有神武軍,又故意大聲呼喊,嫁禍於天機軍,不惜築起京觀這樣令人髮指的事物,來將事情坐實。
誰會相信,有人會對自己軍中的將士下這樣的殺手呢?
於這些人而言,三萬將士皆死,震動朝野,反而保全了他們這些為首者的九族。
於恭王,則是在事敗之際,還能狠狠地予以楚瀅一擊。
怎麼算,這都是一筆不會輸的買賣。
如果將事情算到葉連昭頭上,那便是他因擅殺俘虜獲罪,身為一軍主將,肆意屠殺,他恐怕難逃一死。
神武軍已覆沒,假如天機軍再遭此重創,於大楚無疑是割肉剜骨。
而如果將事情算作是楚瀅授意,或可保葉連昭和天機軍,但於她而言,卻無疑是威信動搖,死去將士的家中哭嚎震天,民心浮動。從今以後的史書上,都會留下她殘暴的名聲。
唯一能保全所有人的方法,就是由他擔下來。
哪怕他明知道結局是什麼。
……
蘇錦被吵醒的時候,看見了葉連昭的臉。
不是前世雙眼血紅,沖他吼「你是不是瘋了」的葉連昭,是今生對他和和氣氣,正有條不紊指揮的葉連昭。
「這樣累?」葉連昭沖他笑了一下,銀甲閃著寒光,「再歇一會兒吧,還沒到攻城的時候。」
「你和將士們忙前忙後,我在這裡瞌睡,像什麼樣子。」
蘇錦說著,就站起身來,隨他一起走到帳外。
時值江南初夏,天氣很是和暖,只是風裡隱約帶著火藥味兒。因為天機軍的將士今日已將火器盡數祭出來,裝填上彈藥了。
稍後開戰,就要與城牆上的叛軍見分曉。
二人望著不遠處斑駁的城牆,神色俱是嚴肅。
「他們手上的火器,式樣比我們的落後許多,大約是抄的舊圖樣,不知從哪裡弄來的。」葉連昭道,「我們有百子連珠銃,希望能占上風。」
「嗯。」蘇錦低低地應了一聲,像是有些出神。
身邊人就繼續道:「要是能就此打開城門,便是最好。那『朱雀玄火』,實在太傷及百姓,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想用。」
「誰不是如此呢。」蘇錦淡淡道,「但若真到那一步,還請葉將軍聽我傳令。」
「……」
一時沉默。
葉連昭打量著他,神色有些難言。
終究是他開口問:「怎麼了,葉將軍可是有何顧慮?」
對面才低低笑了一聲,「沒什麼,我只是在想,陛下為什麼突然回京,連一聲招呼都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