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
蕭寧迅速召來了羅律,還有皇榕堂舟一起商討西軍事宜,蘇莫離也自是理所當然地留在營帳里。皇榕和堂舟進來時,瞥到蘇莫離後,紛紛垂了眼。
蘇莫離淡道:「昨夜之事,你們二人不必介懷。」
聽到蘇莫離親口說了,皇榕和堂舟方真正地放下了心來。
此時,中軍的將領皆是到齊了。
蕭寧沉聲道:「昨夜西軍遭遇偷襲,死傷過萬。」
羅律,皇榕和堂舟皆是面色一變。
「如此一來,我們中軍就必須要加快速度了。」
同時的,蘇莫離在案上鋪開了南國的地圖,他說道:「如今,南國的重要兵力所對的是我國西軍和南軍,之前南國以退為進,以此偷襲西軍,致使西軍受到大創。我們亦可聲東擊西,致使南國注意起我們的中軍,以解西軍和南軍一時之憂。」
蕭寧低頭看著地圖,聽到蘇莫離的話時,她忽然眼前一亮。
她指著地圖上的一條小河,「我們中軍可兵分兩路,一按原先計劃走,二走這條水道。渡過河後,便可先攻這幾座城池……」她又指著圖裡的一處森林,「兩路中軍可以此處匯合。」
蘇莫離接著道:「之後,中軍便可一路無阻,直達南國要塞飛林。只要可以攻破這座城池,南國都城盛京便遙望在即。」
蕭寧點頭,含笑望了蘇莫離一眼。
「蘇先生總是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
羅律瞅了瞅蘇莫離,又瞅了瞅蕭寧。
「陛下打算如何分成兩路?」
蕭寧沉聲道:「皇榕和羅律按照原先計劃走,朕和堂舟,還有蘇先生改走水道。」
堂舟開口道:「陛下,不如我和皇榕一道?」
蕭寧疑惑地看著他。
堂舟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素來大大咧咧的,做事不計後果。而皇榕素來謹慎,性格上可與我互補。如此打起仗來,我們二人便會吃太多的虧。況且陛下您所走的水路,較之我們所攻的小城危險百倍。羅太尉無論機智抑或領兵才能皆是勝於我,陛下鸞體至關重要,更應留羅太尉此等能將在身側,以防不時之需。」
蘇莫離也頷首贊同,「陛下,我亦認為有理。」
蕭寧沉吟了片刻後,才點頭道:「如此,便皇榕和堂舟領中軍三萬兵馬行陸道。朕和蘇先生,還有羅太尉行水道。」
蘇莫離智奪糧草
蘇莫離智奪糧草 蕭寧率領大軍順利渡過河後,尋了處駐紮營地,便和蘇莫離去了周邊考察地形。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天時地利人和盡占,方能勝之輕易。
百里之外,有一座城池,叫天州城。
城門上,有重兵把守,槍矛擦得雪亮,在陽光下寒光爍爍,看之令人心顫。
五里之外,有一片松樹林,明明已是深秋,卻無絲毫蒼涼之意,葉色深綠,翠蓋亭亭,儼然一派夏季之色。樹影交錯間,有一抹絳紫色若隱若現,微微湊近,便可瞧見一位極其俊俏的公子手握竹色長鏡正盯著天州城的城門看得入神。
這人正是女扮男裝的蕭寧。
望了許久,她忽然「唔」了一聲,「蘇先生,這天州城倒是看守嚴密。你瞧瞧……」她遞過手中的竹色長鏡,「那些士兵都站了老半天了,動都沒動過。看來這個守天州城的顧鶴教導有方,軍紀甚是嚴明。」
蘇莫離無聲無息地出現在蕭寧身側,他接過一望,眉毛微挑,「顧鶴的確算得上是弘安帝手下的能將。方才聽了探子回報,說這天州城是近些時日才倏然增兵把守,顧鶴也是前日剛調過來了守城的。」
蕭寧似乎想到了什麼,她雙眸里忽有亮光閃起,「莫不是這天州城有什麼重要的東西?」
蘇莫離收起了長鏡,「陛下可記得我們渡過河後,聞到了什麼?」
「胡豆?」
蘇莫離頷首,「正是。」
南國盛產胡豆,是一種從西域傳過來的農作物,只適合在南國西邊地區生長。北國每年花大量的錢財用於交換胡豆上。
一陣呵斥聲由遠至近,蕭寧和蘇莫離互望一眼,兩人迅速掩了身影,紛紛躲在濃密的翠葉下。蕭寧悄悄地掰開了眼前的一片葉子,湊著空隙望了下去。
一條彎彎曲曲的隊伍,他們都穿著粗製的麻衣,個個面容枯黃,神色慘澹,隨行的官吏凶神惡煞,手中抓著一條鐵鞭,見有人行得慢了,便惡狠狠地抽下一鞭,斥道:「快點快點,慢吞吞的,我們得在兩日內將糧草運完。運不完,你們通通都得死!」
蕭寧心中一動,抬起眼時,蘇莫離的目光也正好看了過來。蕭寧揚眉,蘇莫離頷首,兩個人心中的意思不謀而合。
孫武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財,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矣。」
打仗艱辛,花費無數,為此,戰役里,最上乘的辦法便是——
因糧於敵。
待松樹林靜了下來後,蕭寧眸中燦若星辰,「蘇先生,可有高見?」
蘇莫離亦是滿目笑意,「我有一法,但需陛下配合。」
「定當全力配合之。」
.
