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貔頓時一塊石頭落了地,黃衫少女叫做曹須晴,是他大伯的獨生愛女,回贈的園子在揚州頗有名聲,不但位置絕佳,園內更是斗檐流水,構造精巧,便是萬兩白銀都難買到,價值絕不輸給盤螭劍。

  有如此厚重的回禮,他這口盤螭劍就收的心安理得了,不必心頭忐忑!

  有了此一層贈劍還宅的關係,王崇立刻就跟楊曹兩家的少年子弟廝混嫻熟。

  王崇多不開言,每出語必有見地,曹貔看他著實順眼,就忍不住問道:「驚羽小弟為何孤身一人出行?你雖然膽略不俗,終究年紀還小。」

  王崇笑了一笑,說道:「我非是孤身一人,是跟了一位長輩出門遊歷,寄居在揚州城外的紅葉寺。今日是我那長輩去訪友了,無人管束,才溜來揚州城,要瞧一瞧,這天下有名的繁華紅塵,究竟有多氣概。」

  這番話讓滿桌的人都疑心盡去,王崇的年紀實在太小了些,孤身一人,行跡著實有些可疑。

  楊曹兩家都是大戶,門中子弟素以清白著稱,並不敢胡亂結交朋友。

  曹貔忍不住笑道:「驚羽小弟如此人才,長輩必然也是雅量高潔之士,不知我等可有福分拜見?」

  王崇哈哈一笑,說道:「我這幾日也見不著他老人家,說要去訪友消悶,不知多久才回來。等我這位長輩興盡而返,十二兄又還未遠行,當略作東道。」

  曹貔倒也並無興趣去拜望一個陌生的長輩,聞言只是舉杯,頻頻勸酒。

  王崇陪飲了幾杯,衝著司徒有道微微拱手,說道:「聽聞揚州八秀文采出眾,人品風流,今日見到司徒德沛,果然文武雙全,更勝傳名!只是揚州八秀的其餘幾位,小弟緣慳一面,可否叨擾德沛兄幫我引薦?」

  司徒有道微微一愣,隨即笑道:「令我跟其餘七位詩酒相交,倒也頗熟悉。下次詩會,便請唐小兄弟過來一起湊個熱鬧。」

  王崇笑吟吟的謝過了司徒有道,便不再做聲,只是看著眾人推杯換盞,飲宴的興高采烈。

  曹須晴在席間偷偷傳了紙條給司徒有道,司徒有道展開偷瞧,不由得滿面含春,喜不自勝。

  司徒有道雖然文名極盛,家傳武功也是出神入化,但出身卻頗貧寒。他早幾年偶遇曹須晴,頓時驚為天人,只恨自己還未有功名,不敢貿然去提親,曹須晴待他似也頗有不同,剛才傳遞紙條,非是其他事兒,只說也想去參加揚州八秀的詩會。

  心上佳人只求這點小事兒,司徒有道自忖不過反掌之易,微微頷首,示意此事他應下來了。

  這兩人的小動作,自然瞞不過王崇去,王崇也不甚在意,這些凡俗的情愛糾葛,與他而言,不過雲煙,瞧一瞧,也就散了。

  他倒是真想要藉助司徒有道這一層關係,見識一番揚州八秀。

  這伙少年男女一直飲宴到近晚,方才準備散去,曹須晴更是做主,送了一匹好馬給王崇,自家跟一個姐妹共乘一騎,灑脫離去。

  王崇目送這些楊曹兩家的少年男女絕塵而歸,含笑問道:「不知有道兄住在哪裡?」

  司徒有道心頭暗忖道:「這個少年出手豪闊,舉止大方,來歷只怕有些奇異,保不齊就是什麼名門望族子弟,我當多做結交。」

  這位揚州八秀之一,名傳天下的大才子,微微一笑,說道:「我一個人獨居,距此倒也不算甚遠,不過驚羽小弟年紀太幼,不如讓為兄送一程如何?我久聞紅葉寺頗為雅致,還未去過,正好順便。」

  王崇一笑說道:「既然如此,司徒兄不如上馬,我們共乘一騎,此去紅葉寺也頗遠,步行去恐怕要月上柳梢了。」

  司徒有道欣然從命,飛身上了馬,他雖然不懂騎術,但武功精強,身子健壯,倒也還來得。

  王崇手挽韁繩,驅策這匹名為紫蘇騮的好馬,四蹄奔踏,須臾就出了揚州城,直奔紅葉寺。

  回到了紅葉寺,主持正在晚課,見到王崇帶了朋友來,也只是淺笑,讓小沙彌把薄粥和鹹菜送入了禪房。

  第三章、才子佳人,棋逢對手(五)

  王崇和司徒有道兩人,雖然吃了半日的酒,但從揚州城回來道路也頗遠,確有些餓了,縱是素粥鹹菜,也吃的甚是滿足。

  用過了晚膳,王崇見天色太晚,他一來是不慣跟人同睡,二來也是要打坐鍊氣,免得耽擱修煉,故而嚴詞拒絕了司徒有道抵足同眠的懇求,又去找主持大師替司徒有道討了一間禪房,兩人分頭睡下。

  王崇雖然拜師了丐王令蘇爾,但令蘇爾還未傳授他道法,也不曾指點與他,修行元陽劍訣仍舊戰戰兢兢,生怕出了甚差錯。

  如今他已經開始修煉第三條經脈——手少陽三焦經!

  十二正經分為手三陽經脈,手三陰經脈,足三陽經脈和足三陰經脈,若是王崇貫通了手少陽三焦經,就完成了手三陽經脈的修煉。

  誠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所以手三陽之後,就算元陽劍訣這等霸道的法訣,也不可能以為追求孤陽,也需要調和陰陽,接下來就要修煉手三陰經脈了。

  比起修煉手三陽經脈,修煉手三陰經脈的時候,還需要調和陰陽,比修煉手三陽經脈猶要危險三分。不過此時還輪不到擔心手三陰經脈的修煉,王崇一昧心思,要先把手少陽三焦經貫通。

  《靈樞·經脈》有云:「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從屈下頰至;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