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頁
自從登基之後,三年一次的大選,皇帝延遲成了五年一次,且那唯一的一次選秀,留下來的人,還都盡數賜給了皇室及臣子家裡。
新人不進來,老人中能活到現在的,早就摸透了當今聖上的脾氣,所以倒也安安分分的。
孝端皇后在登基元年便死了,那之後,皇后之位空置,皇貴妃掌鳳印,當權到如今。
而這位皇貴妃,便是當初曾給顧九解圍過的大皇子妃。
見她前來,皇貴妃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平身,賜座。」
她說著,又看向隨著進來的小姑娘,問道:「這便是書寧吧?」
聞言,秦書寧乖巧的行了禮,道:「書寧給娘娘請安。」
「這模樣,真是個可人疼的。」
皇貴妃掩唇一笑,招手讓秦書寧來自己身旁,從手腕上褪下來一個鐲子,道:「本宮見你便心喜,這個小玩意兒,你且戴著玩吧。」
那是一個羊脂玉鐲子,倒算不得特別值錢,不過因是皇貴妃賞的,顧九頓時便笑著謝恩:「多謝娘娘,只是她人小福薄,當不得娘娘的賞賜。」
「這話說的,本宮瞧著她就擔得起。」
皇貴妃溫柔一笑,又摸了摸秦書寧的頭,笑道:「本宮這身子不爭氣,到如今膝下唯有太子一人,原先還不覺得如何,現下見了書寧,才知道,兒子哪兒有閨女好。」
顧九聞言,笑著稱讚道:「太子殿下明理知大義,是西楚的福氣呢。」
皇長子宣和,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被立為了太子,如今已有兩年。
聽得她誇讚宣和,皇貴妃臉上笑容便溫柔了幾分,又笑著讓秦書寧回了位置上。
不多時,前來請安的人便愈發多了起來。
偌大的殿內座無虛席,這幾年秦崢在吏部的位置穩固,老尚書有告老還鄉的意圖,而接任的人,極大可能會是秦崢。
也正是因此,前來與顧九寒暄的人便多了起來。
待得顧九終於送走一波客套的人,無意中一回頭,卻是驟然出了一身冷汗。
秦書寧不見了。
片刻之前,她還在自己身邊百無聊賴的玩手指呢,這麼一會兒的功夫,人就沒影了!
哪怕知道這裡是宮中,顧九也忍不住懸起了一顆心,她尋了個藉口出去,到了殿外便叫住宮人詢問:「可曾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出來麼?」
那宮人是個面生的,才過來送點心,先前並不在此處,聞言搖了搖頭,恭聲道:「回夫人,奴婢並不曾見。」
顧九的一顆心,越發沉了下去。
她一路尋著往外找去,不想才繞過一處迴廊,便聽得隔壁的院內有笑聲傳來。
顧九急匆匆的進去,就見她家小姑娘正坐在一處鞦韆上玩的開心,而旁邊推著她盪鞦韆的……
赫然是當朝太子,上官宣和。
正是秋日時分,日光籠罩下來,紅牆琉璃瓦,處處泛著柔和的光芒。
御花園內花兒開的正盛,小姑娘一身緋色衣裙,隨著鞦韆起伏,裙擺被風吹的鼓盪,一雙穿著繡花鞋的腳丫隨著晃呀晃,眉眼中滿是笑意。
顧九卻嚇出了一身冷汗,克制著怒意走過去,行禮道:「臣婦給殿下請安。」
見到來人,上官宣和的手微微一頓,方才還推著鞦韆的手,這會兒便收攏了回來,神情溫和道:「秦夫人不必多禮。」
少年不過十二歲,可一張臉上卻是寫滿了少年老成,端的是十分正經。
看到娘親前來,秦書寧頓時便從鞦韆上跳了下來,快步跑到了顧九的面前,笑吟吟道:「娘親,你也出來啦?」
顧九抓著她的手,無聲的嘆了口氣,看向上官宣和道:「幼女無狀,衝撞了太子殿下,還請您恕罪。」
說到這兒,她又輕聲威脅道:「秦書寧,還不快給殿下賠罪!」
但凡母親叫她的大名,那必然是沒什麼好事兒了,秦書寧頓時縮了縮脖子,復又小心翼翼的拽她的衣服:「娘親,我知道錯了,不該偷跑出來的……」
可那又不怪自己,她來就是想偷偷看花燈的,誰知道那裡面鬧哄哄的,一群人說的話根本聽不懂。
見狀,上官宣和輕笑了一聲,道:「原來這是秦府的小姐,秦小姐玉雪可愛,並未衝撞孤,秦夫人不必道歉。」
他說著,又看向秦書寧,笑道:「況且,就算是道歉,也該是孤道歉——方才多有得罪,還請秦小姐不要見怪。」
少年的臉上介於稚氣於成熟之間,行為舉止倒是一派少年老成。
可若仔細看去,還能看出幾分促狹。
顧九聞言,狐疑的看了一旁的秦書寧,就見自家女兒正悄悄地衝著他做鬼臉呢!
