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慈深吸口氣——必須要變思路。

  他連陸素華的本源之力都用出來了,現在已經沒有任何能夠保留的東西。

  當下,他傾其所有,明月懸照。

  平等天上,屬於黃泉夫人的「觀測」方式,化入了月光之中,也由此帶動起玄門和七祭五柱兩個體系。

  這是兩個體系對九宮魔域的滲透。

  如果說,此刻在九宮魔域中,還能夠顯現出來的各位強者的靈昧之力是燈塔,那麼此時的余慈,真的應了「明月」之象,懸照範圍和亮度,包括「穿透力」,都是天差地別,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已經臨近入位的參羅利那,被月光照住,化入月色之中的「上清六合神光」,與它體外的血色光焰相激,生成扭曲的蒸汽,可實際意義真的不大。

  余慈也沒指望會對他造成影響,他現在只是利用「明月」懸照,最大限度地探索九宮魔域的虛實,看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破綻。

  還沒真正深入進去,卻是有一份別樣感應,與他輻射開來的月光遙相呼應。

  余慈心神微動:

  蕭聖人。

  一念明晰,繼而黯然。

  因為此刻,余慈感應到的,已經不是一道完整的靈昧之光,而只是一片嵌在虛空中的信息、或曰遺痕。

  那位執掌真界第一門閥,身具「金科玉律」無上神通,又自言「不敢為天下先」的絕代強者,終於還是在這場動搖一界的大戰中,無聲無息地逝去了。

  只是留下了這些不知能否被人發現的遺韻信息。

  余慈確實是最能夠與蕭聖人產生感應的人。

  至少在蕭聖人生命的最後階段,只有他們兩人,是在一同個層面上——始終禁受著心魔大劫,始終面臨著合道之危,始終進行著天人相搏。

  余慈的生死一線,蕭聖人的真實合道,又是可以彼此參照的對象。

  當然,這份「參照」,對蕭聖人已無意義。

  可對余慈而言,卻是在法則層面,洗盡塵埃一般的透徹明白。

  也是此刻,在余慈和蕭聖人遺韻之間,發生了微妙的共鳴。

  可這份「共鳴」,並非是在法則層面,相關的解析也無法觸及。

  對此,余慈可以理解。

  正如之前他所領悟的那樣,現實的、純粹法則層面的契合只是基礎,更高層面的共鳴就應該在更高遠縹緲的情緒意志層面。

  當然,這也屬於道德之法的範疇。

  余慈不需要做太多的解析,只需要靜心感悟。

  恍惚中,他似乎聽到蕭聖人歌吟之聲:

  「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

  余慈若有所思,很快又轉過心念。此刻,正是月光照下,從那淺吟低唱中,辨出了更深層的信息。

  那是自問,亦是自詡:

  「身居其位,吾當如何?」

  解析共鳴之後,蕭聖人遺韻自然消解,再無痕跡。

  這邊的情況,也讓余慈同步傳送到雲外清虛之天,叩心鍾緲緲鐘聲傳來,叩擊心湖,蕩漾泛波。

  余慈再次長吸口氣,借九宮魔域污濁的魔氣,暫且沖淡八景宮中傳來的悲意。

  現在終究不是感慨紀念的時候。

  月光明透,持續切入九宮魔域深層,周流遍照各處宮竅。

  此時他的觀照中,已經加入了蕭聖人對九宮魔域的理解,自然是更深透一層。

  不過他頭一個發現的情況,與蕭聖人無關。

  他發現,對這份明月觀照最敏感的,竟不是苦大仇深的參羅利那,又或是主持魔域的曲無量,而是自進入天庭宮,就完全失去了存在感的柳觀。

  不用說,這傢伙是嗅到了黃泉夫人的氣味兒,明顯變得興奮起來。

  有黃泉夫人的解析和情報打底,余慈很清楚柳觀的心態。

  這位在當年也算是魔門後起俊秀的天才強者,要說對黃泉夫人有多深的愛慕,然後轉愛成恨,那也未必。

  之所以變得這等極端式的瘋癲,其實是因為他以黃泉夫人為磨刀石,力推心魔精進之術,只不過後來明顯是玩脫了,把自己給也給騙過去。

  此時柳觀的「本心」就是處在一個「將失未失」的狀態,一旦他能得償宿願,修為境界定然會有一個極大的攀升。

  可惜,這個機會已經很渺茫了。

  余慈觀照罷柳觀,也把鬼鈴子、大梵妖王、曲無量都一一照過。

  除了柳觀以外,魔門三位脅侍魔主盡都在九宮魔域之中,在天魔體系的運化上,已經是毋庸置疑的最高標準,幾乎無懈可擊。

  相比之下,此刻余慈、造化劍仙、葉半山等人,包括廣袤真界範圍內各宗各派的強者,現在還是一盤散沙。

  從開戰至今,真正形成有效合力的衝擊,還是僅有造化劍仙、葉半山等共同實現的「三角共鳴」那一種。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各宗各派頭上,說他們如何沒有大局意識。

  從蕭聖人那裡得了啟示之後,余慈必須要承認:和天魔體系相比,玄門體系缺的可不只是一個「九宮魔域」之類,統攝一切的力量陣禁法度。

  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他這個玄門中樞做得不合格。

  他的明月心象固然是整合一界資源體系的無上神通,可當所有的資源聚合在一起,他卻沒有辦法給予最大效率的利用,自然造成了絕大的浪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