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頁
「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就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然而非常遺憾。」亞斯塔羅斯說。
「孩子並不一定會按父母的期望成長。」術師說。
「但仍有這樣的概率,孩子成長得比父母更強壯,更聰明,更獨立。」亞斯塔羅斯說,「他們會繼承我們的遺產,發展成為更優越的文明。」
他對術師說:「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您應當都都在為一個問題感到困惑,即這個世界的人心為何如此容易操縱,一旦獲得他們的信任,人們就能夠表現出截然不同於前的赤誠與團結,如同獲得指令的機器。不過在聽聞了這些過去的事情之後,您應當已經沒有這樣的困惑了。」
術師說:「是的,這確實曾讓我感到困惑。」
亞斯塔羅斯又看向桌面,桌面上浮出了數種人類的人體模型,細如髮絲的亮線在它們的肢體上發展,指示出這些人種的相似之處。
為了適應漫長而孤獨的星際航行,為了更長久的壽命和更高的智力,更強的探索未知的能力,艦隊文明在漫長的旅途中對自身進行數次適應環境的改造,雖然外表仍保留著原初文明的人類形象,但內在的生理結構和社會形態都已發生了改變。
他們既是血肉之軀,又像智械一樣能夠介入、存儲和處理海量的數據。這才是公平予以所有人的真正的天賦。
只要人們能夠建立新的思維網絡,構建新的集群意識,他們就能夠毫無障礙地獲得艦隊文明消亡前留在兩個世界的種種信息。他們通過這些信息獲得的龐大知識不會讓他們再度變成龍的眷屬,他們可以沿著父母們的道路繼續前進,也可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明。無論中洲世界還是龍骨世界的人類,他們擁有同樣的能與在這兩個世界裡誕生的其他智慧生命一起建立巨大而完善的思維網絡的天賦,他們生來就有這樣的能力,只要他們願意真誠地愛自己的同胞,愛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對星空永葆執著的嚮往,他們一定能夠在兩個世界有限的存續時間內重拾文明的記憶,繼續世界成形之前就已被定下的計劃,將兩個世界融為一體,依次脫離這已經沒有希望的搖籃世界。
「然而美好的願望並不等於現實。」術師說。
當他們在這裡談論過去,戰爭正在世界的幾乎每一個地方發生。
亞斯塔羅斯笑了一下,他的下一句卻換了話題:「現在,龍骨世界的龍族正在與空間發動機相融。
位於界膜另一邊的龍骨世界,與空間發動機融合的龍已經改變了它們的形態,看起來越發不像生物,但也不像任何人造之物。不朽之宮下方的法陣已經擴張到了整個世界——或者說不是擴張,而是在龍死去之後就鐫刻在它身上的能量通路終於被喚醒了,遠古異種的力量被有次序地誘發出來,冰凍的海洋沸騰起來,山川、峽谷、平原逐一化為熾熱的岩漿,像明亮的液體在光滑的金屬上流動,復生龍堅不可摧的軀殼從大地之下浮現。
籠罩著這個世界的天網也在發出光芒。
作為留在這個世界的,最後的高等人族,公爵在天上與地上交映的輝光中,形象愈發透明,他也在抬頭看向天空,看向天網背後那一輪黑色的太陽,看它熾亮的的旋渦狀日珥。
他在看日珥的外域。能量射流穿越宇宙的痕跡映入他的眼眸。
「即使兩個世界最終都無法合併,我們依舊能夠離開。」亞斯塔羅斯說,「只是要換一種方式。」
「什麼方式?」術師問。
「原初世界的坐標與艦隊文明的航行記錄在空間發動機內部,龍是從空間發動機中誕生的生物。」亞斯塔羅斯說,「當它們與本源結合,切割復生龍的星骸作為艦隊的外殼和燃料,復原發動機的空間跳躍功能,就能夠在黑洞蒸發之前逃離桎梏。無論它們是選擇向原初世界回遊,或者向星空的更深處前進,它們都已經得到了自由。」
「至於另一個——如今我們所處的世界,」亞斯塔羅斯說,「當黑洞蒸發,龍族艦隊逃離,使得這一維持了萬餘年的半封閉空間失去了維持其平衡的三分之二的質量,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將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極度壓縮,並被吸入黑洞視界。但是在變成毫無特徵的基本粒子之前,人們還有一個機會。」
黑洞會在蒸發過程中釋放曾被其捕獲的物質與能量的信息。
黑洞會在蒸發過程中產生射流。
當太空龍星毀滅,封閉其內的毀滅之星向外部的宇宙展露其猙獰時,艦隊文明便已作出決定,倘若逃離計劃失敗,便以龍星殘骸與部分艦隊為媒介提高其內部溫度,決定因此而生的射流的朝向,使之指向原初世界。
也許一切最終都要被毀滅。但他們仍能回家。
術師說:「顯而易見,這並非您追求的結果。」
亞斯塔羅斯笑了起來。
「我只要令文明不致斷絕。」他說,「如果我們有極好的運氣,能夠不逸失去很多信息地的回到原初世界,如果原初世界仍然存在,並且他們接收了這支信息流,也許他們能從信息之中還原過去的記錄,並回應我的程序請求,以此再造出研究員和新人類兩種生命的形態,加上已經遠去的龍族艦隊,我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但如果還有一些可能,我們也許可以不必如此消極,將希望寄托在種種微小的概率之上。我們可以更努力一些,嘗試尋找能令歷史不至再度中止,文明不必夭折的方法……畢竟生命是宇宙的奇蹟,實在不應輕易放棄。」
