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頁
「掛名是一家歐洲公司,但背後具體是誰就不清楚了。」
埃科雷姆為此沉吟,他讓妻子端來一杯加糖的紅茶,大口喝盡後開始思考——既然是海關罰沒又拍賣的貨物,那自然就不是走私貨了。
不是走私貨,心裡負擔就少了許多。
二十美元一雙的價格也實在動人,只是……
「這鞋的質量不會很差吧?」埃科雷姆問道。
兒子立馬從家裡拿出十幾雙鞋,一一取出遞給父親,「都是牛皮鞋面,硬膠底。雖然我們討厭『聖光』,但這家公司的產品質量還是有保證的。」
鞋子確實很不錯,用料紮實,工藝精湛,用的膠和線都挺好,無可挑剔。埃科雷姆對鞋子破壞性的撕扯了一番,沒發現什麼太大問題。
「中國人造的鞋什麼時候這麼好?質量不比義大利的差。只要二十美元一雙,這也太便宜了吧。」
埃科雷姆有點興奮了。憑他幾十年的生意經驗來判斷,這種鞋批發也要四五十,零售能上一百。這二十美元一雙,簡直買到就是賺到。
兒子在旁邊低語,「我最近聽到一個傳言,『聖光』好像故意要來打擊我們的製造業,用各種方式向我們傾銷,為此可以不賺錢甚至虧本。
所以最近黑海周邊,乃至北非和歐洲的輕工業用品都價格大幅降低。比如家電打折超過五成,二手服裝鋪天蓋地,玩具箱包鞋襪都非常便宜。」
「太可恨了。」
埃科雷姆猛的一拍桌子,把家裡人都嚇一跳。
攔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所以埃科雷姆又低頭看看手裡的皮鞋樣品,猛然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等等,這批貨的原買主是誰?」
兒子頓時尷尬了,壓低聲音道:「沒有原買主,就是海關罰沒的拍賣貨。」
怎麼可能沒有原買主?否則傻子才買這隻有左腳的鞋子?除非原買主就是……
埃科雷姆盯著自己兒子,他兒子只能低下頭,吶吶說道:「我跟幾個好朋友湊錢做了這筆生意。
不過我們跟海關那邊有關係,他們都心知肚明。只要通過拍賣流程,一切都是合法。絕對不會被查。」
是啊,除了自己家,誰會買三萬支只有左腳的鞋子?
這還真得跟海關那邊有關係,否則罰沒物品不拍賣改為焚燒,豈不是白折騰一場,兩手空空?
「你的好朋友是海關的吧?」埃科雷姆盯著自己兒子,「他要收多少錢?」
聽父親鬆口,兒子興奮的點點頭,「一雙鞋兩美元的管理費,保證我們能拍到自己要的貨,絕對不會錯。」
這個價格倒還算合理,利潤空間依然充足。
而且……這非常合法嘛。
拍了左腳再拍右腳,正規流程出來的,手續齊全,挑不出毛病。
「既然是合法的正當生意,倒是可以做一做。」
埃科雷姆點點頭,心裡稍稍盤算一下,就發現這『正當生意』的利潤竟然不低。一雙鞋至少能掙十美元,三萬雙就是三十萬。
搞來料加工生產三萬件襯衫可掙不到這麼多。
家族做製衣廠,雖然沒有涉足皮鞋生意,但也是可以觸類旁通。銷售渠道是現成的。只要價格有競爭力,賣掉這批鞋子完全沒問題。
事不宜遲,埃科雷姆決定親自出馬。他先打電話拜訪認識的紡織品供應商,詢問當前皮鞋的市場狀況,還帶著樣品親自上門找賣場客戶敲定購買意向。
隨後就是去港口的海關大樓辦理拍賣事項。
到大樓外一看,來辦理拍賣業務的人特別多。有拍賣鞋帽的,拍賣汽車零配件的,拍賣家用電器的,少不了拍賣紡織品服裝的。
這拍賣的數量可比沿海小港口用漁船轉運多得多。
小漁船了不起運個幾十噸,一般只有十幾噸。可大型貨輪到港都是幾千上萬噸,鋪天蓋地的貨物傾瀉而來。
埃科雷姆望著烏壓壓的拍賣者,暗想這要死的工廠可就不止一家了。製衣廠要完蛋,製鞋廠也要完蛋的。
第919章 當個買辦
為什麼要發展製造業?當個買辦不好嗎?
