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清了清嗓子,絮絮道:“西涼單于與大閼氏夫妻和睦,琴瑟和鳴。”

  琴瑟和鳴。他們總說“太子與太子妃相敬如賓,琴瑟和鳴”,這個詞兒的意思我沒有完全明白,不過我猜,大概就是寫人關係好的。只是我覺得我阿爹和阿娘的關係可與我和李承鄞不一樣,不該用這個詞兒。

  “噢……這裡又說……治理有方……後面就沒有了,多是記載政事的。”

  我很惋惜地嘆了口氣。

  “永娘,其實我以前偷偷寫了信的,我給他們都寫了信。可是我一直沒有收到回信。”我撐著下巴道:“噯……有時候我傷心了,就想寫信。寫了信,好像就沒那麼傷心了……”

  永娘皺著眉看著我,許久才道:“這些時間都太久了,不如我們等新的地方志編撰好了再看……”

  我忽然道:“那我阿翁呢?永娘,你有沒有看見其他的地方寫了我阿翁呀?”

  “這個……”永娘慢慢道:“婢子暫時還沒有看見……”

  我又喚:“阿渡,你也過來,我們一起找找。吶,我告訴你,阿翁的名字是這樣寫的……”

  我在阿渡掌心劃拉了一遍。我看她只是瞧著手心發呆,便又去找了紙筆,一筆一划畫出記憶中那幾字的樣子。

  我左右端詳了一會兒,為難道:“呃……我知道我寫的不是很好……”我又為自己鼓氣道:“不過沒關係!”

  我指點阿渡,找找類似形狀的,連在一起的段落。阿渡默不作聲蹲到那些書旁邊,開始翻閱。

  啪嗒、啪嗒。我一看,阿渡埋著頭,肩頭不斷地動。她哭了。

  我以為是我的要求太多了,阿渡找不著我阿翁的記載才急哭了。於是我也急了:“別著急,阿渡,阿渡!”

  我抱住她的肩膀說:“咱們找不著就算了,啊?”我慌亂道:“想來是裴照今日拿來的地方志沒有匈奴的。改日我們見了他,再問他要便是了。你不許哭!”

  ”太子妃……“話未說完,永娘已是潸然淚下。

  其實我也想哭,但是我看見永娘和阿渡都哭了,就覺得自己不能哭了。我也不知道說什麼話來安慰她們,只好拍拍這個再拍拍那個。

  永娘止住眼淚,用帕子掩了掩道:“也沒旁的,只是婢子想到太子妃思鄉之心,就覺得心中難受的很。”

  我傻傻地對她說:“其實現在好多啦……剛來上京的時候,我每天都想家。但是現在我想通啦……”

  我用腳尖在地上撥拉著,喃喃道:“你看,人們都覺得現在的情勢挺好的……大家都會過得很幸福。”

  我呵呵笑道:“你們今日都怎麼了?不就是看了一段地方志,惹得你們都傷心成這樣。”

  “下次我自己看,不叫你們來了。”

  永娘勉強地對我說:“太子妃餓了吧?婢子這就去安排晚膳……今日做的都是你喜歡吃的呢。”

  她又是對阿渡很淒涼地一笑:“有一些西涼本地的特色吃食,阿渡姑娘也一併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小甜餅還會有的,但是我並不想不顧邏輯發展寫無腦小甜餅

  本章的梗是修書梗~

  如果李承鄞想起了一切,不可能讓小楓看到記載了

  裴照送過來的書也是選過的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構築著一個虛幻的現實

  其實寫的時候還是很抑鬱

  啊

  第12章 長歌(一)

  之後我也沒想著看地方志了。珞熙一來找我,我就把其他事忘得乾淨。

  同珞熙聊了一下午,我一點兒也沒覺得厭煩。以前我剛見珞熙的時候,她拘謹得不行,我問一句她便答一句,其餘的什麼也不肯多說。後來我們熟了,便自在得多。

  至少,她現在會大聲地笑了。雖然都是沒旁人時她才敢坐得稍微不端正一些,但我覺得這對於她來說已是一個很大進步!

  我摩拳擦掌,還列了單子寫了一堆打算要帶珞熙做的事兒,什麼鬥蛐蛐啦,翻城牆啦……居然被永娘當廢紙扔了!

  我……我還能怎麼樣呢?

  珞熙慢吞吞道:“最近在宮裡都悶死了,聽說驚蟄時會有什麼祭祀……”

  我說:“宮中三天兩頭便有祭祀,都好沒意思。”

  一到什麼大日子,我作為太子妃就得去主持什麼什麼大典。自祭祀前幾日就沐浴焚香,還要齋戒,什麼都吃不成。

  一大早的永娘便要里外三層把我包成粽子,再有頭上沉甸甸的珠翠。一整天我都要保持著她說的所謂優雅恬淡美麗大方的微笑,一直到了晚上,臉都僵了。

  現在我一聽見祭祀就頭疼。

  珞熙道:“你可不要以為中原的祭典都是像宮內這樣的。”

  她又說了許久,我才反應過來:“你是想出去?”

  珞熙長嘆道:“我只好想想了。”

  “不就是要出去嗎?哪日你說要在我這兒住,我帶你翻牆出去。”怕她不信,我又加重語氣道:“從前我經常溜入上京城玩兒的!你可不知道,夜裡那兒有多鬧熱。許多人來來往往歡聲笑語,還有金髮碧眼的胡姬在街上跳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