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頁
還有數位傾國之貌的神女,在肉脂中俯身屈就,輾轉廝磨,幾要化入法相之中,情動之態,真實無偽。
情景荒謬,可緣由卻是實實在在的。
若以靈眼再內視一層,便可見得,那令人作嘔的腐朽肉山之中,有恢宏之力,燦爛若驕陽,浩瀚如江海,放出萬億不可測之光,充斥虛空,無遠弗屆。
相比之下,腐朽肉山算什麼?不過是艷陽之中一斑陰影罷了。
此情此景,莫說是鬼厭,便是早有見識的囂離昧,都忍不住慨嘆:「其上有窮而下無底,墜淵易而登天難;妄念輕起而理難明,志有極而欲無邊。穢淵魔主不愧是八帝魔主中,法力最為恢宏者,無人可與之比肩……」
鬼厭少有地心中贊同其說法,正如其所言之義:登攀之高,總有極限;墮落之深,哪有終點?
長生至於無劫無難,可為極乎?
當年的無劫劍仙,至此劍試天下,終敗於佛國,其後數劫,雖奪舍魔主,卻也再非當年之身,終入元始魔主瓮中。
曲無劫亦如此,何人能免?
世間能逾此樊籬者幾稀,故而絕大多數人,都受該魔力的影響。便是這些人、這些事、這些沉淪本身,成為了穢淵魔主所汲取的養份,成為其恢宏浩瀚法力的來源。
以前的鬼厭,若真有條件,想來早就該是這位魔主的信眾了吧。
便在此刻,他核心念頭依然明透清晰,然而分身原有的印記——包括肉身、精神上因常年習慣而生就的「刻痕」,正受到穢淵魔力的影響,開始出現種種反應。
本身力量開始流失,循四壁魔紋圖畫,透入虛空,成為供養魔主的養份;而穢淵魔主,則依照九宮魔域的運轉法門,有所反饋。
這一反饋,不是基於他供養了多少——那供養只是個引子,反饋的力量是在穢淵魔主本身的基礎上,以明堂宮主導的地位計算。
只一瞬間,令人顫慄的宏大力量便潮湧而入,四壁的天魔圖景完全活了過來,鬼厭等人像是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妖魔橫行,天人往來,醜陋和華美交織,而作為鎮壓明堂宮的修士,鬼厭就是這一切的主宰。
他站在中央,不言不動,而不知什麼時候,囂離昧已經單膝跪地,他顯然是有些尷尬的,但在穢淵魔主絕怖的力量層次之前,他只能遵照儀軌,展現敬意。
角落裡的紫陌紅塵燈也收起來,現出簡紫玉的身影,她也跪下了,因地位更低,甚至只能額頭觸地,拜伏不起。
至於無垢先生,早被此無儔法力壓制,如泥雕木塑,生死操之人手。
看著這一幕,鬼厭心中如何沒有觸動?
如此數息,九宮魔域中傳來訊息,受此刺激,他心中一動,虛空中魔主法相之外,便有濁流滔滔,轟然而起。
這是六欲濁流,卻又不是單純的七情六慾,而是一切懈怠之心,一切虛妄之念的匯聚,濁流奔涌,轉眼便自五嶽神峰上潑流下來,分合無定,明暗相間,在護山霞光之上挫磨銷蝕。
可那霞光,依然穩固。
得見此景,鬼厭心頭忽又一清,進一步明白囂離昧所說,「穢淵魔主」對五嶽元靈無效的因由。
說到底,小五是個單純的好孩子,雜念欲望本來就少,又是剛過塑靈之劫,被影鬼鞭策著穩固境界,上進之心未必有多強,但懈惰之意也不太可能出現。
倒是他這邊……
虛空中有一道輕緲的信息傳來:「穢淵魔主之力,對五嶽元靈效果不彰,倒是有一位故人進來,道友不妨一試。」
這是哪個?
還沒弄明白信息源頭,九宮魔域所呈現的虛空,驀然虛化了,而海底真正的影像則映現進來,現出幾人身形。
鬼厭移目投注,隨他心意,穢淵魔主的恢宏法力,如臂使指,調轉了方向,便像是無邊的陰影,傾壓在那幾人頭頂。
那幾個修士裡面,居中有一位感應極其敏銳的,驀地抬頭,有警惕之心,但又有些困惑。
此人明顯是眾修士的領袖,當下就引起全體的注意。
鬼厭借穢淵魔主之力,幾有全知之能,已將幾人的面目看清,見到領頭那位,果然覺得面熟。
那人身量頗高,身披錦袍,頭束髮冠,玉帶圍腰,頗是豪奢,氣勢極盛,莫名就給人「這身裝束只是便服」的感覺。
鬼厭肯定沒有見過此人,兩邊的記憶都是如此,可莫名的熟悉感,卻是揮之不去。
是哪個大人物嗎?
像這種層次的高手,一旦起了警惕之心,氣機運轉就是別樣層次,鬼厭便看到,雖是在海底,那人身外,忽然就是大放光明,方圓十裏海域,陰影都被驅散一空,卻又找不到光源之所在,光芒沒有強弱之分,盡顯明麗輝煌。
他那些手下也有些手段,但在此人光芒之下,都黯然失色。
可也正因為如此,此人的氣機已經衝撞了覆蓋在頭頂的穢淵魔主法力,雙方的碰撞就以這麼一種形式,突兀降臨。
說是碰撞,也不太準確,此人輝煌的大光明法,與穢淵魔主的法力,看上去完全是在兩個不同的層次。
任他大光明之力遍照八方,源於穢淵魔主的六欲濁流湍急,如高峽飛瀑,轟然而下,卻幾乎沒有任何肉體上的衝擊,恢宏的力量直接破開這一行人的心防,不是絞殺,而是展示那浩瀚博大,無遠弗屆的力量。
情景荒謬,可緣由卻是實實在在的。
若以靈眼再內視一層,便可見得,那令人作嘔的腐朽肉山之中,有恢宏之力,燦爛若驕陽,浩瀚如江海,放出萬億不可測之光,充斥虛空,無遠弗屆。
相比之下,腐朽肉山算什麼?不過是艷陽之中一斑陰影罷了。
此情此景,莫說是鬼厭,便是早有見識的囂離昧,都忍不住慨嘆:「其上有窮而下無底,墜淵易而登天難;妄念輕起而理難明,志有極而欲無邊。穢淵魔主不愧是八帝魔主中,法力最為恢宏者,無人可與之比肩……」
鬼厭少有地心中贊同其說法,正如其所言之義:登攀之高,總有極限;墮落之深,哪有終點?
