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再轉醒時,聽見了瓷器碎裂聲。有個男聲惱怒罵道:「……朕讓你悄悄將她帶進宮,你這是悄悄?你迷暈了一整街的人!弘兒是個廢物,都是因為有你這個廢物娘!」

  一個女人的聲音哀哀響起:「陛下,臣妾也想悄悄啊,可那申懷玉公然抗旨,臣妾實在是無法啊!臣妾若是與他們在大街上打起來,不是更鬧得人盡皆知?迷藥至少速戰速決……」

  夏如茵便明白了,她已經被帶進了宮中,這是皇上和淑貴妃在說話。皇上這般愛惜名聲的人,定是想不引人注意將她弄進宮,可淑貴妃事情沒辦好,皇上很生氣。

  皇上重重喘了幾口氣:「事已至此,將來那肖乾領著朝臣追究起來,朕少不得要責罰你。」

  淑貴妃哽咽道:「只要能替弘兒報仇,臣妾不怕責罰!」

  皇上這才平緩了語氣,卻是懷疑問:「你確定這女人是肖乾的意中人?」

  淑貴妃賭咒發誓:「確定!秋狩那時,肖乾替這女人出頭,為她揪出了夏夫人下毒的舊事。臣妾當時路過看見,便覺得他對這女人不一般。男女之事上,臣妾的直覺從來不曾錯過!」

  所以……她被皇上和淑貴妃盯上,並不是因為哪裡漏了馬腳,而是因為淑貴妃女人的直覺?夏如茵心中驚惶,不知道這兩人要如何利用她對付肖乾。她聽見皇上道:「是與不是,一試便知。此人若是有用,便留在你身旁牽制肖乾,若是無用,便直接殺了。」

  淑貴妃應是,似乎吩咐了誰什麼,便有人朝著她行了過來。夏如茵繃緊了身體閉著眼裝暈,卻感覺有人踢了她一腳,而後重重拍打她的臉。

  夏如茵痛得睜眼,便見到了一個老嬤嬤。老嬤嬤粗暴拖起她,提著她就朝殿外行。夏如茵身體在地上撞了幾下,拼命站起,跌跌撞撞跟著她走。她被帶去了偏殿,換上了侍女的衣裳,關在一間小屋裡。她不知道被關了多久,終於聽見了聲響。房門被打開,淑貴妃站在門口,冷冷俯視她:「站起來,跟本宮走。」她露出了一個惡意的笑:「去見你的相好太子哥哥。」

  夏如茵蜷縮在地上,強撐著勇氣和她對望:「貴妃娘娘,你怕是有所誤會,我的相好並非太子殿下,而是他身旁的暗衛暗九。」

  淑貴妃一聲嗤笑:「你相好究竟是誰?本宮自會分辨。」

  便有兩個宮女上前,一左一右架住夏如茵,將她拖了起來。初時那老嬤嬤在旁道:「娘娘,可要教訓她一二,免得她不懂規矩。」

  淑貴妃便真笑了:「在這裡教訓有什麼意思?當然是要當著那賤人兒子的面教訓!」

  夏如茵聽她們這般旁若無人商討,心便沉了下去。皇上說她若是有用,便留她一條命,但看淑貴妃這態度,似乎不論她有沒有用,都是死路一條。不然她們不會這般毫無顧忌在她面前說這種話……

  她被架著行出了房,心中茫然不知所措。這完全是她認知能力範圍外的情況,夏如茵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然後她看到了不遠處的殿內,那個熟悉的身影。金色面具,華貴蟒袍,是她的殿下。

  夏如茵心中忽然便鎮定了。她的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現下的境況,但她知道,她要拼盡全力好好活下去。肖乾也看見了她。夏如茵感覺他是想上前的,但他不敢表現出對她的重視。他刻意收回了目光,垂眸而立。夏如茵便也低頭不再看他。

  淑貴妃端著一蠱湯,笑意盈盈立在殿門口:「陛下,臣妾來給你送碗靈芝湯。」

  皇上的目光在肖乾和夏如茵身上來回掃過,應道:「愛妃有心了,坐。」

  淑貴妃便將那碗湯放在了書桌上,坐在了皇上身旁。侍女們將夏如茵架在淑貴妃身後,夏如茵努力自己站穩了。皇上端起湯碗,拿著勺子輕緩攪拌:「乾兒,鄔指揮使那事,上午段將軍已經和我說過了。他約束下屬不利,影響很不好,的確是該削職。」他喝了幾口湯,放下湯碗,語氣和善:「朕知道他是你的人,不發落他便是。將他調離京衛軍,在其他地方另領個職。」

  肖乾垂著眸,一直不曾抬起眼。他沉聲道:「京衛軍那鎮撫今日會控制不住殺人,都是因為段將軍接手京營軍後,幾次三番挑釁苛責,行事太過偏頗,士兵們積怨已久所致。殺人的確是那鎮撫不對,父皇要責罰他,兒臣絕無意見,可鄔指揮使這些日一直在努力約束屬下,責令手下不得鬧事。兒臣認為削鄔指揮使的職不妥。」

  皇上便看了淑貴妃一眼。夏如茵忽覺不好,便見淑貴妃突然站起,轉身朝她就是一耳光!

  侍女們適時鬆開了夏如茵,夏如茵便被打得摔在了地上。她的臉火辣辣地疼,眼前冒金星,扶著地板直不起身。肖乾終是看了過來,一看之下,立時便克制不住了。他朝夏如茵奔去,可有幾名侍衛上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淑貴妃厲聲道:「不要臉的東西!我不管你入宮前是什麼人,可既然呆在本宮身旁,便要管住你自己!當著陛下和本宮的面,挖空心思勾引太子殿下,你是嫌本宮不夠丟人嗎?!」她命令道:「來人,將她拖出去掌嘴!」

  侍女和嬤嬤便上前,拖著夏如茵扔去了殿門外。皇上端起湯碗,又喝起了湯,仿佛忽然悠閒了起來。便聽肖乾道:「住手!」

  那聲音仿佛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夏如茵昏頭昏腦去看,很想讓肖乾不要衝動,不要落入了皇上和淑貴妃的陷阱。可她根本說不出話。而肖乾直視皇上開了口:「父皇,兒臣思量再三,覺得鄔明軒在今日這事上的確難辭其咎,父皇削他的職,兒臣絕無異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