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現在阿昭是萬萬不願與衛瑾碰面的。
阿昭與祥雲殿裡的宮娥說了一聲後,便出了祥雲殿。走沒多久,忽然有人叫住了阿昭。
「紅劍客姑娘。」
阿昭扭頭一看,只見一碧藍宮裝女子走來,對她欠身行了一禮,說道:「枚蘭見過姑娘。」
眼前的女子服飾與一般的宮娥不太一樣,且沒有自稱奴,看得出來在王宮中地位不低。阿昭打量著她,問道:「你是?」
「枚蘭是王后娘娘的近身侍婢,王后娘娘多次聽聞紅劍客的大名,早已想見一見,遂遣了枚蘭過來請紅劍客姑娘到鳴鳳殿一趟。」
阿昭道:「好。」
.
到了鳴鳳殿後,阿昭見到了宛後。
阿昭有些出乎意料,宛後生得比宛王還要老,眉眼處已然有不少眼紋,儘管面上鋪了厚厚的脂粉,但也難以掩蓋美人遲暮的老態。
不過老雖老,但一國之後的雍容端莊還是十分顯然的。
阿昭伏身行了一禮。
宛後親自扶起了阿昭,笑得慈眉善目的,「快起快起,不必多禮。」宛後又道:「本宮早已聽聞紅劍客的大名,不曾想到大名鼎鼎的紅劍客竟然是個如此年輕的姑娘。姑娘家學劍不易,能有這番成就更是不易,真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阿昭道:「王后娘娘謬讚了。」
宛後似是想起什麼,露出一臉可惜的神色來。她道:「說起來,你與修兒倒是有緣分,沒想到離宮出走後的修兒竟能與你遇上。」
「湊巧而已。」
宛後嘆道:「也不知道修兒如今在何方。對了,你是與謝年一道入宮的吧。沒想到紅劍客與名滿天下的謝郎也是舊識。」
阿昭笑道:「是呀。」
宛後問:「如何相識的?」
阿昭又笑了笑,說道:「有一回偶然遇到便相識了。」之後宛後又問了阿昭不少和謝年有關的話,快到晌午時分,阿昭才離開了鳴鳳殿。
.
一出鳴鳳殿,阿昭便覺得臉都要笑僵了,在深宮中與一國之後說話委實累人。
宛後雖然問得一臉雲淡風輕的,但阿昭知道她在套她的話,每一句話都像是暗藏深意一般,令她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應對。
一整個上午,宛後看起來像是在問自己,但實際上幾乎句句都和阿年有關。
宛王看重謝年,她尚能明白,但為何宛後也如此關注阿年?
「阿昭。」
謝年的聲音驀然響起。
阿昭笑著回頭,與謝年道:「真巧,剛想去找你,你就出現了。」謝年走了過來,與阿昭並肩同行,兩人邊走邊說著話。
「今日一大早我便被宛王召了過去,剛剛才出來的。」
阿昭說:「看來宛王十分看重阿年。」
謝年搖搖頭,「今日宛王與我談話,倒也沒怎麼提宛國之事,反而是與我閒聊,問了不少我在丘國的事情,且言語之間……」
謝年頓了下。
阿昭也停下步伐來,側頭望向謝年,問:「言語之間如何?」
謝年摸了摸自己的臉,說:「雖然不曾聽聞宛國有蓄養孌童的風氣,但宛王看我的目光十分怪異。」阿昭不由撲哧一聲笑出來,道:「阿年的相貌確實出色。」
謝年道:「可這也不應該,若論出色,宛王也該看上衛公子才對。」
聽謝年提起衛瑾,阿昭的目光閃爍了下。
她輕聲問道:「阿年今早離開祥雲殿時可有見到我師父?」
謝年說:「不曾,不過我聽宮人說,衛公子一直留在寢殿裡,並未出來過。」
阿昭勉強地笑了下,說道:「我突然想起有東西落在了鳴鳳殿裡,阿年你先回……」話音未落,冷不丁的又有一個繡球砸來,不過這回阿昭躲得快,繡球砸到了謝年的頭上。
阿昭定睛一看,還是昨夜的那個半舊的繡球。
「這不是昨天夜裡……」
阿昭望了眼不遠處的冷宮,壓低聲音道:「阿年,你可有想過這不是偶然。」
謝年立馬明白了阿昭的意思。
他迅速看了眼周圍,然後撿起了繡球,他低聲與阿昭道:「你想去冷宮看看?」
阿昭道:「興許是有人想借著繡球來告訴我們一些事情,我們偷偷進去,若是被發現了也無妨便說我們走錯路了。」
從鳴鳳殿出來時,本來有宮娥跟著的,不過被阿昭打發走了。
她不習慣走到哪兒都有人跟著。
謝年道:「剛好我知道有一條小徑可以避開守門的侍衛,來,跟我走。」
.
不過是一牆之隔,外頭繁華富麗,裡頭卻是陰冷殘破,時而有悽厲的慘叫聲傳來。
明明是大白天,可一踏進來便只覺寒氣逼人,渾身毛骨悚然的。阿昭搓搓手臂,道:「這冷宮裡也不知死了多少人。」
忽有一傻傻顛顛的婦人跑前來,髮髻用筷子挽起,上邊還插了不少根湯勺,她笑得花枝亂顫,「王上,你想起大明湖畔的臣妾了麼?」
不等謝年回答,婦人的目光倏然凌厲起來,惡狠狠地瞪向阿昭。
「狐狸精,都是你的錯!」
說著,便要向阿昭撲來。謝年下意識地便擋在阿昭的身前,不過阿昭的速度更快,已是扯上謝年的手臂,迅速地跑開。
婦人並沒有追上來,坐在地上傻傻地笑著。
阿昭與祥雲殿裡的宮娥說了一聲後,便出了祥雲殿。走沒多久,忽然有人叫住了阿昭。
「紅劍客姑娘。」
阿昭扭頭一看,只見一碧藍宮裝女子走來,對她欠身行了一禮,說道:「枚蘭見過姑娘。」
眼前的女子服飾與一般的宮娥不太一樣,且沒有自稱奴,看得出來在王宮中地位不低。阿昭打量著她,問道:「你是?」
「枚蘭是王后娘娘的近身侍婢,王后娘娘多次聽聞紅劍客的大名,早已想見一見,遂遣了枚蘭過來請紅劍客姑娘到鳴鳳殿一趟。」
阿昭道:「好。」
.
