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記憶偏差……
在汪洋的記憶里,「星塵」干擾是他教給汪子誠的。可現實中,「星塵」是安欣教給汪子誠,再由汪子誠教給汪洋。和汪洋記憶中的完全相反。「星塵」本就是安欣的專利,所以在A區末日空襲中,安琪(安欣)首先提出要使用「星塵」。
汪洋知道自己有病,組織上給他安排的心理舒緩治療,他一次都沒落下。但他不想承認自己存在記憶偏差!
他母親顧梓是仿生人,但從母體子宮裡爬出來的嬰兒和實驗艙里批量培植的仿生人終歸是不一樣的!他不想承認自己不是人類的可能性。
他不想承認自己存在【記憶偏差】,不想承認自己和自殺的魏擎陽一樣!
然而,事實往往不遂人願。
魏擎宇嘆了一口氣,透露出違和的悲憫:「你以為你和魏擎陽有區別嗎?你是汪子誠情感偏執的產物,非法的仿生人,一個複製品、替代品,一個用來寄託人類過分茂盛的情感的容器,僅此而已——」
*真實的記憶是這樣的:
汪子誠和汪洋是仿生人顧梓的孩子,汪子誠比他大七歲,是哥哥。
汪洋的印象里是沒有父親的,只有哥哥。他六七歲的時候,顧梓知道了自己非法仿生人的身份,不能接受現實選擇了跳河自殺。當時汪子誠只告訴汪洋:媽媽離開了。
從那之後汪洋勵志從警,堅信終有一天能夠找到失蹤的母親。長大後他知道媽媽再也回不來了,但他從警的志向如願以償。
然而,汪洋死於剛入職後的第一次緊急任務——241號溫室連環兇殺案。他死在出外勤的路上,當時車上只有他一個人,山體滑坡,暴雨、密林、泥和石塊掩蓋了他的屍體。
E區分局全部警力都被調動起來處理連環兇殺案的緊急任務,沒有人注意到汪洋去了哪裡,是死是活。
首先找到汪洋屍體的人是汪子誠。
汪子誠接受不了汪洋的死。那個頭髮毛躁,愛笑,太陽一樣的小子怎麼會死呢……
回憶成舟,逆流而上,歡笑、光、熱,謂之美好的一切在心底的冰層下翻湧、沸騰、燃燒,那些柔軟的火苗終究成了汪子誠的弱點。
此後,汪子誠重造了汪洋,那是他科研生涯中的第一個成品,一個生長型的非法仿生人,同時也是他的弟弟。汪子誠復活了汪洋。
研發非法仿生人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踏入那條隱形的門檻,汪子誠再無回頭的機會。他不願像貢瀾一樣走聖人的極端,他選擇妥協,簽下【英靈殿保密協議】。這一切汪子誠沒有告訴汪洋,他的汪洋不需要知道他哥都幹了些什麼。
浮士德科技研發部的大火只會燒毀、抹去那些沒有簽署協議的人,汪子誠不會死,然而汪洋不知道這一點。
汪洋沖向火場的時候沒有片刻的猶豫,沒有服從組織的紀律。他只知道汪子誠在裡面,別的人都可以不管,但汪子誠必須要救出來。
然而他到死都沒有找到汪子誠。和多年前的暴雨夜一樣,汪子誠在火場中找到汪洋的時候,只見到他的屍體。
為了救汪子誠,汪洋死了第二次。他在大火中死於窒息。
後來,汪子誠重塑了汪洋2號。
但是汪子誠復刻汪洋的記憶時,汪洋的大腦已經死亡,為了彌補記憶的缺陷,汪子誠將自己的記憶與汪洋殘缺的記憶縫合在一起。
汪子誠兩次重造汪洋的過程中都向安欣請教過一些技術問題。所以11月20日安欣以安琪的身份參加監督組圓桌會議,從見到汪洋那一刻開始,她就知道了汪洋真實的身份——汪子誠弟弟。
汪洋記憶中的那縷陽光不是汪子誠,而是汪洋他自己。哥哥是弟弟,弟弟才是哥哥。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三年來你篤信汪子誠沒死?哪怕查不到任何消息,沒有一丁點證據表明汪子誠活在世界上,你還是會尋找關於汪子誠一切一切的蛛絲馬跡?像個隱性的偏執的病人?
「因為你們是兄弟?因為血濃於水?因為親情?愛?」
魏擎宇站在汪子誠的投影里,用汪子誠的聲音說著:
「如果有誰在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仍然堅信我還活著,那個人一定是汪洋!
如果有誰會義無反顧地找我,不惜藐視規則、觸犯紀律,那個人也一定是汪洋!
因為,程序里是這麼寫的……」
哥……汪洋發不出聲音。
不是程序!哥!我不是程序!不是程序……
後頭看去,自己半生似乎都被操控了,被自己所愛的人、深深依賴的人操控。汪洋不想承認這是利用,但,又有什麼區別呢……
他眼前的一切都不清晰起來,他幾乎跪在地上,「汪子誠在哪……他在哪兒?汪子誠呢?我哥呢……」
「他為什麼不當面把這些事講明白,為什麼要躲著我,為什麼……」
「我這不是當面向你解釋清楚了嗎?」魏擎宇仍站在汪子誠的投影中。
「【英靈殿計劃】是為了創造我而成立的,所有簽署保密協議的人應該知道協議中的一條規矩:自願上傳到英靈殿,那是神明接待死者的殿堂。」
以創造最完美的仿生人工智慧系統為宗旨,追求的是科技與至臻至善人性的融合……自喻為驍勇善戰的戰士,消亡自己的□□,靈魂永存,甘願為科學獻身……
在汪洋的記憶里,「星塵」干擾是他教給汪子誠的。可現實中,「星塵」是安欣教給汪子誠,再由汪子誠教給汪洋。和汪洋記憶中的完全相反。「星塵」本就是安欣的專利,所以在A區末日空襲中,安琪(安欣)首先提出要使用「星塵」。
汪洋知道自己有病,組織上給他安排的心理舒緩治療,他一次都沒落下。但他不想承認自己存在記憶偏差!
