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宏圖壯志、勃勃野心……都消散在了潔白的大雪裡。

  周恪收回弓箭,冷眼看向地下那具死不瞑目的屍體。

  「傳令下去,就說秦承嗣伏誅了,令其餘人等速速投降」。

  雪還在下,太陽依然被雲層掩蓋。只是雪勢漸小,大概不久以後,雪就要停了。

  是新的一年了。

  ……

  新年新氣象,各地好消息頻頻到來。

  姚志勇、蔣宜與何興旺一同,殺入了京都。劉三俊帶人收復其餘各地州縣。

  秦承嗣一死,各地幾乎沒有任何抵抗之力,也沒了抵擋之心。

  到了四月底,天下已然易主。

  沈游與周恪率隊騎馬,他們正在官道上趕路,前方便是京都了。

  「我還是第一次來京都」,沈游感慨道。

  周恪笑起來,他與沈游並騎,兩人雙雙策馬揚鞭,直奔永定門。

  他笑道,「待空下來了,我帶你去京都各地玩,此地美景頗多」。

  話音剛落,即刻聽見一聲——

  「前方可是周大人和沈先生?」

  有一位穿麻衣的老者站在城門口高聲喊道。

  沈游這才發現前方有一大片稀稀拉拉的人影。

  「那是什麼人?」

  周恪笑著低聲道,「你看,這便是京都第一景——亨嘉之會」。

  什麼?

  沈游眼帶迷惑。優秀人才聚會要在城門口嗎?這是什麼新型聚會方式?京都潮流?

  然而等到沈游御馬來到城門口,只覺周恪此人,實在促狹!

  說什麼亨嘉之會,擺明了是在諷刺這幫人根本不是什麼優秀人才,全是一幫投機者。

  這群人面色紅潤,有幾個甚至肚大腰圓,擺明了平日裡吃好喝好。

  這會子人人揚著笑臉,恭恭敬敬的站在城門口,顯然是得了消息專在這裡恭候沈游、周恪。

  有意思的是,這幫人全部身著麻衣。

  沈游更是無奈。

  這應該是覺得他們皂衣軍尚黑,頗為肅穆。官服上也沒繡太多的花紋,平日裡行事比較節儉。於是這群人也不敢穿紅著綠、更不敢穿錦著綢。

  小心翼翼至此,這群人多半是北齊舊臣或是宗室勛貴。

  奇怪了,姚爽竟然也會放這群人出來。

  按理,沈游和周恪到達京都後,此地應該戒嚴才是,姚爽為何會允許這些人進入永定門?

  沈游腦子裡思緒萬千,但她嘴上卻說道,「不知諸位是……」

  方才喊人的老者應該就是這群人的領頭羊,他躬身一禮,「草民葉玉泉,見過沈先生、周大人」。

  沈游一愣,這位便是秦承嗣的首輔葉玉泉,也就是秦承嗣死後帶領京都百官向皂衣軍投誠之人。

  周恪溫和道,「原來是葉首輔啊,久仰大名」。

  這話語調溫和,就是聽在葉玉泉耳中,實在刺耳!

  他葉玉泉除了一個背主之名,又能有什麼好名聲呢?

  周圍全是黑壓壓的皂衣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只好賠笑兩聲,說道,「二位大人初至京都,舟車勞頓,難免風塵僕僕,吾等設下了接風宴,還請兩位大人不吝賞光」。

  沈游心知肚明。

  改朝換代了,企業破產了,這幫遺老遺少們失去了往年崇高的地位,就得在新企業為自己再謀一個職位。

  只是沈游實在沒什麼想法。她既沒打算捧著他們,也沒打算鄙薄他們。

  只拿他們當尋常百姓對待便也就是了。

  沈游便開口說道,「接風洗塵就不必了,我等事務繁忙,多謝諸位厚愛」。

  說完,她與周恪對視一眼,兩人牽了馬,齊齊要進城門去了。

  葉玉泉一愣,又急急說道,「還請二位稍候」。

  周恪駐足,似笑非笑的看向這幫人,心知戲肉來了。

  「周大人、沈先生」,葉玉泉帶著眾人齊齊躬身一禮。

  沈游看他們動作如此整齊,心中瞭然,這必定是此前排演過數次了的。

  她倒是來了興致,伸手拽了拽周恪,示意他停下來看看這幫人要幹什麼。

  也看看姚爽、劉三俊等人放任了這群人出現,到底是要做什麼。

  葉玉泉行了禮,上前一步,大聲道,「大齊□□承皇天之眷命,載厚土之德行,平天下,定江山,篳路藍縷,興國□□,使大齊承平廿百一十七年。然其後人暴戾恣睢、殘殺無度,以至兵連禍結、烽鼓不息」。

  「都道神器本無主,有德者居之。今有周、沈二位恤百姓、止干戈、平天下、定九州。其仁比堯,孝肩舜,功過三皇,德高五帝」。

  「草民葉玉泉,謹代京都百姓,迎二聖入京都!」

  沈游整個人都要麻了。

  她懷疑的看向葉玉泉那張褶子臉。什麼功過三皇,德高五帝,對方到底是怎麼把這種話說出口的?要臉嗎?

  身側周恪簡直要大笑出聲。

  他已經許久沒看到過沈游這副震驚的樣子了,實在是好玩得很。

  周恪一點也不奇怪葉玉泉的話,堵在城門口,面對著如此之多的士卒、百姓,能是為了什麼呢?

  自然是三請三讓,然後登基為帝的小把戲了。

  周恪甚至敢打賭,京都門口是一請,到了皇宮門口是一請,然後最後一請便是第一次皂衣軍的百官聚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