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她在學業上也沒有再遇到太多阻礙,因為大大小小的獎項都得了個遍,系裡的教授們對她早有耳聞,加上獎項在身,只要綜績進百分之五十就能保研,寧宓作為常年第一,沒有任何驚險地被一名院士錄取,在他名下碩博連讀。
中途不乏有國外的一些offer,但寧宓總覺得在哪裡做研究都差不多,她認為現在在國內就能快樂地進行研究,與其去國外人生地不熟地折騰,不如就在國內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同時也能配合別的理工科項目,為國家做貢獻添磚加瓦。
在這一點上,顧淮和她不謀而合。
寧宓穿上博士學士服的那一天,顧淮拿到了P大的助理教授一職,他在國外的大學快速拿到學位,並憑藉傑出的成果在國外進入tenure-track流程,在拿到正式教職後,被P大邀請回國,而短暫的助理教授過渡後,他也將取得P大的正式教職。
寧宓和其他同學一起從圖書館門口拍完照回去的時候,在宿舍樓下看到了顧淮。
顧淮如今是數院老師中的新晉男神,在學生中也很有人氣,知名度很高,同他本人一樣有知名度的,是他一直在追求數院的另一個學神級人物寧宓這事。
一看到他,其他人都會心一笑,起鬨似的一窩蜂快走離開了,將樓下留給他們兩人。
寧宓慢吞吞走到他身邊。
顧淮:「恭喜,寧博士。」
寧宓:「比不上顧教授。」
顧淮無奈,含笑問她:「寧博士什麼時候給顧教授一個名分?」
寧宓歪著頭,想了想說:「反正你頭銜一天比我高,一天就別想轉正。」
顧淮:「……」
寧宓這才笑了起來,踮著腳拍他肩頭鼓勵道:「沒關係,我很厲害的,一定能讓你轉正!」
顧淮:「我知道你可以。」
他湊近寧宓,抵著她的額頭嘆氣:「是我心急。」
在寧宓二十九歲的那一年,她以一項世紀性定理的證明,成功達成了目標,讓顧淮實現了心愿。
而在不久後,同顧淮的求婚戒指一起來的,還有一通來自大洋彼岸的電話,以及一封邀請函。
即將在德國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分別給寧宓和顧淮發了本屆的邀請函,此外,寧宓還被邀請在此次大會的第一個小時做完整報告。
國內外數學界人士都預測,寧宓將成為本次菲爾茲獎的獲得者。
*
八月十日這天,德國博物館中來了兩位亞洲面孔的遊客,亞洲遊客並不少見,但兩名遊客一個高大俊美,一個嬌小可愛,外貌姣好,看上去像一對熱戀中的情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
講解員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時,他們中的男性用流利的德語禮貌拒絕了,兩人一直流連在知名大數學家萊布尼茲的手稿展櫃前,似乎沉迷其中。
這讓講解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當幾日後,他在媒體轉播的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上,看到本屆菲爾茲獎的得主是那名可愛的女性時,驚訝地摔了遙控器,不停和家人們說自己前幾天正好見過她。
當寧宓再一次站上頒獎台,接過國際知名數學家和德國當地政治家頒發的象徵著數學家至高無上榮耀的菲爾茲獎盃時,她已經能夠從容不迫,遊刃有餘地發表感言。
目光掃過台下,那是如今國際數學界中各大知名學者,其中有她的老師、同事、愛人,還有一個個和她一樣,始終堅持在數學領域,具有難能可貴堅持品質的同儕們。
「很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踏上系統性學習數學的道路時,我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學數學?」
她的眼前閃過一幅幅畫面。
在某個午後的街道上,華茂說,因為數學好學。
而事實上,學數學困難重重。
在某個清晨的花店裡,她對洛斯水說,她或許能成為一個奇蹟。
而事實上,這個奇蹟一度幾乎夭折。
在某個和同伴們一起許願將來的夜晚,她為自己能學數學感到幸福。
然而不久後,這件事變成她最大的夢魘。
「曾經有人對我說,數學,想學就學了,沒有理由。」
「但如今,進行多年的數學研究,在這條道路上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果後,我明白了,那一定是存在某種理由的。」
「這個理由不是其他,只源於內心深處對數學最原始的熱愛,正因為有這樣一份熱愛在,所以對美妙的數學定理想要刨根究底,所以對這樣一門完美的學科讚嘆不已……」
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放棄,最終卻只會指向唯一的道路。
「我想,現在的我終於能夠有資格,在大眾面前堂堂正正地這樣說道,我愛數學,並願意將餘生都獻給數學。」
