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太高興,又不敢反駁皇后的話,只好不甘心地應了:「媽媽放心,兒子明白了。」

  常姝雁並沒有離開,而是從旁坐下,問道:「這兩天你學到些什麼?」

  「賢妃娘娘叫兒子看奏本,拿出處理辦法來。」太子道。

  「你做對了幾個?」

  太子小聲說:「我拿不準,想聽賢妃娘娘的,可她一定要讓我說……」

  常姝雁不語,臉色徹底沉了下來。

  ·

  永安宮諸人,在這天,平生第一次聽到太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看到皇后娘娘拿著戒尺追打太子的身影……

  第70章 教太子

  正月廿二時,崇京下了第一場雨。

  其實也不能算做純粹的雨,因為細細雨絲中,還夾著些細雪。

  司禮監一大早已送來不少奏章,朱瑩正批著,忽聽宮人傳報,說皇后娘娘帶著太子來了。

  她急忙整理了衣裳,出來迎接。

  侍奉太子的宮人似乎換了不少,至於太子本人,則被常姝雁牽在手裡,還一抖一抖地哭著,雙眼紅腫得厲害。

  見朱瑩出來,常姝雁把太子推給她。

  朱瑩驚住了,忙問:「皇后娘娘,這是……?」

  常姝雁瞪了太子一眼,和顏悅色道:「孩子不省心,叫你受了委屈。以後這孩子該怎麼管就怎麼管,千萬別顧忌到我。」

  她交代完事情,便帶著宮人走了,只剩下太子站在庭院裡,哭得越來越大聲。

  朱瑩:「……」

  她感覺腦殼有點痛。

  太子不能放這兒不管,朱瑩蹲下來,用手帕為他擦淚,誰知手剛伸出去,他便往後躲了躲。

  朱瑩:「……」

  她哄了半天,太子還是一直在哭。

  時間有限,不能都耽誤在他身上,朱瑩只好站起身來,吩咐左右:「等太子恢復過來,再帶他去我那裡。」

  她還有一大堆題本要看呢……

  ·

  待朱瑩批覆了四道奏章後,小太子終於被宮人們帶了進來。

  他眼睛腫得像兩顆桃子,臉色都紅了,朱瑩無奈地看著他道:「前幾日打了殿下,是我不對。只是還請殿下休要再說那些話了。」

  太子聽她說到「打」,瑟縮了一下。

  朱瑩已經推來一封奏本,道:「殿下瞧瞧這個,總該拿出個主意來了。」

  太子接過奏本,翻開。裡頭是個革新武舉的提議,要將現行武舉多加幾道考核,如文舉一般選拔。

  他瞧了瞧上題本那人的名字,居然是王詠。

  他還是舉棋不定,下意識想尋求賢妃娘娘的意見。可一想起皇后給他的那頓打,便害怕極了。

  他想了好久,才提筆,在旁邊的紙張上寫了個「允」字。

  朱瑩注意到太子已經寫完了,拿過紙來一瞧,雖只是一個字,卻差點喜極而泣。

  太子終於做出決斷了!

  她心中喜悅,將這紙輕輕地放回原位,問道:「殿下為何要允呢?」

  小太子乖乖地回答道:「爹爹尤為眷愛王詠,聽聞他提議了的事,爹爹從來都是應允了的,所以……我也就允了。」

  朱瑩萬萬沒想到,圖省事叫他看了張王詠的奏章,竟然會得到這樣的回答!這跟太子從前說的「我聽賢妃娘娘的」有什麼兩樣?!

  她勉強笑了笑,又問:「除此以外呢?武舉等同於文舉,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壞處?」

  太子下意識想說不知道。

  然而瞧見她手邊的戒尺後,太子就沒敢說。

  他道:「會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將領,不至於讓沒本事的人,占了官位,尸位素餐。」

  這話說得挺好,朱瑩差點就誇他了。不過太子之前的優柔寡斷,和現在侃侃而談的樣子截然不同,朱瑩心中生疑,又拿來題本。

  果然,他在背王詠列舉出來的好處……

  朱瑩打孩子的手,又有些痒痒了。

  她忍著氣,放了題本,問:「殿下,您可有自己的主意?」

  太子害怕道:「有……」

  「那便請殿下說吧。」朱瑩道。

  太子便不說話了。

  他沉默許久,見朱瑩臉色一沉,連忙結結巴巴道:「我,我覺得,武舉選拔等同文舉,可以選出更多賢才來,不至於全部被世家或軍戶把持……」

  這麼長時間,太子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朱瑩老懷甚慰,誇獎道:「殿下說得極好。如此,就依殿下的,允了吧。」

  他驚喜地笑了笑,忍不住坐得更直了。

  朱瑩又為他推來一份奏章。是關於新成派變革的,太子接過來,很高興地翻開了。

  朱瑩長呼一口氣,感覺太子終於不再是「朽木不可雕」的樣子了。

  ·

  她翻開手裡的稟功奏章,那裡面記的是此番雲城出征將士們的功勳。

  朱瑩對軍事上沒多少造詣,只好叫來司禮監的陳太監一同看。

  陳端告訴她:「按照斬級數來說,此功為下等。」

  說是下等功勳,其實也不少了,數目離中等的也差不太遠。

  況且出征京營,以及和懷兵馬,目的只在於擊退北魏,因此,可以略在下等功勞里,賞得豐厚一些。

  她還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不論是這次的題本,還是以往那些卷宗里,出征時差不多都用著王詠、梁總憲、衛寧侯這個組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