海關局長的辦公室擠了一堆前來拍賣罰沒商品的商人,人數多到連個落腳的地方都難找。大家必須摩肩擦踵的緊挨著,彼此打個招呼,尋求點諒解。
桑賈爾局長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位置倒是寬敞。他大笑的捋了捋鬍鬚,對前來拍賣的人數很滿意。
局長大人的桌前擺著一本商品目錄和對應的拍賣花名冊,他邊看還邊談談自己對當前經濟的心得。
「美國人早就把低端製造業外移了,美國人不一樣過得好好的。歐洲人也不喜歡污染重,效率低,又不賺錢的產業,到處找地方轉移。
現在就連日本人都在轉移那些毫無意義的生意。難道日本人很傻嗎?我看未必。想要發家致富就得拋棄那些無用的東西。
我們有優良的港口,有發達的貿易,這應該大力發展金融業和旅遊業。這可是被稱為『無煙工業』,效益高,無污染,特別適合我們。」
桑賈爾局長在侃侃而談,這場面完全不像個拍賣會,反倒是像他個人的說教宣傳會。他在大談特談自己的『經濟新思維』,把來買便宜貨的人們唬的一愣一愣。
埃科雷姆就擠在辦公室的人群中,腦子裡滿滿是問號。他以為自己會被引到一個拍賣場,有拍賣師舉起錘子,現場會有激烈的競價,大家會面紅耳赤。
埃科雷姆為此沉吟,他讓妻子端來一杯加糖的紅茶,大口喝盡後開始思考——既然是海關罰沒又拍賣的貨物,那自然就不是走私貨了。
不是走私貨,心裡負擔就少了許多。
二十美元一雙的價格也實在動人,只是……
「這鞋的質量不會很差吧?」埃科雷姆問道。
兒子立馬從家裡拿出十幾雙鞋,一一取出遞給父親,「都是牛皮鞋面,硬膠底。雖然我們討厭『聖光』,但這家公司的產品質量還是有保證的。」
鞋子確實很不錯,用料紮實,工藝精湛,用的膠和線都挺好,無可挑剔。埃科雷姆對鞋子破壞性的撕扯了一番,沒發現什麼太大問題。
「中國人造的鞋什麼時候這麼好?質量不比義大利的差。只要二十美元一雙,這也太便宜了吧。」
埃科雷姆有點興奮了。憑他幾十年的生意經驗來判斷,這種鞋批發也要四五十,零售能上一百。這二十美元一雙,簡直買到就是賺到。
兒子在旁邊低語,「我最近聽到一個傳言,『聖光』好像故意要來打擊我們的製造業,用各種方式向我們傾銷,為此可以不賺錢甚至虧本。
所以最近黑海周邊,乃至北非和歐洲的輕工業用品都價格大幅降低。比如家電打折超過五成,二手服裝鋪天蓋地,玩具箱包鞋襪都非常便宜。」
「太可恨了。」
埃科雷姆猛的一拍桌子,把家裡人都嚇一跳。
攔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所以埃科雷姆又低頭看看手裡的皮鞋樣品,猛然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等等,這批貨的原買主是誰?」
兒子頓時尷尬了,壓低聲音道:「沒有原買主,就是海關罰沒的拍賣貨。」
怎麼可能沒有原買主?否則傻子才買這隻有左腳的鞋子?除非原買主就是……
埃科雷姆盯著自己兒子,他兒子只能低下頭,吶吶說道:「我跟幾個好朋友湊錢做了這筆生意。
不過我們跟海關那邊有關係,他們都心知肚明。只要通過拍賣流程,一切都是合法。絕對不會被查。」
是啊,除了自己家,誰會買三萬支只有左腳的鞋子?
這還真得跟海關那邊有關係,否則罰沒物品不拍賣改為焚燒,豈不是白折騰一場,兩手空空?
「你的好朋友是海關的吧?」埃科雷姆盯著自己兒子,「他要收多少錢?」
聽父親鬆口,兒子興奮的點點頭,「一雙鞋兩美元的管理費,保證我們能拍到自己要的貨,絕對不會錯。」
這個價格倒還算合理,利潤空間依然充足。
而且……這非常合法嘛。
拍了左腳再拍右腳,正規流程出來的,手續齊全,挑不出毛病。
「既然是合法的正當生意,倒是可以做一做。」
埃科雷姆點點頭,心裡稍稍盤算一下,就發現這『正當生意』的利潤竟然不低。一雙鞋至少能掙十美元,三萬雙就是三十萬。
搞來料加工生產三萬件襯衫可掙不到這麼多。
家族做製衣廠,雖然沒有涉足皮鞋生意,但也是可以觸類旁通。銷售渠道是現成的。只要價格有競爭力,賣掉這批鞋子完全沒問題。
事不宜遲,埃科雷姆決定親自出馬。他先打電話拜訪認識的紡織品供應商,詢問當前皮鞋的市場狀況,還帶著樣品親自上門找賣場客戶敲定購買意向。
隨後就是去港口的海關大樓辦理拍賣事項。
到大樓外一看,來辦理拍賣業務的人特別多。有拍賣鞋帽的,拍賣汽車零配件的,拍賣家用電器的,少不了拍賣紡織品服裝的。
這拍賣的數量可比沿海小港口用漁船轉運多得多。
小漁船了不起運個幾十噸,一般只有十幾噸。可大型貨輪到港都是幾千上萬噸,鋪天蓋地的貨物傾瀉而來。
埃科雷姆望著烏壓壓的拍賣者,暗想這要死的工廠可就不止一家了。製衣廠要完蛋,製鞋廠也要完蛋的。
第919章 當個買辦
為什麼要發展製造業?當個買辦不好嗎?
海關局長的辦公室擠了一堆前來拍賣罰沒商品的商人,人數多到連個落腳的地方都難找。大家必須摩肩擦踵的緊挨著,彼此打個招呼,尋求點諒解。
桑賈爾局長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位置倒是寬敞。他大笑的捋了捋鬍鬚,對前來拍賣的人數很滿意。
局長大人的桌前擺著一本商品目錄和對應的拍賣花名冊,他邊看還邊談談自己對當前經濟的心得。
「美國人早就把低端製造業外移了,美國人不一樣過得好好的。歐洲人也不喜歡污染重,效率低,又不賺錢的產業,到處找地方轉移。
現在就連日本人都在轉移那些毫無意義的生意。難道日本人很傻嗎?我看未必。想要發家致富就得拋棄那些無用的東西。
我們有優良的港口,有發達的貿易,這應該大力發展金融業和旅遊業。這可是被稱為『無煙工業』,效益高,無污染,特別適合我們。」
桑賈爾局長在侃侃而談,這場面完全不像個拍賣會,反倒是像他個人的說教宣傳會。他在大談特談自己的『經濟新思維』,把來買便宜貨的人們唬的一愣一愣。
埃科雷姆就擠在辦公室的人群中,腦子裡滿滿是問號。他以為自己會被引到一個拍賣場,有拍賣師舉起錘子,現場會有激烈的競價,大家會面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