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終於有一日,陛下親自題字,贈了楚二一把劍。題字也很耐人尋味,是兩詞「日月」「明珠」。
至高至明日月。
這件事一出,諫官們的摺子就雪花般地堆滿了皇帝案上,字字句句要陛下三思,這二字太重不可加於臣身云云。
當日夜裡,楚盡又被喊到了太極殿。
總管在殿外守夜,迢迢燈火憧憧,月明星稀,夜晚寂靜唯有蟲鳴。
殿裡,磨墨宣紙上寫紅塵。手指相握時,在坦誠相對的巔峰,聽見最喧囂的安靜。
在那張堆滿彈劾的案上,奏摺被隨手推開落在地上,只有一個吻落在眼尾鬢角。
風吹過殿外高大的梧桐樹。
第二日,皇帝下旨,楚盡越過翰林院,直接入朝。此事自然又是滿朝風雨,歷朝歷代從未有過先例,但皇帝偏要開了這例。
言官在朝上痛心直言進諫,陛下淡淡聽完,依然將此事落實了下來。
楚二上朝那日,是個日光明媚的好天氣。清俊秀雅的少年郎身穿官袍,手執笏板,翩翩走上金鑾殿中,不卑不亢談吐得體,雖然出聲不多,卻都一針見血。
於稻頻頻側目。滿朝異議逐漸平息。
第一天就大出風頭,楚家也是更加風光,幾乎權傾朝野,朝中眾人無不趨附。楚家雖有避嫌之心,卻也為華光難掩的二公子驕傲,不免有幾分過火。
既然考察結束,楚二順利出宮。
騎著來時白馬,他在馬上回頭的時候,看到一道明黃身影立在高樓,如同十幾個夜晚他們共同在樓上看這道長街。原來不是看燈火,而是看他離開時的路。
即使入宮一趟,楚二公子依然是個紈絝。在酒樓里醉枕風月繡筆山河,下了朝就白日醉臥清夜裡睜眼到天明,咬著筆桿子在銷金窟里題詞,側頭喝一口酒釀,再半夢半醒酣然入夢。
皇帝睜隻眼閉隻眼地縱容,楚家為他掃清滿朝沸沸揚揚的議論。市井裡流傳「楚二佩劍明光里」,就是暗諷他是金鑾殿上唯一一個可以佩劍上朝的寵臣,連劍都是陛下親自賜下。
如同劍上題字,他是長安永不墜滅的日月,朝堂炙手可熱的明珠。
但是再也沒在上朝時間之外,踏入皇宮一步。他和皇帝似乎保持著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
直到兩年後,冬日里,楚盡醒來時兩隻手變成了四隻爪子。
他看著茸茸雪白的毛,沉默地坐在墊子上,看著不遠處伏在奏摺上小憩的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一會,總管拂開簾走進來,似乎睡著了的皇帝睜開眼睛,坐起身。總管行了禮,面帶憂色地搖了搖頭:
「御林軍還是沒有搜到楚大人下落。」
顏金臉色難看,淡淡道:「近日里只有突厥人來了長安。」
總管猶豫著說道:「他們前日剛上奏想要面見聖上,昨夜楚大人就不見了……」
楚盡靜靜思索。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但是突厥的情況他一直有關注——既然決定不再做任務,自然要好好活這一世。
突厥人狼子野心已久,想要面聖必然是不安好心。
那一邊總管還在絮絮叨叨著勸說,皇帝的臉色也逐漸凝重,似乎是決定答應下來,楚盡坐不住了,躍到顏金案下。
「這貓也是突厥三日前進貢的。」總管說道。
楚盡抬起的爪子微微一僵,敵貓兩個字出現在腦海裡面。
這時,被封后很久沒有出現的333悲哀道:「這是我準備寄宿的身體!怎麼變成你了!哎,回不去藍星就回不去吧,連好不容易凝聚出來的身體都沒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不如格式化了算了——」
找到了罪魁禍首,楚盡冷冷道:「你在我的腦域當然會連累到我……」還沒說完,他就感覺到自己被抱了起來。
顏金將貓放在案上,眉目間有些冷淡的疲憊:「讓他們入金鑾殿吧,這隻,」他原本想說這隻畜生,不知為何又下意識改口,「這隻貓,一併帶過去。」
總管連忙把貓接過來,見貓不聲不響心中稱奇,楚盡一爪子拍了拍總管的手臂,然後指著前方,示意可以開始走了。
總管:……
顏金無意一瞥,稍稍怔忪了一下,但也沒有太在意,接著低頭看情報。
等到被總管帶出了宮,楚盡才知道長安從昨夜裡就已經封城,一場大雪裡舉朝因為他的失蹤震盪。已經接連有好幾個跟他接觸過的高官世子接受審問。
甚至今日早朝沒開,皇帝昨夜去了一趟楚家之後,就一直在太和宮裡,始終沒回太極殿休息。而皇城御林軍大半出動,將每一條堆雪的街道堵滿,掘地三尺地搜人。
楚家數年來招攬了數不清的高手,那天的雲中鶴曾經名動天下卻也只作送信之用。這一次卻幾乎出了七成真正的精銳暗中搜城,如果這些人排開,也能連綿至長安城到江南的千里之路。
天下風雨。
突厥來使在驛站里如坐針氈,雖然現在楚家和皇帝似乎還沒有對他們如何,他們卻已經察覺到暗地裡的風雲。
