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站立片刻,吳中元右手微抬,延出靈氣凝聚土石平地起碑,碑高三丈,寬兩丈,偌大的石碑只有七個字,「己所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是他留給世人最後也是最大的忠告,希望別人跟自己一樣,是世間所有煩惱的源泉,自己是個痴情種,就希望對方也跟自己一樣痴情,結果對方不是,自己就會失望痛苦。

  自己是個聰明伶俐的人,就希望身邊的人跟自己一樣聰明,結果對方不是,自己就會失望痛苦。

  自己是個有禮貌有修養的人,就希望其他人也跟自己一樣有修養有禮貌,結果對方言語粗俗,自己就會失望痛苦。

  自己是個乾脆利索的人,就希望別人做事情也跟自己一樣乾脆利索,結果對方黏黏糊糊,自己也會因此失望惱怒。

  自己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就希望別人也跟自己一樣心存感恩,結果對方做不到,自己就會失望痛苦。

  自己對朋友付出真心,就希望朋友也跟自己一樣講義氣,結果對方做不到,自己就會失望痛苦。

  自己喜歡安靜,就希望別人都跟自己一樣,誰要是喜歡熱鬧,自己就會煩躁厭惡。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這是個置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是他悟道的最大心得,也是此前任何人都不曾觸及的角度和高度,不要希望別人跟自己一樣,不要對別人有過高的期望和要求,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別人不一定能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別人也不一定會喜歡。

  世界之所以精彩,正是因為有各種不同,要豁達灑脫,一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被傳為千古佳句,實則這句話的格局並不高,我願將心向明月就足夠了,至於明月照哪裡那是明月的事情,奈何明月照溝渠,怎麼聽都透著一股子幽怨和矯情。

  做好自己,自己就會對自己給予肯定,沒必要通過別人的肯定來肯定自己,對待工作認真,對待領導忠誠,對待愛情專一,對待友情真誠,對待父母孝順,對待子女慈愛,所有這些難道是建立在對方給予自己回報的基礎上的嗎?如果是,請反省自己,自己並不高尚,只是希望進行對等的交換罷了。

  天道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但如果只是自己明窺天道,一點兒也不告訴別人,那就成了孤芳自賞,獨善其身,這麼做格局可不高,為了讓世人能夠理解,只能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和語言對天道進行描述,儘管不是百分之百的精準,至少他們能懂,如果他如實講述天道,誰也聽不懂。

  自以為是幾乎是所有人的特點,吳中元雖然留下了石碑,卻並不奢望所有人會因此受益,甚至會有一些人對碑文嗤之以鼻,但他還是留下了石碑和碑文,他畢竟在現代生活過,總要留下點什麼,能幫一個是一個,能叫醒一個算一個。

  三丈幾乎是三層樓的高度,他之所以留下這麼巨大的石碑,內心深處還是希望引起世人的重視的,還是希望世人能少些煩惱的,儘管世人並不知道留下石碑的人是誰,而他也並不需要別人感謝他,他只是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認真工作卻沒有得到升職加薪,請不要怨恨。

  如果朋友需要幫助時你傾囊相助,而你需要幫助時朋友卻推三阻四,請不要寒心。

  如果對父母孝順有加,而父母卻偏愛其他子女,請不要鬱悶。

  如果你對愛人掏心掏肺傾其所有,而愛人卻移情別戀,始亂終棄,請不要悲傷。

  不要因為被無情的辜負過,被狠心的傷害過,被卑鄙的算計過,就變成無情,狠心,卑鄙的人去辜負,傷害,算計別人,人生總會遇到狗,不要因為被狗咬過就變成狗,世上還是人多,只要不變成狗,遲早會遇到人,那才是同類,那才是朋友。

  由於石碑過於巨大,很快便引來了農人的圍觀,不過他們並沒有看到吳中元,因為吳中元隱去了身形。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很快相關部門也趕來了,對突然出現的巨大石碑進行檢測,石碑矗立在麥田裡,周圍並沒有起重設備碾壓的痕跡,這可比麥田怪圈更神秘,到最後圍觀眾人幾乎是里三層,外三層。

  吳中元就在附近,但沒人看得到他,這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為什麼一直衝不破天花板進入更高的層次,原因其實很簡單,他還處於「有我」狀態。

  「我」是什麼?我是主觀,只要有主觀,就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客觀,在我看來,我認為,我感覺,我相信,只要加上「我」,就一定會帶有主觀好惡,就一定會帶有立場和角度。

  隨便舉個例子,受到地痞流氓的欺負,有些人選擇躲避,有些人選擇隱忍,有些人則選擇反抗。選擇躲避的人認為躲避是正確的作法,選擇隱忍的人認為隱忍是正確的作法,而選擇反抗的人自然是認為反抗才是對的,如果他們不認為這麼做是對的,就不會這麼做。

  這就是「我」在起作用,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我」有不同的認知和理解,到底哪一種作法才是對的,很難確定,在選擇躲避的人眼裡反抗是愚蠢的作法,很容易受到傷害。在選擇反抗的人眼裡,躲避和隱忍都是姑息罪惡,會令壞人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對和錯是最沒有爭論價值的,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而且都帶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只要帶有主觀想法,就會失去客觀,客觀都沒了,哪裡還有什麼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