到了鳴鳳殿後,阿昭見到了宛後。
阿昭有些出乎意料,宛後生得比宛王還要老,眉眼處已然有不少眼紋,儘管面上鋪了厚厚的脂粉,但也難以掩蓋美人遲暮的老態。
不過老雖老,但一國之後的雍容端莊還是十分顯然的。
阿昭伏身行了一禮。
宛後親自扶起了阿昭,笑得慈眉善目的,「快起快起,不必多禮。」宛後又道:「本宮早已聽聞紅劍客的大名,不曾想到大名鼎鼎的紅劍客竟然是個如此年輕的姑娘。姑娘家學劍不易,能有這番成就更是不易,真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阿昭道:「王后娘娘謬讚了。」
宛後似是想起什麼,露出一臉可惜的神色來。她道:「說起來,你與修兒倒是有緣分,沒想到離宮出走後的修兒竟能與你遇上。」
「湊巧而已。」
宛後嘆道:「也不知道修兒如今在何方。對了,你是與謝年一道入宮的吧。沒想到紅劍客與名滿天下的謝郎也是舊識。」
阿昭笑道:「是呀。」
宛後問:「如何相識的?」
阿昭又笑了笑,說道:「有一回偶然遇到便相識了。」之後宛後又問了阿昭不少和謝年有關的話,快到晌午時分,阿昭才離開了鳴鳳殿。
.
一出鳴鳳殿,阿昭便覺得臉都要笑僵了,在深宮中與一國之後說話委實累人。
宛後雖然問得一臉雲淡風輕的,但阿昭知道她在套她的話,每一句話都像是暗藏深意一般,令她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應對。
一整個上午,宛後看起來像是在問自己,但實際上幾乎句句都和阿年有關。
宛王看重謝年,她尚能明白,但為何宛後也如此關注阿年?
「阿昭。」
謝年的聲音驀然響起。
阿昭笑著回頭,與謝年道:「真巧,剛想去找你,你就出現了。」謝年走了過來,與阿昭並肩同行,兩人邊走邊說著話。
「今日一大早我便被宛王召了過去,剛剛才出來的。」
阿昭說:「看來宛王十分看重阿年。」
謝年搖搖頭,「今日宛王與我談話,倒也沒怎麼提宛國之事,反而是與我閒聊,問了不少我在丘國的事情,且言語之間……」
謝年頓了下。
阿昭也停下步伐來,側頭望向謝年,問:「言語之間如何?」
謝年摸了摸自己的臉,說:「雖然不曾聽聞宛國有蓄養孌童的風氣,但宛王看我的目光十分怪異。」阿昭不由撲哧一聲笑出來,道:「阿年的相貌確實出色。」
謝年道:「可這也不應該,若論出色,宛王也該看上衛公子才對。」
聽謝年提起衛瑾,阿昭的目光閃爍了下。
她輕聲問道:「阿年今早離開祥雲殿時可有見到我師父?」
謝年說:「不曾,不過我聽宮人說,衛公子一直留在寢殿裡,並未出來過。」
阿昭勉強地笑了下,說道:「我突然想起有東西落在了鳴鳳殿裡,阿年你先回……」話音未落,冷不丁的又有一個繡球砸來,不過這回阿昭躲得快,繡球砸到了謝年的頭上。
阿昭定睛一看,還是昨夜的那個半舊的繡球。
「這不是昨天夜裡……」
阿昭望了眼不遠處的冷宮,壓低聲音道:「阿年,你可有想過這不是偶然。」
謝年立馬明白了阿昭的意思。
他迅速看了眼周圍,然後撿起了繡球,他低聲與阿昭道:「你想去冷宮看看?」
阿昭道:「興許是有人想借著繡球來告訴我們一些事情,我們偷偷進去,若是被發現了也無妨便說我們走錯路了。」
從鳴鳳殿出來時,本來有宮娥跟著的,不過被阿昭打發走了。
她不習慣走到哪兒都有人跟著。
謝年道:「剛好我知道有一條小徑可以避開守門的侍衛,來,跟我走。」
.
不過是一牆之隔,外頭繁華富麗,裡頭卻是陰冷殘破,時而有悽厲的慘叫聲傳來。
明明是大白天,可一踏進來便只覺寒氣逼人,渾身毛骨悚然的。阿昭搓搓手臂,道:「這冷宮裡也不知死了多少人。」
忽有一傻傻顛顛的婦人跑前來,髮髻用筷子挽起,上邊還插了不少根湯勺,她笑得花枝亂顫,「王上,你想起大明湖畔的臣妾了麼?」
不等謝年回答,婦人的目光倏然凌厲起來,惡狠狠地瞪向阿昭。
「狐狸精,都是你的錯!」
說著,便要向阿昭撲來。謝年下意識地便擋在阿昭的身前,不過阿昭的速度更快,已是扯上謝年的手臂,迅速地跑開。
婦人並沒有追上來,坐在地上傻傻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