至高至明日月。
這件事一出,諫官們的摺子就雪花般地堆滿了皇帝案上,字字句句要陛下三思,這二字太重不可加於臣身云云。
當日夜裡,楚盡又被喊到了太極殿。
總管在殿外守夜,迢迢燈火憧憧,月明星稀,夜晚寂靜唯有蟲鳴。
殿裡,磨墨宣紙上寫紅塵。手指相握時,在坦誠相對的巔峰,聽見最喧囂的安靜。
在那張堆滿彈劾的案上,奏摺被隨手推開落在地上,只有一個吻落在眼尾鬢角。
風吹過殿外高大的梧桐樹。
第二日,皇帝下旨,楚盡越過翰林院,直接入朝。此事自然又是滿朝風雨,歷朝歷代從未有過先例,但皇帝偏要開了這例。
言官在朝上痛心直言進諫,陛下淡淡聽完,依然將此事落實了下來。
楚二上朝那日,是個日光明媚的好天氣。清俊秀雅的少年郎身穿官袍,手執笏板,翩翩走上金鑾殿中,不卑不亢談吐得體,雖然出聲不多,卻都一針見血。
於稻頻頻側目。滿朝異議逐漸平息。
第一天就大出風頭,楚家也是更加風光,幾乎權傾朝野,朝中眾人無不趨附。楚家雖有避嫌之心,卻也為華光難掩的二公子驕傲,不免有幾分過火。
既然考察結束,楚二順利出宮。
騎著來時白馬,他在馬上回頭的時候,看到一道明黃身影立在高樓,如同十幾個夜晚他們共同在樓上看這道長街。原來不是看燈火,而是看他離開時的路。
即使入宮一趟,楚二公子依然是個紈絝。在酒樓里醉枕風月繡筆山河,下了朝就白日醉臥清夜裡睜眼到天明,咬著筆桿子在銷金窟里題詞,側頭喝一口酒釀,再半夢半醒酣然入夢。
皇帝睜隻眼閉隻眼地縱容,楚家為他掃清滿朝沸沸揚揚的議論。市井裡流傳「楚二佩劍明光里」,就是暗諷他是金鑾殿上唯一一個可以佩劍上朝的寵臣,連劍都是陛下親自賜下。
如同劍上題字,他是長安永不墜滅的日月,朝堂炙手可熱的明珠。
但是再也沒在上朝時間之外,踏入皇宮一步。他和皇帝似乎保持著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
直到兩年後,冬日里,楚盡醒來時兩隻手變成了四隻爪子。
他看著茸茸雪白的毛,沉默地坐在墊子上,看著不遠處伏在奏摺上小憩的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一會,總管拂開簾走進來,似乎睡著了的皇帝睜開眼睛,坐起身。總管行了禮,面帶憂色地搖了搖頭:
「御林軍還是沒有搜到楚大人下落。」
顏金臉色難看,淡淡道:「近日里只有突厥人來了長安。」
總管猶豫著說道:「他們前日剛上奏想要面見聖上,昨夜楚大人就不見了……」
楚盡靜靜思索。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但是突厥的情況他一直有關注——既然決定不再做任務,自然要好好活這一世。
突厥人狼子野心已久,想要面聖必然是不安好心。
那一邊總管還在絮絮叨叨著勸說,皇帝的臉色也逐漸凝重,似乎是決定答應下來,楚盡坐不住了,躍到顏金案下。
「這貓也是突厥三日前進貢的。」總管說道。
楚盡抬起的爪子微微一僵,敵貓兩個字出現在腦海裡面。
這時,被封后很久沒有出現的333悲哀道:「這是我準備寄宿的身體!怎麼變成你了!哎,回不去藍星就回不去吧,連好不容易凝聚出來的身體都沒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不如格式化了算了——」
找到了罪魁禍首,楚盡冷冷道:「你在我的腦域當然會連累到我……」還沒說完,他就感覺到自己被抱了起來。
顏金將貓放在案上,眉目間有些冷淡的疲憊:「讓他們入金鑾殿吧,這隻,」他原本想說這隻畜生,不知為何又下意識改口,「這隻貓,一併帶過去。」
總管連忙把貓接過來,見貓不聲不響心中稱奇,楚盡一爪子拍了拍總管的手臂,然後指著前方,示意可以開始走了。
總管:……
顏金無意一瞥,稍稍怔忪了一下,但也沒有太在意,接著低頭看情報。
等到被總管帶出了宮,楚盡才知道長安從昨夜裡就已經封城,一場大雪裡舉朝因為他的失蹤震盪。已經接連有好幾個跟他接觸過的高官世子接受審問。
甚至今日早朝沒開,皇帝昨夜去了一趟楚家之後,就一直在太和宮裡,始終沒回太極殿休息。而皇城御林軍大半出動,將每一條堆雪的街道堵滿,掘地三尺地搜人。
楚家數年來招攬了數不清的高手,那天的雲中鶴曾經名動天下卻也只作送信之用。這一次卻幾乎出了七成真正的精銳暗中搜城,如果這些人排開,也能連綿至長安城到江南的千里之路。
天下風雨。
突厥來使在驛站里如坐針氈,雖然現在楚家和皇帝似乎還沒有對他們如何,他們卻已經察覺到暗地裡的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