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小蕊姑娘嘆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我家娘子肩上擔子重,少不得辛苦。」
說罷請了管事娘子們去廊下吹風喝茶,自己掀了帘子進去。
余魚這會兒已經起身了,就是頭還有些疼,手扶著額頭,趴在窗台看著窗外的一樹海棠花。
這海棠還是先前余魚去京郊時,從一個農戶那兒買的,想了好多法子在一塵院栽種活了,如今過去兩年,長高抽條了,開花也好看。
她聽到外頭動靜,抬眸。
「可是要看帳本子了?」
余魚聲音顯得更清脆了些,少了一些嫩嫩,多了一絲底蘊。
她抬眸時,眸波轉動,歪頭看人輕笑,倒是和以前一般,安定又溫柔。
只相較前兩年的稚氣,如今更顯得沉穩大氣。
畢竟做了兩年世子娘子,偌大的楚國公府,國公夫人也不吝教她,許多事都帶著她,出入辦事,格外幹練。
少不得就要收斂幾分嬌氣,要穩得住。
「可不是,底下管事娘子們每月初一都要給您送帳本子來,那麼厚一堆,您看了怕不是又要頭疼。」
余魚伸了個懶腰。
「更衣吧,也不好給她們等久了。」
過了中午最熱的那會兒,余魚讓丫鬟去吩咐套個車,她要外出一趟。
四月的天氣,冷不冷熱不熱的,小蓮心細,還多抱了一件斗篷。
楚國公府的馬車熟門熟路停在一條巷子外,這條巷子大多是做生意的門戶,左右支著攤位,兩邊垂著幌子,大多做生意的鋪子門口,還有小跑堂的在招呼人。
一看見余魚下了馬車,不少人都屈了屈膝笑吟吟打招呼。
「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又來找唐娘子吧,剛剛瞧著唐娘子在屋裡頭呢。」
丁姑娘和她丈夫在京中落了腳。唐書生繼續讀書,因著太子都換了,他們也受不到什麼牽連,已經是準備明年的下場考試了。
丁姑娘開了個綢緞莊,里外分了兩間。外頭是做生意的,裡面隔著一個小院,小院過去,就是住宅。
唐書生在京城一家書院讀書,每月回來一次,順便帶帶孩子。
余魚來得多,周圍鄰里鄰居也都知道,這綢緞莊的唐娘子和楚國公府的世子夫人關係甚篤,無形之中,也是一種對綢緞莊的保駕護航。
余魚進去時,掌柜的一眼瞧見她,笑著躬身:「夫人來了,快裡面請。我家小郎跌了一跤,娘子帶進去換衣服了。」
一聽到阿落跌了,余魚腳步都快了幾分。
阿落是個招人疼的孩子,就是小時候落下了一點病,身子骨不太好,丁姑娘和她夫君愁得厲害,對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輕重拿捏了。
余魚沿著廊下過去,門也沒關,裡頭是娘倆的笑聲。
她敲了敲門。
「你們在樂什麼呢。」
「姨姨!」
兩歲多的孩子說話已經利落了,趴在床上換了衣裳,一聽到門口熟悉的聲音,手腳並用爬下床,噠噠噠光著腳就跑來,啪的一下抱緊了余魚的腿。
仰著小腦袋咧開嘴衝著余魚笑得只剩眼睛縫兒。
余魚順勢抱起了阿落。
「光著腳跑,你阿娘要數落你了。」
丁姑娘見余魚來了,也不著急來抱孩子,順手把床上給換下的衣裳收起,邊給余魚說:「我數落他,也要他聽。」
「倒不如拿你家夫君嚇唬一嚇,立刻就老實了。」
丁姑娘打趣道。
余魚聽到這,卻是嘴一嘟。
「柔姐姐又說這話。說的好像他是什麼可怖的惡人似的。」
丁柔趕緊來抱過兒子,牽了余魚的手。
「好好好,阿姐給你賠個不是。」
又給余魚倒了一杯溫茶。
「只是,你該也在街頭聽到過那些消息吧。」
余魚捧著茶碗,垂眸點了點頭。
有些鬱悶。
「聽著了。」
裴深去往雍南城兩年,帶著自己的人馬和當地的人馬,經歷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把邊境匪賊往外趕,趁機派人繼續擴修,擴寬了不少領地。又駐紮了不少軍隊在那兒。
說來他勝仗打得多,偏傳回京中的消息,都是說裴將軍是個凶神惡煞的鬼類。
說他喜好堆京觀,追敵深入,趕盡殺絕,殺心過重,不是與國家有福之將。
前一年還好,第二年,裴深勝仗連連,打得幾個邊境敵群接連退敗,一直派人試圖談合。
本該是一樁好事,偏入了京中的話頭,卻是說裴深莫不是在邊境給鬼奪了捨去,一個紈絝子弟怎麼會打仗,更別提,那些兇悍的敵群有多驍勇,怎麼會在他手中連敗。
甚至有些本就不喜權貴門第紈絝的書生,編了小話寫本子來誣名他,非說裴深是惡鬼骨。
