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廢后陳氏赴西京行宮前與我見過一面,她說最妒忌我有母族相護,明明杜家自詡士大夫清氣,卻也為了我與王庥為敵,為了我能登上後位費盡心思。她說出了我最卑劣難言之處,我也嚮往權力,我讓阿魚與父親說我不是擔不起中宮之位,只是未到時機,這句話,讓他們為了我的聲名去跟御史唇槍舌戰,為了給我一個恰當的時機去跟王家斗、陳家斗……
我嚮往權力,以我的身份,這句話由我說出應該不算錯。我曾離國母之位一步之遙,卻不得不將它推遠,只為了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終於我等到了,史書里會記載我的名字,如今,我竟也能高坐明堂之後,一簾之隔就是軍國天下。
只是我此生仍有一恨,卻再也難圓。
先皇常比我作嫦娥,故我恨從不曾跟他提及我也比他作后羿。
他不是我年少春閨遐想的少年書生,我進宮時他也三十多歲了,我還記著阿魚跟我說的那句話,「他是皇帝,你可不能愛他。」我本亦如此作想,他是天子,不是我的丈夫,我不能愛他。我便清醒著、克制著,裝作我愛他,我也以為我不過是第二個許氏,他愛時疼我萬千,恨時棄我如敝履,卻也不是。
在皇家,期許一生一世一雙人實在荒謬,我敬他從未與我講這樣一句。我與他終生也不能是燕台佳句里的眷侶,我為妃時他是天子,我為後時他是天子,我為太后時他長眠地下,我們之間是這樣的情感,任何一個進入宮闈的女子都應該謹記。
我想我不承認我愛他,即便他是我唯一所歷的男女情愛。我們共談詩文、共賞紅燭,他在月下嘆我是月宮嫦娥,為我畫眉,為我制華衣,他是天子,在我面前也將自己放低了一步,聽我嗔怒笑罵全無不耐,這讓我很難不去將他與嫦娥配對。
他駕崩的時候年不及半百,舉國皆悲,他是英主明君,沒有人可以否認這一點,他手下是一國乾坤,翻手便是風雲動,這樣一個人,也曾在夢中呢喃我的名字。那年阿魚跟連懷衍進宮來拜見,他看著他們,不知怎地生了感慨,跟我說他若年輕十歲,他與我便是這世上最般配的佳偶。
我也懷想,我少女春閨遐想的少年書生,是不是他年少的模樣。他駕崩之後我時常想起他,終於有一天去找了從小便伺候他的嬤嬤,嬤嬤牙掉得太多,說話吞吐不清,說起先皇年少時卻也忍不住一笑,「少年天子,武能馬上騎射,文能筆下生花,大娘娘,先皇也曾是這宮城裡勾人心夢蕩漾的少年郎,可是很多人都克制著不去遐想,跟您一樣。」
我看著嬤嬤一雙渾濁眼中閃出的一點精光就是一怔,她若是知道,先皇便也知道了,他知道我不敢愛他。
我入宮之時他年紀也才而立,我能循著他的相貌探見他少年俊朗,可是我謹記我的克制,本差點墜入情愛,許氏之死又喚醒了我的克制,我怕我會沉溺情愛,變得跟許氏一樣不知天高地厚,即便後來我入主中宮,我也常提醒自己終有一日我將年華老去,我在月下只是一個普通婦人,再不是他的嫦娥。
可是他先離開了。他臨終前叫朝臣進殿,要賜李家跟杜家丹書鐵卷,要我輔佐新帝聽政。
新帝是劉美人所出,我入住中宮之後為先皇充盈後宮,便有子嗣不斷,我也誕下一位皇子,先皇本欲立我的兒子為太子,我卻不欲如此,閒散親王才是宗室子的追求。且我兒亦無此志,他最喜去他外祖家讀書玩耍,喜歡跟他舅舅們出去遊玩,登山臨水看山河秀麗,也學他曾外祖遍訪美食,才十一歲的小孩子,已經知道往後要做個沒出息的親王了,先皇聽他絮絮叨叨時也是一笑,說他曾也只想做個閒散親王,我說那便讓我兒循了他的志向。
先皇去世後的第一年兗國還是會哭著醒來,已經是大姑娘了,還淚漣漣地喚著爹爹,我看她悲泣,也會跟著落淚,想他病榻之上拉著我的手問,他為我親手栽種的那株李樹究竟開花了沒有。