半個時辰後,蘇莫離以極其詭異的身法帶著蕭寧從天州城側的護城河道里潛了進去。待腳踏土地時,蕭寧已是微微氣喘。方才在水中憋氣太久,差些就透不過氣來。她環顧四周,竟發現身處一府邸內。
蕭寧迅速召來了羅律,還有皇榕堂舟一起商討西軍事宜,蘇莫離也自是理所當然地留在營帳里。皇榕和堂舟進來時,瞥到蘇莫離後,紛紛垂了眼。
蘇莫離淡道:「昨夜之事,你們二人不必介懷。」
聽到蘇莫離親口說了,皇榕和堂舟方真正地放下了心來。
此時,中軍的將領皆是到齊了。
蕭寧沉聲道:「昨夜西軍遭遇偷襲,死傷過萬。」
羅律,皇榕和堂舟皆是面色一變。
「如此一來,我們中軍就必須要加快速度了。」
同時的,蘇莫離在案上鋪開了南國的地圖,他說道:「如今,南國的重要兵力所對的是我國西軍和南軍,之前南國以退為進,以此偷襲西軍,致使西軍受到大創。我們亦可聲東擊西,致使南國注意起我們的中軍,以解西軍和南軍一時之憂。」
蕭寧低頭看著地圖,聽到蘇莫離的話時,她忽然眼前一亮。
她指著地圖上的一條小河,「我們中軍可兵分兩路,一按原先計劃走,二走這條水道。渡過河後,便可先攻這幾座城池……」她又指著圖裡的一處森林,「兩路中軍可以此處匯合。」
蘇莫離接著道:「之後,中軍便可一路無阻,直達南國要塞飛林。只要可以攻破這座城池,南國都城盛京便遙望在即。」
蕭寧點頭,含笑望了蘇莫離一眼。
「蘇先生總是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
羅律瞅了瞅蘇莫離,又瞅了瞅蕭寧。
「陛下打算如何分成兩路?」
蕭寧沉聲道:「皇榕和羅律按照原先計劃走,朕和堂舟,還有蘇先生改走水道。」
堂舟開口道:「陛下,不如我和皇榕一道?」
蕭寧疑惑地看著他。
堂舟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素來大大咧咧的,做事不計後果。而皇榕素來謹慎,性格上可與我互補。如此打起仗來,我們二人便會吃太多的虧。況且陛下您所走的水路,較之我們所攻的小城危險百倍。羅太尉無論機智抑或領兵才能皆是勝於我,陛下鸞體至關重要,更應留羅太尉此等能將在身側,以防不時之需。」
蘇莫離也頷首贊同,「陛下,我亦認為有理。」
蕭寧沉吟了片刻後,才點頭道:「如此,便皇榕和堂舟領中軍三萬兵馬行陸道。朕和蘇先生,還有羅太尉行水道。」
蘇莫離智奪糧草
蘇莫離智奪糧草 蕭寧率領大軍順利渡過河後,尋了處駐紮營地,便和蘇莫離去了周邊考察地形。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天時地利人和盡占,方能勝之輕易。
百里之外,有一座城池,叫天州城。
城門上,有重兵把守,槍矛擦得雪亮,在陽光下寒光爍爍,看之令人心顫。
五里之外,有一片松樹林,明明已是深秋,卻無絲毫蒼涼之意,葉色深綠,翠蓋亭亭,儼然一派夏季之色。樹影交錯間,有一抹絳紫色若隱若現,微微湊近,便可瞧見一位極其俊俏的公子手握竹色長鏡正盯著天州城的城門看得入神。
這人正是女扮男裝的蕭寧。
望了許久,她忽然「唔」了一聲,「蘇先生,這天州城倒是看守嚴密。你瞧瞧……」她遞過手中的竹色長鏡,「那些士兵都站了老半天了,動都沒動過。看來這個守天州城的顧鶴教導有方,軍紀甚是嚴明。」
蘇莫離無聲無息地出現在蕭寧身側,他接過一望,眉毛微挑,「顧鶴的確算得上是弘安帝手下的能將。方才聽了探子回報,說這天州城是近些時日才倏然增兵把守,顧鶴也是前日剛調過來了守城的。」
蕭寧似乎想到了什麼,她雙眸里忽有亮光閃起,「莫不是這天州城有什麼重要的東西?」
蘇莫離收起了長鏡,「陛下可記得我們渡過河後,聞到了什麼?」
「胡豆?」
蘇莫離頷首,「正是。」
南國盛產胡豆,是一種從西域傳過來的農作物,只適合在南國西邊地區生長。北國每年花大量的錢財用於交換胡豆上。
一陣呵斥聲由遠至近,蕭寧和蘇莫離互望一眼,兩人迅速掩了身影,紛紛躲在濃密的翠葉下。蕭寧悄悄地掰開了眼前的一片葉子,湊著空隙望了下去。
一條彎彎曲曲的隊伍,他們都穿著粗製的麻衣,個個面容枯黃,神色慘澹,隨行的官吏凶神惡煞,手中抓著一條鐵鞭,見有人行得慢了,便惡狠狠地抽下一鞭,斥道:「快點快點,慢吞吞的,我們得在兩日內將糧草運完。運不完,你們通通都得死!」
蕭寧心中一動,抬起眼時,蘇莫離的目光也正好看了過來。蕭寧揚眉,蘇莫離頷首,兩個人心中的意思不謀而合。
孫武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財,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矣。」
打仗艱辛,花費無數,為此,戰役里,最上乘的辦法便是——
因糧於敵。
待松樹林靜了下來後,蕭寧眸中燦若星辰,「蘇先生,可有高見?」
蘇莫離亦是滿目笑意,「我有一法,但需陛下配合。」
「定當全力配合之。」
.
半個時辰後,蘇莫離以極其詭異的身法帶著蕭寧從天州城側的護城河道里潛了進去。待腳踏土地時,蕭寧已是微微氣喘。方才在水中憋氣太久,差些就透不過氣來。她環顧四周,竟發現身處一府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