這小丫頭……
顧九心中暗嘆,與上官宣和寒暄了兩句,便告辭道:「臣婦便不打擾太子了。」
上官宣和點頭應了,便見秦書寧又悄然衝著他擺手,還不忘記擠眉弄眼。
他頓時便繃不住想笑,強撐著點頭道:「好,夫人慢走。」
可待得這二人走後,他眼中的笑意方才慢慢的溢了出來。
……
到了無人處時,顧九這才站住了身子,見四下無人,輕聲問道:「福寶,你是怎麼遇到太子殿下的?」
秦書寧現下還小,並不知道太子殿下是什麼身份,只當他是個尋常的小哥哥。
新人不進來,老人中能活到現在的,早就摸透了當今聖上的脾氣,所以倒也安安分分的。
孝端皇后在登基元年便死了,那之後,皇后之位空置,皇貴妃掌鳳印,當權到如今。
而這位皇貴妃,便是當初曾給顧九解圍過的大皇子妃。
見她前來,皇貴妃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平身,賜座。」
她說著,又看向隨著進來的小姑娘,問道:「這便是書寧吧?」
聞言,秦書寧乖巧的行了禮,道:「書寧給娘娘請安。」
「這模樣,真是個可人疼的。」
皇貴妃掩唇一笑,招手讓秦書寧來自己身旁,從手腕上褪下來一個鐲子,道:「本宮見你便心喜,這個小玩意兒,你且戴著玩吧。」
那是一個羊脂玉鐲子,倒算不得特別值錢,不過因是皇貴妃賞的,顧九頓時便笑著謝恩:「多謝娘娘,只是她人小福薄,當不得娘娘的賞賜。」
「這話說的,本宮瞧著她就擔得起。」
皇貴妃溫柔一笑,又摸了摸秦書寧的頭,笑道:「本宮這身子不爭氣,到如今膝下唯有太子一人,原先還不覺得如何,現下見了書寧,才知道,兒子哪兒有閨女好。」
顧九聞言,笑著稱讚道:「太子殿下明理知大義,是西楚的福氣呢。」
皇長子宣和,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被立為了太子,如今已有兩年。
聽得她誇讚宣和,皇貴妃臉上笑容便溫柔了幾分,又笑著讓秦書寧回了位置上。
不多時,前來請安的人便愈發多了起來。
偌大的殿內座無虛席,這幾年秦崢在吏部的位置穩固,老尚書有告老還鄉的意圖,而接任的人,極大可能會是秦崢。
也正是因此,前來與顧九寒暄的人便多了起來。
待得顧九終於送走一波客套的人,無意中一回頭,卻是驟然出了一身冷汗。
秦書寧不見了。
片刻之前,她還在自己身邊百無聊賴的玩手指呢,這麼一會兒的功夫,人就沒影了!
哪怕知道這裡是宮中,顧九也忍不住懸起了一顆心,她尋了個藉口出去,到了殿外便叫住宮人詢問:「可曾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出來麼?」
那宮人是個面生的,才過來送點心,先前並不在此處,聞言搖了搖頭,恭聲道:「回夫人,奴婢並不曾見。」
顧九的一顆心,越發沉了下去。
她一路尋著往外找去,不想才繞過一處迴廊,便聽得隔壁的院內有笑聲傳來。
顧九急匆匆的進去,就見她家小姑娘正坐在一處鞦韆上玩的開心,而旁邊推著她盪鞦韆的……
赫然是當朝太子,上官宣和。
正是秋日時分,日光籠罩下來,紅牆琉璃瓦,處處泛著柔和的光芒。
御花園內花兒開的正盛,小姑娘一身緋色衣裙,隨著鞦韆起伏,裙擺被風吹的鼓盪,一雙穿著繡花鞋的腳丫隨著晃呀晃,眉眼中滿是笑意。
顧九卻嚇出了一身冷汗,克制著怒意走過去,行禮道:「臣婦給殿下請安。」
見到來人,上官宣和的手微微一頓,方才還推著鞦韆的手,這會兒便收攏了回來,神情溫和道:「秦夫人不必多禮。」
少年不過十二歲,可一張臉上卻是寫滿了少年老成,端的是十分正經。
看到娘親前來,秦書寧頓時便從鞦韆上跳了下來,快步跑到了顧九的面前,笑吟吟道:「娘親,你也出來啦?」
顧九抓著她的手,無聲的嘆了口氣,看向上官宣和道:「幼女無狀,衝撞了太子殿下,還請您恕罪。」
說到這兒,她又輕聲威脅道:「秦書寧,還不快給殿下賠罪!」
但凡母親叫她的大名,那必然是沒什麼好事兒了,秦書寧頓時縮了縮脖子,復又小心翼翼的拽她的衣服:「娘親,我知道錯了,不該偷跑出來的……」
可那又不怪自己,她來就是想偷偷看花燈的,誰知道那裡面鬧哄哄的,一群人說的話根本聽不懂。
見狀,上官宣和輕笑了一聲,道:「原來這是秦府的小姐,秦小姐玉雪可愛,並未衝撞孤,秦夫人不必道歉。」
他說著,又看向秦書寧,笑道:「況且,就算是道歉,也該是孤道歉——方才多有得罪,還請秦小姐不要見怪。」
少年的臉上介於稚氣於成熟之間,行為舉止倒是一派少年老成。
可若仔細看去,還能看出幾分促狹。
顧九聞言,狐疑的看了一旁的秦書寧,就見自家女兒正悄悄地衝著他做鬼臉呢!
這小丫頭……
顧九心中暗嘆,與上官宣和寒暄了兩句,便告辭道:「臣婦便不打擾太子了。」
上官宣和點頭應了,便見秦書寧又悄然衝著他擺手,還不忘記擠眉弄眼。
他頓時便繃不住想笑,強撐著點頭道:「好,夫人慢走。」
可待得這二人走後,他眼中的笑意方才慢慢的溢了出來。
……
到了無人處時,顧九這才站住了身子,見四下無人,輕聲問道:「福寶,你是怎麼遇到太子殿下的?」
秦書寧現下還小,並不知道太子殿下是什麼身份,只當他是個尋常的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