長生至於無劫無難,可為極乎?
當年的無劫劍仙,至此劍試天下,終敗於佛國,其後數劫,雖奪舍魔主,卻也再非當年之身,終入元始魔主瓮中。
曲無劫亦如此,何人能免?
世間能逾此樊籬者幾稀,故而絕大多數人,都受該魔力的影響。便是這些人、這些事、這些沉淪本身,成為了穢淵魔主所汲取的養份,成為其恢宏浩瀚法力的來源。
以前的鬼厭,若真有條件,想來早就該是這位魔主的信眾了吧。
便在此刻,他核心念頭依然明透清晰,然而分身原有的印記——包括肉身、精神上因常年習慣而生就的「刻痕」,正受到穢淵魔力的影響,開始出現種種反應。
本身力量開始流失,循四壁魔紋圖畫,透入虛空,成為供養魔主的養份;而穢淵魔主,則依照九宮魔域的運轉法門,有所反饋。
這一反饋,不是基於他供養了多少——那供養只是個引子,反饋的力量是在穢淵魔主本身的基礎上,以明堂宮主導的地位計算。
只一瞬間,令人顫慄的宏大力量便潮湧而入,四壁的天魔圖景完全活了過來,鬼厭等人像是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妖魔橫行,天人往來,醜陋和華美交織,而作為鎮壓明堂宮的修士,鬼厭就是這一切的主宰。
他站在中央,不言不動,而不知什麼時候,囂離昧已經單膝跪地,他顯然是有些尷尬的,但在穢淵魔主絕怖的力量層次之前,他只能遵照儀軌,展現敬意。
角落裡的紫陌紅塵燈也收起來,現出簡紫玉的身影,她也跪下了,因地位更低,甚至只能額頭觸地,拜伏不起。
至於無垢先生,早被此無儔法力壓制,如泥雕木塑,生死操之人手。
看著這一幕,鬼厭心中如何沒有觸動?
如此數息,九宮魔域中傳來訊息,受此刺激,他心中一動,虛空中魔主法相之外,便有濁流滔滔,轟然而起。
這是六欲濁流,卻又不是單純的七情六慾,而是一切懈怠之心,一切虛妄之念的匯聚,濁流奔涌,轉眼便自五嶽神峰上潑流下來,分合無定,明暗相間,在護山霞光之上挫磨銷蝕。
可那霞光,依然穩固。
得見此景,鬼厭心頭忽又一清,進一步明白囂離昧所說,「穢淵魔主」對五嶽元靈無效的因由。
說到底,小五是個單純的好孩子,雜念欲望本來就少,又是剛過塑靈之劫,被影鬼鞭策著穩固境界,上進之心未必有多強,但懈惰之意也不太可能出現。
倒是他這邊……
虛空中有一道輕緲的信息傳來:「穢淵魔主之力,對五嶽元靈效果不彰,倒是有一位故人進來,道友不妨一試。」
這是哪個?
還沒弄明白信息源頭,九宮魔域所呈現的虛空,驀然虛化了,而海底真正的影像則映現進來,現出幾人身形。
鬼厭移目投注,隨他心意,穢淵魔主的恢宏法力,如臂使指,調轉了方向,便像是無邊的陰影,傾壓在那幾人頭頂。
那幾個修士裡面,居中有一位感應極其敏銳的,驀地抬頭,有警惕之心,但又有些困惑。
此人明顯是眾修士的領袖,當下就引起全體的注意。
鬼厭借穢淵魔主之力,幾有全知之能,已將幾人的面目看清,見到領頭那位,果然覺得面熟。
那人身量頗高,身披錦袍,頭束髮冠,玉帶圍腰,頗是豪奢,氣勢極盛,莫名就給人「這身裝束只是便服」的感覺。
鬼厭肯定沒有見過此人,兩邊的記憶都是如此,可莫名的熟悉感,卻是揮之不去。
是哪個大人物嗎?
像這種層次的高手,一旦起了警惕之心,氣機運轉就是別樣層次,鬼厭便看到,雖是在海底,那人身外,忽然就是大放光明,方圓十裏海域,陰影都被驅散一空,卻又找不到光源之所在,光芒沒有強弱之分,盡顯明麗輝煌。
他那些手下也有些手段,但在此人光芒之下,都黯然失色。
可也正因為如此,此人的氣機已經衝撞了覆蓋在頭頂的穢淵魔主法力,雙方的碰撞就以這麼一種形式,突兀降臨。
說是碰撞,也不太準確,此人輝煌的大光明法,與穢淵魔主的法力,看上去完全是在兩個不同的層次。
任他大光明之力遍照八方,源於穢淵魔主的六欲濁流湍急,如高峽飛瀑,轟然而下,卻幾乎沒有任何肉體上的衝擊,恢宏的力量直接破開這一行人的心防,不是絞殺,而是展示那浩瀚博大,無遠弗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