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盛夏時分,沈菱月和張珩去了沿水村,去看望久未相見的陳家父母。

  看到阿爹阿娘身體依舊硬朗,沈菱月十分開心。之前張珩給陳家父母留下不少銀兩,讓他們修葺房屋和留作家用。

  這次回來,沈菱月見到陳家的房子已經翻新,又擴建了幾間,阿爹阿娘住得十分寬敞舒服,心裡很是高興,又因為一直惦念得很,這次剛一見到便圍著阿爹阿娘說個不停。

  陳家人見阿月嫁得十分幸福,張公子也待自家女兒極好,便覺得欣慰不已。女兒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是婚姻美滿最好不過的證明。

  傍晚時分,阿娘準備了豐盛的農家飯菜,沈菱月在一旁幫忙做飯。

  “你們走後,你阿爹時常念叨你們,現如今看你們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我們倆別提多高興了。”阿娘一邊炒菜一邊說道。

  沈菱月笑著說道:“阿娘,這次我們過來,就是想接你們去京城,和我們同住一段時間呢。你和我阿爹還沒去過京城,這次正好去逛逛。”

  阿娘連忙搖頭:“京城人多,路途又遠,東西又貴。我和你阿爹在這裡好著呢。”

  沈菱月笑著回道:“山里日子確實很好,不過京城有醫術高明的大夫,我們想帶阿爹去京城看看大夫,治治他的咳嗽病。等阿爹的咳嗽徹底好了,我們也能徹底放心了。”

  陳老漢一直咳嗽,近來又有加重的趨勢,陳阿婆心裡一直擔憂不已,縣上的大夫瞧過之後給開了藥,但也沒怎麼好轉。眼下若是能找好大夫給瞧瞧,倒是不錯。

  飯菜齊備之後,一家人聚在院子裡,開心地吃著農家風味。陳家父母是沈菱月的救命恩人,因此,張珩待他們極為敬重,因為每年都要去京城一次,所以這次也準備帶他們去京城一同團聚。

  陳老漢在吃飯時,不停地說自己有福氣,三個女兒都如此孝順,三女兒還特意帶夫君回來看望自己,還要接自己和老伴去京城。

  張珩笑道:“您是阿月的父親,也就是我的父親,我們孝敬您,是應該的。”

  陳老漢聽後更是笑得合不攏嘴,不住地感嘆,女兒挑的這個夫君實在是好,整個縣上也找不出如此一表人才又懂得疼人的女婿了。

  月明星朗的夜裡,清風拂過,蟬鳴陣陣,沈菱月坐在農家院子裡,依偎在張珩懷中,和他一起欣賞美麗的夜空。

  在靜謐的山村里,沈菱月不由得想起了從前在山間茶園之事。一切都恍如舊夢,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兜兜轉轉,自己和張珩依舊能相依相守在一起,沈菱月心中無比感謝命運的垂青。

  時間流逝,沈菱月依偎在張珩懷裡睡著了。

  怕她被夜風吹到著涼,張珩便抱起她回了房間。這處房間是張珩和沈菱月成親時的婚房,一切如昨。

  攬著甜睡中的沈菱月,張珩一夜好眠。

  第二天,本打算一起回京的張珩因為突然有差事,要去外地一些時日。

  臨走前,沈菱月依依不捨地囑咐他路上務必要多保重。

  張珩無奈地笑了笑:“我又不是第一次出門辦差,你就放心吧。”

  沈菱月自是放心他的差務,但情感上卻忍不住惦念著他,尤其他不在自己身邊,除了思念,便是牽掛。

  自張珩走後,沈菱月和陳家父母在鄉間裡又住了一些時日,安排好家裡的茶園和一切事務後,便準備去京城,按照和張珩的約定,在京城會面。

  當沈菱月將一切安排妥當,正準備帶陳家父母下山之際,卻發現張珩匆匆趕回來了。

  “不是說在京城見面嗎?”沈菱月倍感詫異。

  張珩來不及擦拭額頭上的汗,笑著說道:“差事提前辦完了,我便趕過來接你,省得路上這幾日,見不到你。”

  沈菱月望著張珩,眼裡全是感動。自己自然也是想儘早見到他的,只是惦念他路上奔波辛苦。

  拿起手帕,替張珩擦拭著額頭上的細汗,沈菱月的心裡滿是心疼,心疼他路上的疲憊。

  張珩和沈菱月每年都會來一次京城。這次回到京城後,張珩整日忙著差務,沈菱月將阿爹阿娘安排至京郊的大宅里,又請了名醫給阿爹看病。

  待阿爹的咳嗽有所好轉之後,沈菱月又帶著他們去了京城裡有名的地方遊玩賞景,帶他們吃京城特色的美食。一輩子沒走出山里,最多去過縣城的陳家父母,在京城的日子過得很是心滿意足。

  入秋之際,因為惦念外孫和外孫女,陳家父母決定返回沿水村。張珩派人一路護送,又給他們帶了不少精美的禮物,讓他們到時分發給親戚和村裡的鄰居。

  依依不捨地跟陳家父母告別之後,返回南方的日子也臨近了。沈菱月心裡十分惦念孩子們,便早早地收拾起了行囊。

  孩子們長得快,數月不見,肯定有孩子長得更高了,也會有孩子變得更用功讀書了。

  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孩子們的變化,沈菱月便在張珩忙完之後,和他一起返回了南方。

  孩子們見到爹爹和娘親從京城回來了,全都高興不已,圍著他們不停地說笑叫嚷,連給他們帶的禮物都沒第一時間去拆開來看。

  團聚的日子沒過多久,學堂里的先生因為家中有事,不得不離開半月。

  一時之間,不好找臨時代課的先生,張珩便充當起了孩子們的先生,教他們讀書寫字,教他們課本上和課本外的知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