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也定了一個還不錯的位置,雖然因為訂的晚,他翻倍花錢才得償所願。

  趙瑾在定好的位置坐下,雖然此時表演還沒有開始,他的視線卻不能離開舞台。看著舞台發呆的時候,腦海中想問題卻很多,但都很雜亂,回頭細一思量,又覺得好像什麼都沒想。

  被這紛亂的思緒弄得有些心煩了,趙瑾叫酒樓小二拿了些酒水點心來。稍微分了一點兒心之後,他注意到斜前方有一個很怪的人——無風無雨,這個人戴了一頂竹笠,竹笠還壓的很低,叫人看不清他的臉。

  這真不像是來看舞樂演出的。

  酒樓茶坊出租的位置是很擠的,因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賣『座位』嘛!所以人來人往時有什麼碰蹭也很正常。就在趙瑾低頭飲酒吃點心的時候,那個『怪人』的竹笠被人碰掉了,掉到了他身後。

  『怪人』轉身撿竹笠,趙瑾因為巧合,也因為好奇,搭眼看了一回,然後就怔住了...雖然只是一面,但他真是像照鏡子一樣——不,不能這樣說,眼睛還是不一樣的,是琥珀色的眼睛,閃閃發亮。

  和酒樓茶坊這邊的擁擠不同,城樓上就要寬敞多了,大周的頂級權貴們按照地位不同,離官家、聖人、太后那一桌或近或遠。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怎得,在官家他們那一桌左邊,一張方桌除了背對著舞台那一面,三面都坐了人,分別是李汨、柴琥、朱英。

  他們三人出現在這麼近的位置本身很正常,柴琥是當今官家的親叔叔,李汨是親舅舅。朱英、朱英雖然沒有那種特殊關係,但鄭王一脈本身就很特殊,面子上的事總是格外優容他家。更別提朱英少時在宮中伴讀,與官家關係很是親近了。

  但他們三個真的同桌而坐,等著看元宵夜宣德門前表演時,氛圍還是有點兒變了。

  就連柴琥都注意到他們三個同一桌了,『嘶』了一聲,小聲問身後的內侍:「禮部如何排的位次?」

  官家跟前的貼身內侍什麼不知道?一般的人腦子或許轉不了那麼快,又或者根本看不出什麼不對,但他這樣的人精能看不出嗎?當即心裡也『嘶』了一聲...覺得今年禮部安排位置的官員怕是忙昏了頭了!

  因為官家著實關心自家舅舅兼老師的關係,身邊的內侍自然也知道『師紅妃』。這種了解,不是內侍對常來宮中獻藝的女樂的了解——主要還是李汨太超凡脫俗了,難得有人能將他拉入紅塵陣中,想注意不到也難!

  不然,若李汨是風流性子,那他相好的女樂雅妓,官家能知道才怪!關心舅舅歸關心舅舅,也沒有一定要了解私下生活、男女關係的道理吧。

  正是因為對『師紅妃』的事情有一定了解,內侍也知道不少貴人捧她,其中就包括鄭王朱英,與康王柴琥——事實上,在眾多捧師紅妃的貴人里,他們也是身份最高,最有名,最下力氣的。

  應該說,力氣下的有些過度了。

  很多人暗地裡還下了賭局,賭這幾位貴人什麼時候要因為爭風吃醋弄出些事端來。然而怪就怪在這裡了,雖然他們真的很看重師紅妃,看重的程度遠超一般貴人對女樂,直奔著『迷戀』而去。過往這種例子,有一個就要弄出許多事,家宅不寧都是輕的,如今好幾個貴人,倒是安安靜靜的。

  有人覺得是師紅妃厲害,能維持住這般平衡,也有人覺得是幾位貴人性子好,有君子風度。

  這就有些好笑了...內侍們可還記得,別的不說,康王是好相與的?凡是入宮稍有些年頭的,都還記得這位王爺還沒出宮前就是如何囂張跋扈了!

  然而不管怎麼安安靜靜、平平穩穩,也不該把他們排到一起坐著啊!康王與鄭王也就罷了,早有往來,關係很好,雖然如今交往少些了,但只是坐在一起而已,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可在加上一個如今還占著師紅妃的襄平公,內侍只要想想就倒抽一口涼氣。

  平平順順當然很好,只怕有一個火星子迸出來,就能引燃一大片!

  這個時候再重新安排位置反而顯得刻意,內侍也只能祈禱不要有什麼事——至於『嘶』了一聲的官家柴禟,這個時候倒是覺得有些意思了,看熱鬧不嫌事大地往那邊一看再看。不過出乎意料的,那一桌的氛圍...氛圍其實還可以。

  雖然冷淡了一些,但很難說這是因為三人的特殊關聯...應該說,有李汨這一尊大佛在,就很難有『熱鬧融洽』這種情況。

  忽然,『砰』的一聲,是放了焰火,這也是表演即將開始的信號。

  李汨、柴琥、朱英三人依舊不說話,也沒有看舞台。直到又過了許久,有紅妃的『蹋球』表演時,他們才看向舞台。

  舞台上的節目很精彩,這是不用說的。又過了一會兒,節目結束了,朱英忽然道:「真好看,怎麼會那麼好看呢。」

  柴琥也道:「是好看。」

  李汨不說話,靜默如常,出神地看著已經換了節目的舞台。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官伎》完結啦!

  第181章 番外

  1、歷史課

  「今天開始,要講後周的內容,後周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朝代,前承晉唐,後啟明清,基本上很多文化方面的東西就是於這一時期定型的...這一時期有很多人,也有很多事可以講,今天先開一個頭。」

  「你們說一說,後周你們最感興趣的歷史人物。」歷史老師很年輕,才畢業兩年,教學時也傾向於先啟發學生們的興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