他是仲春時節離去的,他去之後那李樹才剛落了花。
作者有話要說: 這次,就是真的再見了哦
有緣我們下一本見
我嚮往權力,以我的身份,這句話由我說出應該不算錯。我曾離國母之位一步之遙,卻不得不將它推遠,只為了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終於我等到了,史書里會記載我的名字,如今,我竟也能高坐明堂之後,一簾之隔就是軍國天下。
只是我此生仍有一恨,卻再也難圓。
先皇常比我作嫦娥,故我恨從不曾跟他提及我也比他作后羿。
他不是我年少春閨遐想的少年書生,我進宮時他也三十多歲了,我還記著阿魚跟我說的那句話,「他是皇帝,你可不能愛他。」我本亦如此作想,他是天子,不是我的丈夫,我不能愛他。我便清醒著、克制著,裝作我愛他,我也以為我不過是第二個許氏,他愛時疼我萬千,恨時棄我如敝履,卻也不是。
在皇家,期許一生一世一雙人實在荒謬,我敬他從未與我講這樣一句。我與他終生也不能是燕台佳句里的眷侶,我為妃時他是天子,我為後時他是天子,我為太后時他長眠地下,我們之間是這樣的情感,任何一個進入宮闈的女子都應該謹記。
我想我不承認我愛他,即便他是我唯一所歷的男女情愛。我們共談詩文、共賞紅燭,他在月下嘆我是月宮嫦娥,為我畫眉,為我制華衣,他是天子,在我面前也將自己放低了一步,聽我嗔怒笑罵全無不耐,這讓我很難不去將他與嫦娥配對。
他駕崩的時候年不及半百,舉國皆悲,他是英主明君,沒有人可以否認這一點,他手下是一國乾坤,翻手便是風雲動,這樣一個人,也曾在夢中呢喃我的名字。那年阿魚跟連懷衍進宮來拜見,他看著他們,不知怎地生了感慨,跟我說他若年輕十歲,他與我便是這世上最般配的佳偶。
我也懷想,我少女春閨遐想的少年書生,是不是他年少的模樣。他駕崩之後我時常想起他,終於有一天去找了從小便伺候他的嬤嬤,嬤嬤牙掉得太多,說話吞吐不清,說起先皇年少時卻也忍不住一笑,「少年天子,武能馬上騎射,文能筆下生花,大娘娘,先皇也曾是這宮城裡勾人心夢蕩漾的少年郎,可是很多人都克制著不去遐想,跟您一樣。」
我看著嬤嬤一雙渾濁眼中閃出的一點精光就是一怔,她若是知道,先皇便也知道了,他知道我不敢愛他。
我入宮之時他年紀也才而立,我能循著他的相貌探見他少年俊朗,可是我謹記我的克制,本差點墜入情愛,許氏之死又喚醒了我的克制,我怕我會沉溺情愛,變得跟許氏一樣不知天高地厚,即便後來我入主中宮,我也常提醒自己終有一日我將年華老去,我在月下只是一個普通婦人,再不是他的嫦娥。
可是他先離開了。他臨終前叫朝臣進殿,要賜李家跟杜家丹書鐵卷,要我輔佐新帝聽政。
新帝是劉美人所出,我入住中宮之後為先皇充盈後宮,便有子嗣不斷,我也誕下一位皇子,先皇本欲立我的兒子為太子,我卻不欲如此,閒散親王才是宗室子的追求。且我兒亦無此志,他最喜去他外祖家讀書玩耍,喜歡跟他舅舅們出去遊玩,登山臨水看山河秀麗,也學他曾外祖遍訪美食,才十一歲的小孩子,已經知道往後要做個沒出息的親王了,先皇聽他絮絮叨叨時也是一笑,說他曾也只想做個閒散親王,我說那便讓我兒循了他的志向。
先皇去世後的第一年兗國還是會哭著醒來,已經是大姑娘了,還淚漣漣地喚著爹爹,我看她悲泣,也會跟著落淚,想他病榻之上拉著我的手問,他為我親手栽種的那株李樹究竟開花了沒有。
他是仲春時節離去的,他去之後那李樹才剛落了花。
作者有話要說: 這次,就是真的再見了哦
有緣我們下一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