他母親顧梓是仿生人,但從母體子宮裡爬出來的嬰兒和實驗艙里批量培植的仿生人終歸是不一樣的!他不想承認自己不是人類的可能性。
他不想承認自己存在【記憶偏差】,不想承認自己和自殺的魏擎陽一樣!
然而,事實往往不遂人願。
魏擎宇嘆了一口氣,透露出違和的悲憫:「你以為你和魏擎陽有區別嗎?你是汪子誠情感偏執的產物,非法的仿生人,一個複製品、替代品,一個用來寄託人類過分茂盛的情感的容器,僅此而已——」
*真實的記憶是這樣的:
汪子誠和汪洋是仿生人顧梓的孩子,汪子誠比他大七歲,是哥哥。
汪洋的印象里是沒有父親的,只有哥哥。他六七歲的時候,顧梓知道了自己非法仿生人的身份,不能接受現實選擇了跳河自殺。當時汪子誠只告訴汪洋:媽媽離開了。
從那之後汪洋勵志從警,堅信終有一天能夠找到失蹤的母親。長大後他知道媽媽再也回不來了,但他從警的志向如願以償。
然而,汪洋死於剛入職後的第一次緊急任務——241號溫室連環兇殺案。他死在出外勤的路上,當時車上只有他一個人,山體滑坡,暴雨、密林、泥和石塊掩蓋了他的屍體。
E區分局全部警力都被調動起來處理連環兇殺案的緊急任務,沒有人注意到汪洋去了哪裡,是死是活。
首先找到汪洋屍體的人是汪子誠。
汪子誠接受不了汪洋的死。那個頭髮毛躁,愛笑,太陽一樣的小子怎麼會死呢……
回憶成舟,逆流而上,歡笑、光、熱,謂之美好的一切在心底的冰層下翻湧、沸騰、燃燒,那些柔軟的火苗終究成了汪子誠的弱點。
此後,汪子誠重造了汪洋,那是他科研生涯中的第一個成品,一個生長型的非法仿生人,同時也是他的弟弟。汪子誠復活了汪洋。
研發非法仿生人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踏入那條隱形的門檻,汪子誠再無回頭的機會。他不願像貢瀾一樣走聖人的極端,他選擇妥協,簽下【英靈殿保密協議】。這一切汪子誠沒有告訴汪洋,他的汪洋不需要知道他哥都幹了些什麼。
浮士德科技研發部的大火只會燒毀、抹去那些沒有簽署協議的人,汪子誠不會死,然而汪洋不知道這一點。
汪洋沖向火場的時候沒有片刻的猶豫,沒有服從組織的紀律。他只知道汪子誠在裡面,別的人都可以不管,但汪子誠必須要救出來。
然而他到死都沒有找到汪子誠。和多年前的暴雨夜一樣,汪子誠在火場中找到汪洋的時候,只見到他的屍體。
為了救汪子誠,汪洋死了第二次。他在大火中死於窒息。
後來,汪子誠重塑了汪洋2號。
但是汪子誠復刻汪洋的記憶時,汪洋的大腦已經死亡,為了彌補記憶的缺陷,汪子誠將自己的記憶與汪洋殘缺的記憶縫合在一起。
汪子誠兩次重造汪洋的過程中都向安欣請教過一些技術問題。所以11月20日安欣以安琪的身份參加監督組圓桌會議,從見到汪洋那一刻開始,她就知道了汪洋真實的身份——汪子誠弟弟。
汪洋記憶中的那縷陽光不是汪子誠,而是汪洋他自己。哥哥是弟弟,弟弟才是哥哥。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三年來你篤信汪子誠沒死?哪怕查不到任何消息,沒有一丁點證據表明汪子誠活在世界上,你還是會尋找關於汪子誠一切一切的蛛絲馬跡?像個隱性的偏執的病人?
「因為你們是兄弟?因為血濃於水?因為親情?愛?」
魏擎宇站在汪子誠的投影里,用汪子誠的聲音說著:
「如果有誰在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仍然堅信我還活著,那個人一定是汪洋!
如果有誰會義無反顧地找我,不惜藐視規則、觸犯紀律,那個人也一定是汪洋!
因為,程序里是這麼寫的……」
哥……汪洋發不出聲音。
不是程序!哥!我不是程序!不是程序……
後頭看去,自己半生似乎都被操控了,被自己所愛的人、深深依賴的人操控。汪洋不想承認這是利用,但,又有什麼區別呢……
他眼前的一切都不清晰起來,他幾乎跪在地上,「汪子誠在哪……他在哪兒?汪子誠呢?我哥呢……」
「他為什麼不當面把這些事講明白,為什麼要躲著我,為什麼……」
「我這不是當面向你解釋清楚了嗎?」魏擎宇仍站在汪子誠的投影中。
「【英靈殿計劃】是為了創造我而成立的,所有簽署保密協議的人應該知道協議中的一條規矩:自願上傳到英靈殿,那是神明接待死者的殿堂。」
以創造最完美的仿生人工智慧系統為宗旨,追求的是科技與至臻至善人性的融合……自喻為驍勇善戰的戰士,消亡自己的□□,靈魂永存,甘願為科學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