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他如傳聞所說,住在最高峰的皚皚白雪上嗎?]
[是的。那裡風景很美,可惜他似乎從來沒仔細看過。我想,也許是為了藍星復興的事業忙於奔波的原因吧。]
……
報導的最後,時代雜誌用一整個版面放下一句:
他應當有大好前程,被千萬萬人熱愛。
作者有話要說: 「人的一切不幸源於希望,它把人從城堡的寂靜中喚醒,又把他們拋在城頭上等待拯救。」——加繆
第49章 貪戀人間(番外)
楚家在江南顯赫,雖然不在長安,卻還勝過長安剩下的兩大世家,再也沒有一個名門世家像他們一樣,年年有陛下親自住兩日。
陛下賜下的那把劍將會在未來庇佑著楚家子弟。
楚二公子在某個夜晚失蹤,再也沒有回來。
長安又一夜落雪。總管拿過披風的時候,看到陛下又在看夜雪裡的長安,外衫團在旁邊,仿佛裹著什麼。
總管走近了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果然,外衫里什麼也沒裹。
「陛下近日太勤勉了,」他勸說道,「若是傷了身體,於社稷無益啊。奴才看去江南遊歷多留幾日也不妨礙什麼。」
「不了,」陛下摸了摸裹在旁邊的外衫,神色淡淡,「越留越捨不得。」
兩年後,興許是感覺到了什麼,陛下開始讓人建造陵墓。
後宮始終無人,但是陛下在宗室里挑了繼任的人。那是某一日陛下路過宮中御花園,看到一個宗室帶進來的孩子在舞劍。劍招生疏,收劍倒是很利落。
他恍惚里想到如果他或者楚盡抱養一個宗室子弟,應該也已經在學劍習馬術了。至於娶妻生子,他沒有考慮過這個。
之後,那個孩子就成了儲君。
有的時候顏金會走到宣武門,在落雨的時候,似乎還是有人策馬勒繩,白衣勝雪下了馬,向他走過來。
贈一把劍,劍的主人是三尺青鋒上皚皚白雪,凜冽清光。
那一夜他辭富貴前程,縱身跳上朱紅宮牆,跳入長安大雪裡,擋住刺客的利刃。
連白骨也未曾留下,如同冬日雪化落進塵土。
有人說貓有靈性,是天上仙人來護佑山河社稷。但是那時陛下眼眶通紅,走到宮牆之下,幾次張口卻沒發出聲音。那人不敢再說。
一種長久且巨大的悲痛仿佛在一瞬間攫取了天子。此後數十年,太極殿夜夜燈明不熄。
顏金再也沒有夢到楚盡,唯有一次次夢見那夜長安雪化牆頭的情景。他只有徹夜不睡。
朝堂對當年的楚盡毀譽參半,他當然才華橫溢,提出了許多治國良策。儘管後來失蹤,朝廷還是用著他當年的策略。
但是他太傲氣,甚至曾經醉里上早朝。只不過楚家包庇,陛下也不追究。甚至陛下親自走下金鑾殿,為他披好披風。
還好後來他走了,離開了長安。還好後來他不見了。
這樣的臣子,絕不是值得史官稱頌的。但是他們不得不不甘不願地記載楚家的輝煌,記載為他建造的鳳凰樓。
而在民間,楚二的風評出人意料地好。他練習的金珠幫了不少落魄士子一把,他在酒樓里樂意聽一聽急需用錢人的把戲,在這時候他出手闊綽。他寫了許多詩詞,也畫了許多畫,隨意贈人後都流傳後世。
也許他驕傲目中無人,但他面對清貧士子時卻平和,即使對方三日前剛剛貶他揮霍,也能耐心聽完,再笑著解釋自己的揮霍填入了北荒的水壩。
山河安穩,是他在太極殿夜宿時獻計定邊關。廟堂人才,有他資助的士子念他風骨。他年少喪母,在軍營里養出來跋扈的性子,卻從未傷無辜分毫,反而在流言風語裡坦然笑看,那些背後議論者被他兄長收拾,又被他悄悄帶回長安。
楚大將軍功高震主,幾乎沒有一日不受彈劾。楚載也有疲於應付的時候。那時還在軍營里的少年楚盡與那些勛貴子弟比試,比試劍法馬術,輸了就要答應他一件事。
總是廟堂的事。那些勛貴子弟輸了幾次,挨了家裡的打之後,就長了記性,要跟他斗酒。幾個人下來,總能有一個贏過他吧。
可是他總是在酒桌前坐得筆直,很翩翩公子,笑盈盈又桀驁地讓人幾乎有些討厭了。
後來總管在楚家老人回憶時得知,他酒量也並沒有那麼好,往往在人走光之後才敢說扶我起來,有的時候還要偷偷摸摸隱瞞身份找上大夫。
但他是京城楚家的二公子。那些勛貴之子可以狼狽,而他唯有應當從容高傲遊刃有餘。
回到長安那幾年,他的紈絝和放肆為楚家轉移了大半天下的視線。人人都說楚二驕縱,反而沒人再說楚家的權傾朝野令人忌憚。
整個天下的流言彈劾都由他一肩擔起,在軍營里他也跟著將士們九死一生。對楚家他殫精竭慮,為山河他功在千秋。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而今四海清平,總管想,如果他還活著,應該也會高興得多酌一樽。
顏金夜裡看到太極殿外梧桐樹時,也常想起來那一夜紅塵。清清淨淨至動情,四下里只有蟲鳴寂寂,楚二靠坐在床榻里,懶洋洋笑了笑,說這梧桐不錯。