寧宓站在燈光閃耀的頒獎台前,和坐在暗處觀眾席上的顧淮遙遙對視。
「所以,你願意接受邀請,和我一起在這條道路上,永遠走下去嗎?」
中途不乏有國外的一些offer,但寧宓總覺得在哪裡做研究都差不多,她認為現在在國內就能快樂地進行研究,與其去國外人生地不熟地折騰,不如就在國內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同時也能配合別的理工科項目,為國家做貢獻添磚加瓦。
在這一點上,顧淮和她不謀而合。
寧宓穿上博士學士服的那一天,顧淮拿到了P大的助理教授一職,他在國外的大學快速拿到學位,並憑藉傑出的成果在國外進入tenure-track流程,在拿到正式教職後,被P大邀請回國,而短暫的助理教授過渡後,他也將取得P大的正式教職。
寧宓和其他同學一起從圖書館門口拍完照回去的時候,在宿舍樓下看到了顧淮。
顧淮如今是數院老師中的新晉男神,在學生中也很有人氣,知名度很高,同他本人一樣有知名度的,是他一直在追求數院的另一個學神級人物寧宓這事。
一看到他,其他人都會心一笑,起鬨似的一窩蜂快走離開了,將樓下留給他們兩人。
寧宓慢吞吞走到他身邊。
顧淮:「恭喜,寧博士。」
寧宓:「比不上顧教授。」
顧淮無奈,含笑問她:「寧博士什麼時候給顧教授一個名分?」
寧宓歪著頭,想了想說:「反正你頭銜一天比我高,一天就別想轉正。」
顧淮:「……」
寧宓這才笑了起來,踮著腳拍他肩頭鼓勵道:「沒關係,我很厲害的,一定能讓你轉正!」
顧淮:「我知道你可以。」
他湊近寧宓,抵著她的額頭嘆氣:「是我心急。」
在寧宓二十九歲的那一年,她以一項世紀性定理的證明,成功達成了目標,讓顧淮實現了心愿。
而在不久後,同顧淮的求婚戒指一起來的,還有一通來自大洋彼岸的電話,以及一封邀請函。
即將在德國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分別給寧宓和顧淮發了本屆的邀請函,此外,寧宓還被邀請在此次大會的第一個小時做完整報告。
國內外數學界人士都預測,寧宓將成為本次菲爾茲獎的獲得者。
*
八月十日這天,德國博物館中來了兩位亞洲面孔的遊客,亞洲遊客並不少見,但兩名遊客一個高大俊美,一個嬌小可愛,外貌姣好,看上去像一對熱戀中的情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
講解員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時,他們中的男性用流利的德語禮貌拒絕了,兩人一直流連在知名大數學家萊布尼茲的手稿展櫃前,似乎沉迷其中。
這讓講解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當幾日後,他在媒體轉播的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上,看到本屆菲爾茲獎的得主是那名可愛的女性時,驚訝地摔了遙控器,不停和家人們說自己前幾天正好見過她。
當寧宓再一次站上頒獎台,接過國際知名數學家和德國當地政治家頒發的象徵著數學家至高無上榮耀的菲爾茲獎盃時,她已經能夠從容不迫,遊刃有餘地發表感言。
目光掃過台下,那是如今國際數學界中各大知名學者,其中有她的老師、同事、愛人,還有一個個和她一樣,始終堅持在數學領域,具有難能可貴堅持品質的同儕們。
「很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踏上系統性學習數學的道路時,我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學數學?」
她的眼前閃過一幅幅畫面。
在某個午後的街道上,華茂說,因為數學好學。
而事實上,學數學困難重重。
在某個清晨的花店裡,她對洛斯水說,她或許能成為一個奇蹟。
而事實上,這個奇蹟一度幾乎夭折。
在某個和同伴們一起許願將來的夜晚,她為自己能學數學感到幸福。
然而不久後,這件事變成她最大的夢魘。
「曾經有人對我說,數學,想學就學了,沒有理由。」
「但如今,進行多年的數學研究,在這條道路上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果後,我明白了,那一定是存在某種理由的。」
「這個理由不是其他,只源於內心深處對數學最原始的熱愛,正因為有這樣一份熱愛在,所以對美妙的數學定理想要刨根究底,所以對這樣一門完美的學科讚嘆不已……」
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放棄,最終卻只會指向唯一的道路。
「我想,現在的我終於能夠有資格,在大眾面前堂堂正正地這樣說道,我愛數學,並願意將餘生都獻給數學。」
寧宓站在燈光閃耀的頒獎台前,和坐在暗處觀眾席上的顧淮遙遙對視。
「所以,你願意接受邀請,和我一起在這條道路上,永遠走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