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泰帝板著臉道:「什么正經事?」

  他記得今天是東宮宣見太子妃家裡人的日子,怎麼太子這兒突然蹦出正經事來了?

  太子殿下把自己和姜若皎的想法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給開泰帝講了講,又掏出自己精心抄寫好的摺子:「您看看,這就是我們寫出來的章程,您要是覺得可行的話就放我們去試試!」

  開泰帝眉頭一動,拿過太子殿下呈上來的摺子翻看起來。

  摺子里的內容是姜若皎搭的框架,夫妻倆你一言我一語填充的細則,寫得很像那麼一回事。

  甚至讓開泰帝感覺看著十分舒心。

  要是朝廷那些文官說幾句虛話,都按著這個法子給他寫摺子,他又怎麼會批奏摺批得腦殼痛!

  不過看完整本摺子,開泰帝神色認真起來,他看向太子殿下:「你說的這種苞米,真的能在旱地長得很好?」

  太子殿下說道:「萬家那小姑娘是這樣說的,我們才剛種下去,還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種出來。我們中午吃了苞米烙餅,味道是真的不挺不錯!」

  開泰帝聽他又轉到吃的上面,沒好氣道:「現在京畿大旱,不少地方要補種莊稼,要是你說的是真的,倒是正好有地方給你們試種。」

  太子殿下聽了先是一喜,接著才知曉開泰帝剛才為什麼一臉苦惱。他絞盡腦汁地勸慰起他爹來:「京畿這麼近,撥送糧食應該不難吧?」

  至少應該不會有餓死人的情況出來。

  開泰帝道:「是不難,可正好碰上天狗食日,不知又要起多少流言蜚語。」

  太子殿下道:「他們要說就隨他們說去,前些年沒有天狗食日,也沒見年景有多好。他們那時候不敢跳出來罵幾句昏君,現在倒是拿著天象來說事,想來是看我們父子倆是外來的,覺得我們好欺負!」

  本來開泰帝心裡也是這麼想的,聽兒子這麼一說頓時又化身嚴父教育起他來:「哪有你這樣揣度別人的?朝中上下隨便拎一個人出來都比你本領大多了,就你這半瓶水晃蕩的也敢妄加非議!」

  太子殿下登時住了嘴。

  開泰帝說道:「既然你們想去種苞米,那就派你過去賑災好了。」

  太子殿下聽到開泰帝要派自己去幹這種正經差事,不由說道:「我又沒有幹過這個,要是出了什麼岔子那不是耽誤了百姓,父皇你還是派個得力的官員過去吧。」他想了想又提出自己的建議,來了個舉賢不避親,「派舅舅去就挺好,我看外祖父他們有錢得很,派舅舅去一定不會貪墨了朝廷撥去賑災的錢糧!要我去也成,我給舅舅打個下手就行了。」

  「瞧你說得,好像派別人去,別人就不會貪墨似的。」開泰帝瞅著自家兒子說道,「你要是一起去,誰敢給你打下手?」

  天子之下就是太子,盧重英就算再糊塗也不會在這種向百姓施恩的事上搶太子的風頭。

  「那我等舅舅賑完災再過去也不遲。」太子殿下不懂什麼施恩不施恩的,他只知道自己不知道怎麼辦這事兒,合該讓會辦的人去辦。

  讓會辦的人把事情辦好,自己去把好處給占了,那不是等於把他辛辛苦苦畫好的畫署上別人的名字嗎?

  想想就很不得勁!

  開泰帝說道:「不是說那苞米就是這時節下種的嗎?你要是不一起去,豈不是要錯過農時?到秋收時百姓顆粒無收,你可就要掏空東宮去補這個缺了。」

  太子殿下聽後一臉為難。

  開泰帝道:「既然你拿不定主意,就先回去和你媳婦商量商量再說吧。」

  太子殿下一聽,對啊,他還有媳婦兒呢。

  太子殿下高高興興地說道:「那我先回東宮去了!」說完他就一溜煙跑沒影了。

  太子殿下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通傳說楚王來求見。

  開泰帝對這個弟弟分外親近,當即叫人把楚王放進勤政殿。

  楚王見開泰帝神色之中沒多少憂愁,有些訝異。

  他猶豫片刻,還是開口說道:「臣弟聽聞京畿大旱,不少百姓受了災,坊間還有許多人拿天狗食日的事做文章。臣弟擔心有人利用受災百姓做文章,願意拿出府中全部糧食解朝廷燃眉之急,皇兄你私底下派人去我府上把糧食運來就好,不必和旁人說起此事。」

  開泰帝擺擺手說道:「你府中能有多少糧食?還是留著自己吃吧!賑災的事你不必操心,朝中拿出章程來自然就能派人過去了。」

  楚王苦笑說道:「是臣弟不自量力了。」

  開泰帝這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剛才的話有點看輕楚王的意思。他說道:「朕知曉你的心意,絕沒有嫌棄你糧食少的意思。只是你過去便飽受廢帝他們的欺壓,時常派人去你封地上搜刮民脂民膏,你又向來仁善,每每碰上這種事就免了百姓賦稅,府中哪有多少餘糧?」

  楚王藏在衣袖底下的拳頭微微握起,面上卻只能笑道:「臣弟自然也知曉皇兄沒有看不起臣弟的意思。」

  開泰帝道:「你知道就好。」

  楚王問道:「不知皇兄準備派誰去賑災?」

  開泰帝道:「朕準備派盧家舅兄去,他在地方上主持過許多次賑災工作,每次都做得不錯,派他去正適合。正好他是太子舅舅,讓他把太子帶上,也好讓太子了解了解民間疾苦。」

  楚王說道:「早知皇兄已經打算好了,臣弟就不急匆匆進宮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