「孩子並不一定會按父母的期望成長。」術師說。
「但仍有這樣的概率,孩子成長得比父母更強壯,更聰明,更獨立。」亞斯塔羅斯說,「他們會繼承我們的遺產,發展成為更優越的文明。」
他對術師說:「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您應當都都在為一個問題感到困惑,即這個世界的人心為何如此容易操縱,一旦獲得他們的信任,人們就能夠表現出截然不同於前的赤誠與團結,如同獲得指令的機器。不過在聽聞了這些過去的事情之後,您應當已經沒有這樣的困惑了。」
術師說:「是的,這確實曾讓我感到困惑。」
亞斯塔羅斯又看向桌面,桌面上浮出了數種人類的人體模型,細如髮絲的亮線在它們的肢體上發展,指示出這些人種的相似之處。
為了適應漫長而孤獨的星際航行,為了更長久的壽命和更高的智力,更強的探索未知的能力,艦隊文明在漫長的旅途中對自身進行數次適應環境的改造,雖然外表仍保留著原初文明的人類形象,但內在的生理結構和社會形態都已發生了改變。
他們既是血肉之軀,又像智械一樣能夠介入、存儲和處理海量的數據。這才是公平予以所有人的真正的天賦。
只要人們能夠建立新的思維網絡,構建新的集群意識,他們就能夠毫無障礙地獲得艦隊文明消亡前留在兩個世界的種種信息。他們通過這些信息獲得的龐大知識不會讓他們再度變成龍的眷屬,他們可以沿著父母們的道路繼續前進,也可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明。無論中洲世界還是龍骨世界的人類,他們擁有同樣的能與在這兩個世界裡誕生的其他智慧生命一起建立巨大而完善的思維網絡的天賦,他們生來就有這樣的能力,只要他們願意真誠地愛自己的同胞,愛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對星空永葆執著的嚮往,他們一定能夠在兩個世界有限的存續時間內重拾文明的記憶,繼續世界成形之前就已被定下的計劃,將兩個世界融為一體,依次脫離這已經沒有希望的搖籃世界。
「然而美好的願望並不等於現實。」術師說。
當他們在這裡談論過去,戰爭正在世界的幾乎每一個地方發生。
亞斯塔羅斯笑了一下,他的下一句卻換了話題:「現在,龍骨世界的龍族正在與空間發動機相融。
位於界膜另一邊的龍骨世界,與空間發動機融合的龍已經改變了它們的形態,看起來越發不像生物,但也不像任何人造之物。不朽之宮下方的法陣已經擴張到了整個世界——或者說不是擴張,而是在龍死去之後就鐫刻在它身上的能量通路終於被喚醒了,遠古異種的力量被有次序地誘發出來,冰凍的海洋沸騰起來,山川、峽谷、平原逐一化為熾熱的岩漿,像明亮的液體在光滑的金屬上流動,復生龍堅不可摧的軀殼從大地之下浮現。
籠罩著這個世界的天網也在發出光芒。
作為留在這個世界的,最後的高等人族,公爵在天上與地上交映的輝光中,形象愈發透明,他也在抬頭看向天空,看向天網背後那一輪黑色的太陽,看它熾亮的的旋渦狀日珥。
他在看日珥的外域。能量射流穿越宇宙的痕跡映入他的眼眸。
「即使兩個世界最終都無法合併,我們依舊能夠離開。」亞斯塔羅斯說,「只是要換一種方式。」
「什麼方式?」術師問。
「原初世界的坐標與艦隊文明的航行記錄在空間發動機內部,龍是從空間發動機中誕生的生物。」亞斯塔羅斯說,「當它們與本源結合,切割復生龍的星骸作為艦隊的外殼和燃料,復原發動機的空間跳躍功能,就能夠在黑洞蒸發之前逃離桎梏。無論它們是選擇向原初世界回遊,或者向星空的更深處前進,它們都已經得到了自由。」
「至於另一個——如今我們所處的世界,」亞斯塔羅斯說,「當黑洞蒸發,龍族艦隊逃離,使得這一維持了萬餘年的半封閉空間失去了維持其平衡的三分之二的質量,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將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極度壓縮,並被吸入黑洞視界。但是在變成毫無特徵的基本粒子之前,人們還有一個機會。」
黑洞會在蒸發過程中釋放曾被其捕獲的物質與能量的信息。
黑洞會在蒸發過程中產生射流。
當太空龍星毀滅,封閉其內的毀滅之星向外部的宇宙展露其猙獰時,艦隊文明便已作出決定,倘若逃離計劃失敗,便以龍星殘骸與部分艦隊為媒介提高其內部溫度,決定因此而生的射流的朝向,使之指向原初世界。
也許一切最終都要被毀滅。但他們仍能回家。
術師說:「顯而易見,這並非您追求的結果。」
亞斯塔羅斯笑了起來。
「我只要令文明不致斷絕。」他說,「如果我們有極好的運氣,能夠不逸失去很多信息地的回到原初世界,如果原初世界仍然存在,並且他們接收了這支信息流,也許他們能從信息之中還原過去的記錄,並回應我的程序請求,以此再造出研究員和新人類兩種生命的形態,加上已經遠去的龍族艦隊,我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但如果還有一些可能,我們也許可以不必如此消極,將希望寄托在種種微小的概率之上。我們可以更努力一些,嘗試尋找能令歷史不至再度中止,文明不必夭折的方法……畢竟生命是宇宙的奇蹟,實在不應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