[是的。那裡風景很美,可惜他似乎從來沒仔細看過。我想,也許是為了藍星復興的事業忙於奔波的原因吧。]
……
報導的最後,時代雜誌用一整個版面放下一句:
他應當有大好前程,被千萬萬人熱愛。
作者有話要說: 「人的一切不幸源於希望,它把人從城堡的寂靜中喚醒,又把他們拋在城頭上等待拯救。」——加繆
第49章 貪戀人間(番外)
楚家在江南顯赫,雖然不在長安,卻還勝過長安剩下的兩大世家,再也沒有一個名門世家像他們一樣,年年有陛下親自住兩日。
陛下賜下的那把劍將會在未來庇佑著楚家子弟。
楚二公子在某個夜晚失蹤,再也沒有回來。
長安又一夜落雪。總管拿過披風的時候,看到陛下又在看夜雪裡的長安,外衫團在旁邊,仿佛裹著什麼。
總管走近了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果然,外衫里什麼也沒裹。
「陛下近日太勤勉了,」他勸說道,「若是傷了身體,於社稷無益啊。奴才看去江南遊歷多留幾日也不妨礙什麼。」
「不了,」陛下摸了摸裹在旁邊的外衫,神色淡淡,「越留越捨不得。」
兩年後,興許是感覺到了什麼,陛下開始讓人建造陵墓。
後宮始終無人,但是陛下在宗室里挑了繼任的人。那是某一日陛下路過宮中御花園,看到一個宗室帶進來的孩子在舞劍。劍招生疏,收劍倒是很利落。
他恍惚里想到如果他或者楚盡抱養一個宗室子弟,應該也已經在學劍習馬術了。至於娶妻生子,他沒有考慮過這個。
之後,那個孩子就成了儲君。
有的時候顏金會走到宣武門,在落雨的時候,似乎還是有人策馬勒繩,白衣勝雪下了馬,向他走過來。
贈一把劍,劍的主人是三尺青鋒上皚皚白雪,凜冽清光。
那一夜他辭富貴前程,縱身跳上朱紅宮牆,跳入長安大雪裡,擋住刺客的利刃。
連白骨也未曾留下,如同冬日雪化落進塵土。
有人說貓有靈性,是天上仙人來護佑山河社稷。但是那時陛下眼眶通紅,走到宮牆之下,幾次張口卻沒發出聲音。那人不敢再說。
一種長久且巨大的悲痛仿佛在一瞬間攫取了天子。此後數十年,太極殿夜夜燈明不熄。
顏金再也沒有夢到楚盡,唯有一次次夢見那夜長安雪化牆頭的情景。他只有徹夜不睡。
朝堂對當年的楚盡毀譽參半,他當然才華橫溢,提出了許多治國良策。儘管後來失蹤,朝廷還是用著他當年的策略。
但是他太傲氣,甚至曾經醉里上早朝。只不過楚家包庇,陛下也不追究。甚至陛下親自走下金鑾殿,為他披好披風。
還好後來他走了,離開了長安。還好後來他不見了。
這樣的臣子,絕不是值得史官稱頌的。但是他們不得不不甘不願地記載楚家的輝煌,記載為他建造的鳳凰樓。
而在民間,楚二的風評出人意料地好。他練習的金珠幫了不少落魄士子一把,他在酒樓里樂意聽一聽急需用錢人的把戲,在這時候他出手闊綽。他寫了許多詩詞,也畫了許多畫,隨意贈人後都流傳後世。
也許他驕傲目中無人,但他面對清貧士子時卻平和,即使對方三日前剛剛貶他揮霍,也能耐心聽完,再笑著解釋自己的揮霍填入了北荒的水壩。
山河安穩,是他在太極殿夜宿時獻計定邊關。廟堂人才,有他資助的士子念他風骨。他年少喪母,在軍營里養出來跋扈的性子,卻從未傷無辜分毫,反而在流言風語裡坦然笑看,那些背後議論者被他兄長收拾,又被他悄悄帶回長安。
楚大將軍功高震主,幾乎沒有一日不受彈劾。楚載也有疲於應付的時候。那時還在軍營里的少年楚盡與那些勛貴子弟比試,比試劍法馬術,輸了就要答應他一件事。
總是廟堂的事。那些勛貴子弟輸了幾次,挨了家裡的打之後,就長了記性,要跟他斗酒。幾個人下來,總能有一個贏過他吧。
可是他總是在酒桌前坐得筆直,很翩翩公子,笑盈盈又桀驁地讓人幾乎有些討厭了。
後來總管在楚家老人回憶時得知,他酒量也並沒有那麼好,往往在人走光之後才敢說扶我起來,有的時候還要偷偷摸摸隱瞞身份找上大夫。
但他是京城楚家的二公子。那些勛貴之子可以狼狽,而他唯有應當從容高傲遊刃有餘。
回到長安那幾年,他的紈絝和放肆為楚家轉移了大半天下的視線。人人都說楚二驕縱,反而沒人再說楚家的權傾朝野令人忌憚。
整個天下的流言彈劾都由他一肩擔起,在軍營里他也跟著將士們九死一生。對楚家他殫精竭慮,為山河他功在千秋。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而今四海清平,總管想,如果他還活著,應該也會高興得多酌一樽。
顏金夜裡看到太極殿外梧桐樹時,也常想起來那一夜紅塵。清清淨淨至動情,四下里只有蟲鳴寂寂,楚二靠坐在床榻里,懶洋洋笑了笑,說這梧桐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