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顏的力氣越來越小……頭一偏慢慢地停止了呼吸,一動也不動了……然後才從口鼻處溢出了絲絲鮮血。

  ……

  齊顏的屍首是谷若蘭發現的,南宮靜女趕來時齊顏的身體已經涼了,一隻手保持著壓在嘴上的姿勢,另外一隻手搭在床沿上,橫在半空中,絕筆信就掉在床邊。

  南宮靜女跪在床邊,顫抖著拾起了絕筆信。

  陛下,毒是臣自己服下的,希望陛下不要為難承朝宮任何一位。

  若蘭妹子來自民間,請陛下放她回去。錢通一片赤誠也請陛下妥善安置。

  臣死後,玉簫之皇嗣身份再難經得起推敲,若想保她一世太平,唯有將玉簫過繼給皇室旁支。

  回首你我夫妻十三載,臣未曾後悔,只是行至今日,臣已身心俱疲,無力前行。

  若時光能倒轉,臣多麼希望從未出現在渭國,若如此,陛下如故,臣亦如故,細細思之……這十三年來的種種變故皆因臣而起。

  臣斗膽,叩拜陛下乞求最後一事,臣不願入皇陵,亦不想葬在渭國境內,可是……臣思來想去竟發現天地之大竟沒有臣的棲棺之所,臣有愧於草原無顏魂歸故里。

  就請陛下准許丁酉護送臣的棺柩前往洛川之畔,涇渭之界,臣被師父救起的地方安葬吧,丁酉知其所在,請他務必將臣葬於愛駒流火身旁,墓碑上刻:乞顏阿古拉之墓,景嘉元年立。

  南宮靜女看完了信,喉頭一熱,噴出血來,氤氳了信上的墨跡。

  秋菊:「陛下!」

  南宮靜女歇斯底里地喊道:「滾!都給朕滾出去!」

  陳傳嗣:「陛下保重龍體啊!」

  南宮靜女瞪著猩紅的雙目,吼道:「滾出去,沒有朕的准許任何人膽敢踏入這寢殿半步,株連九族殺無赦,滾!」

  所有宮人全部離開了,走在最後面陳傳嗣帶上了大殿的門,殿外,宮人御醫侍衛跪了一地。

  南宮靜女悽厲的哭聲傳了出來,殿外的人也跟著哭了起來。

  承啟五年,三月。

  皇夫齊顏於承朝宮內薨逝,享年:三十一歲,女帝大慟,獨守皇夫遺體七日不出。

  到了第八天早晨,南宮靜女輕撫齊顏毫無血色的臉頰,泣出血淚:「你我夫妻十三載,你騙了我不知多少次,我都原諒了你,可這次,你為何……不能再騙騙我?」

  七天的守候,讓南宮靜女打破了齊顏假死的期望。

  南宮靜女圓了齊顏的遺願,將齊顏的裝入普通棺材內,由丁酉帶領侍衛送到涇渭之界安葬。

  南宮靜女回歸朝堂後,如發狂了一般,要求言官修史,刪掉所有關於齊顏的記錄。

  群臣反對,南宮靜女接連斬首了七名言官,最後在看過齊顏絕筆信的秋菊的建議下,封鎖了自景嘉八年開始之後十三年的史冊,南宮靜女還不顧眾人反對收回了齊顏的金冊玉牒,將宗譜上皇夫的姓名更改為:吳名。

  再然後……南宮靜女給這位「吳名」殿下,賜了十二字封號,以帝王之禮將空棺材葬在了皇陵旁邊。

  承啟六年,南宮靜女冊立瓊華公主與上官武之子:上官福為太子,易上官為南宮,更名為南宮符。

  同年,上官武交回了幽州的兵權,並在南宮靜女的建議下,詐病假死,退隱世間。

  上官武死後,朝臣們便不再反對南宮符這位太子了,畢竟南宮符身系皇家血脈又無父無母,法禮上說得過去。

  承啟七年,女帝南宮蓁蓁以蓄意謀反之罪處理了陸府和丁府,丁府全族皆滅,考慮到陸仲行為國捐軀,便法外開恩只處置了陸權夫婦,罷黜了陸伯言的士族身份,貶為庶民。

  駁斥了陸伯言之子陸蘭的忠烈侯爵位,改為縣男。

  並將晏陽公主齊玉簫過繼到了灼華公主膝下,准其襲承灼華公主的一尊榮。

  做完了這些,南宮靜女不顧反對,帶人去視察洛川……

  那日,南宮靜女讓所有的侍衛退到三百步之外,獨自立在乞顏阿古拉的墓前。

  由於長年無人打理土包雜草叢生,南宮靜女挽起袖子親自除草,雜草長得太深,都拔乾淨后土包幾乎平了,南宮靜女便默默地捧起土來填墳,填著填著竟改填為挖,直挖的雙手血肉模糊才見得棺材……

  ……

  自承啟八年始,女帝南宮蓁蓁開始把政策放到了民生上,時常將監國權交給太子,然後微服私訪。

  光承啟八年一年,女帝就有將近九個月不在朝堂。

  有人說:女帝陛下心系黎民百姓,曾到過不少地方,處處深入絕非走馬觀花,就連田間地頭,市集私塾都要走一走。

  承啟十年,女帝南宮蓁蓁退位,傳位於新君。

  千秋萬代,載入史冊。

  女帝退位後便不知所蹤,有人說在淮南見過她,也有人說在女帝其實是在晉州,還有人說女帝陛下尋到了一個海外仙島,他親眼看到女帝陛下乘船出海去了……

  瓊台,渭國大陸的最南端。

  被譽為天之涯,雲之南的地方,這裡的人們靠海吃海,世代以捕魚為生每一個村落都是漁村,很少會有外人來此處。

  五年前,兩個外面的人來到了瓊台,擇了一個村子建了兩座茅草屋做了鄰居。

  瓊台人是不太歡迎外來人,不過這二人之中有一位是郎中,而且醫術高明,村里人有個頭疼腦熱到他那兒去,分文不取,藥到病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