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喪屍董山好歹也是魔門陽真大修,他直接把一招劍法,烙印在傾倒一斛明珠之人的識海。

  這一招劍法,乃是魔門的小陰煞劍術。

  小陰煞劍術說是劍法,其實是一門煉罡煞之法,可以收煉五金之氣,化為最多三十六道陰煞劍光,儲藏在竅穴之內,出手就是一道劍光,威力在外門罡煞之中算得絕頂,遠勝什麼十二花神罡煞,水雲煙,白虹靈罡之流。

  只是這一門劍術有極大缺陷,每用一次小陰煞劍光,就需靜坐鍊氣數日,把陰煞劍光補充。以凡俗之身容納五金之氣,有損元氣,故而修煉此法之人,多會在壯年而亡。

  至於道魔兩家的正經修士……

  誰會去練這種有害健康的罡煞?大家正經的功法還修煉的不夠勤勉呢。

  喪屍董山和魔屍寧一古,送出了劍法之後,就收了神通,兩張大臉消失在天宇。

  幾乎所有的凡俗海商,都目瞪口呆。

  那些沒有傾倒一斛明珠之輩,當然是痛惜非常,也沒想到這兩個看起來窮凶極惡的仙人,真的依言傳法,傳了大法就走,也不肯多留,他們想要再換取劍招,已經沒了機會。

  那三十一艘傾倒了一斛明珠的海商,亦是捶胸頓足,後悔不迭。傾倒一斛明珠這種「粗活」,這些身家巨富的海商,誰肯親自動手?都是令手下奴僕去做。

  結果這一招「仙人」所傳的劍法,就便宜了這些不堪入目的奴才。

  他們如何不後悔?

  王崇遠遠的瞧見,黑風雙煞所做的事兒,果然開心非常。

  他並未有戲耍任何人,但這些凡俗的海商,卻各種自以為是,不管是傾倒一斛明珠的豪爽之輩,還是自覺聰明,放棄了機會之人,都被自己的人心所害,得不著最好的東西。

  王崇也不知道,黑風雙煞傳授的是小陰煞劍術,就算得了傳授之人,日後也未必大好。

  若是他知道,還真不會做的這麼絕,肯定比黑風雙煞再換一門「正經的劍招」。

  王相和楊堯亦傾倒了一斛明珠,不過他們這邊卻是楊堯親自出手,畢竟王相兩條腿都斷了,雙手還要拄拐,沒得辦法傾倒一斛明珠。

  王相見楊堯的臉色,似乎有些困惑,忍不住問道:「你怎麼如此古怪?莫不是這招劍術有些不堪?」

  楊堯搖了搖頭,答道:「這一招劍法,除了被兩位仙人設下了封印,沒有辦法傳人,倒是沒有什麼不堪。只是……它也並不比公子傳授我們的飛火擊雷大法稍強,只是一門鬥法之術,並不能修煉長生,也做不得真正的修士。」

  王相和楊堯都得王崇傳授降龍金剛手,也得王崇傳授過飛火擊雷大法,前者還只是凡俗武學,後者卻可以修煉到天罡境。

  只是兩人開初幾年,迷戀人妖相化之術,只要化為妖身,就有金丹境的法力,故而也沒仔細修煉飛火擊雷大法。

  待得兩人醒悟到人妖相化之術,並不能長生,也不能成為真正的修士,再去修煉飛火擊雷大法,已經過了年紀,筋骨長成,本身又非是悟性絕佳之輩,只是兩個稍微聰穎的少年,故而一直不能練成。

  其實若以資質而論,就算莫虎兒都強過了他們,畢竟莫虎兒奪了親姐姐的機緣,吃了一葫蘆乾元換骨丹呢。

  王相頗為失落,叫道:「也不能長生嗎?」

  楊堯說道:「我沒法說出如何修煉,但這門劍法便是以秘法采攝五金之氣,煉為一股小陰煞劍光,存在竅穴之中,對敵的時候飛出劍光去,威力倒是不俗,卻真不是修行之法。」

  王相也算是略懂修行,聞言就知道楊堯絕沒有哄騙自己,此術確非是正經的道法,他忍不住嘆息了一聲,說道:「早知道拜師學道這麼難,當初我們跟著公子也好,跟著玄鶴老仙也好,何苦蹉跎這麼多年歲月?」

  第四一一章、人生百態,諸般行色

  邀月和王崇在花嶼島呆了數日。

  王崇以劍法換取明珠的事兒,勾動了許多因果,生出了好些故事。

  王崇只關注了幾件最有趣兒的事兒,其中一件是:

  有一位凡俗書生,這位書生甚窮,為了養家餬口,就跟了一位長輩遠赴海外做些買賣。

  他幾年前乘坐的海船出了事兒,落入海中,被一位路過的散仙所救,得以結識了這位散修門中的小婢女,兩情雖相悅,卻都不得自由,無法成就鴛盟。

  後來書生回到了家中,仍舊念茲念茲,不忘佳人。

  這次他又是跟隨長輩出海,自告奮勇把明珠傾倒入海,就得了劍術傳承。

  偏巧那位散修也在這附近,還認出了他,就派人過來問他可能換取此秘法。

  書生一咬牙,就提出了一個自覺甚是無禮的要求,想要換取那位小婢女。

  散修卻不在乎一個尋常婢女,當下應允,以秘法把書生識海的劍術轉走,不但把小婢女送來,更贈送了書生一艘海船。

  書生得此機緣,也不再逗留此處,帶了心愛之人起航還家了。

  另外的一個故事,卻是有家船主為了奪取秘法,把傾倒明珠的外甥叫了過來,想要逼問出劍法。但是他們一家都是凡俗,如何有那散仙的法力?

  這位長輩逼問不得,就以為是自家外甥藏私,吩咐了幾個得力的手下,把外甥半夜按在船艙里活活打死,但識海中的劍法消散,卻一無所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