這話沒什麼人信,但是拿來嚇唬小孩兒可有用。
阿落和他爹外出玩耍時偶然聽過一次,被嚇到了,總是分不清余姨姨家的裴叔叔,和外頭人說的裴將軍。
余姨姨說的裴叔叔,是個溫柔體貼的好叔叔,他小時救過他的命。
這也讓丁柔有些難辦,孩子太小分不清的,只能先將就著,有時來了興趣,甚至順口嚇唬一句。
而且在余魚跟前,她有時也會故意這麼提。
畢竟裴深傳出來惡名,余魚每次聽了,都鼓著腮嘟著嘴,瞬間回到了十四五歲奶呼呼的生氣模樣。
說罷請了管事娘子們去廊下吹風喝茶,自己掀了帘子進去。
余魚這會兒已經起身了,就是頭還有些疼,手扶著額頭,趴在窗台看著窗外的一樹海棠花。
這海棠還是先前余魚去京郊時,從一個農戶那兒買的,想了好多法子在一塵院栽種活了,如今過去兩年,長高抽條了,開花也好看。
她聽到外頭動靜,抬眸。
「可是要看帳本子了?」
余魚聲音顯得更清脆了些,少了一些嫩嫩,多了一絲底蘊。
她抬眸時,眸波轉動,歪頭看人輕笑,倒是和以前一般,安定又溫柔。
只相較前兩年的稚氣,如今更顯得沉穩大氣。
畢竟做了兩年世子娘子,偌大的楚國公府,國公夫人也不吝教她,許多事都帶著她,出入辦事,格外幹練。
少不得就要收斂幾分嬌氣,要穩得住。
「可不是,底下管事娘子們每月初一都要給您送帳本子來,那麼厚一堆,您看了怕不是又要頭疼。」
余魚伸了個懶腰。
「更衣吧,也不好給她們等久了。」
過了中午最熱的那會兒,余魚讓丫鬟去吩咐套個車,她要外出一趟。
四月的天氣,冷不冷熱不熱的,小蓮心細,還多抱了一件斗篷。
楚國公府的馬車熟門熟路停在一條巷子外,這條巷子大多是做生意的門戶,左右支著攤位,兩邊垂著幌子,大多做生意的鋪子門口,還有小跑堂的在招呼人。
一看見余魚下了馬車,不少人都屈了屈膝笑吟吟打招呼。
「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又來找唐娘子吧,剛剛瞧著唐娘子在屋裡頭呢。」
丁姑娘和她丈夫在京中落了腳。唐書生繼續讀書,因著太子都換了,他們也受不到什麼牽連,已經是準備明年的下場考試了。
丁姑娘開了個綢緞莊,里外分了兩間。外頭是做生意的,裡面隔著一個小院,小院過去,就是住宅。
唐書生在京城一家書院讀書,每月回來一次,順便帶帶孩子。
余魚來得多,周圍鄰里鄰居也都知道,這綢緞莊的唐娘子和楚國公府的世子夫人關係甚篤,無形之中,也是一種對綢緞莊的保駕護航。
余魚進去時,掌柜的一眼瞧見她,笑著躬身:「夫人來了,快裡面請。我家小郎跌了一跤,娘子帶進去換衣服了。」
一聽到阿落跌了,余魚腳步都快了幾分。
阿落是個招人疼的孩子,就是小時候落下了一點病,身子骨不太好,丁姑娘和她夫君愁得厲害,對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輕重拿捏了。
余魚沿著廊下過去,門也沒關,裡頭是娘倆的笑聲。
她敲了敲門。
「你們在樂什麼呢。」
「姨姨!」
兩歲多的孩子說話已經利落了,趴在床上換了衣裳,一聽到門口熟悉的聲音,手腳並用爬下床,噠噠噠光著腳就跑來,啪的一下抱緊了余魚的腿。
仰著小腦袋咧開嘴衝著余魚笑得只剩眼睛縫兒。
余魚順勢抱起了阿落。
「光著腳跑,你阿娘要數落你了。」
丁姑娘見余魚來了,也不著急來抱孩子,順手把床上給換下的衣裳收起,邊給余魚說:「我數落他,也要他聽。」
「倒不如拿你家夫君嚇唬一嚇,立刻就老實了。」
丁姑娘打趣道。
余魚聽到這,卻是嘴一嘟。
「柔姐姐又說這話。說的好像他是什麼可怖的惡人似的。」
丁柔趕緊來抱過兒子,牽了余魚的手。
「好好好,阿姐給你賠個不是。」
又給余魚倒了一杯溫茶。
「只是,你該也在街頭聽到過那些消息吧。」
余魚捧著茶碗,垂眸點了點頭。
有些鬱悶。
「聽著了。」
裴深去往雍南城兩年,帶著自己的人馬和當地的人馬,經歷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把邊境匪賊往外趕,趁機派人繼續擴修,擴寬了不少領地。又駐紮了不少軍隊在那兒。
說來他勝仗打得多,偏傳回京中的消息,都是說裴將軍是個凶神惡煞的鬼類。
說他喜好堆京觀,追敵深入,趕盡殺絕,殺心過重,不是與國家有福之將。
前一年還好,第二年,裴深勝仗連連,打得幾個邊境敵群接連退敗,一直派人試圖談合。
本該是一樁好事,偏入了京中的話頭,卻是說裴深莫不是在邊境給鬼奪了捨去,一個紈絝子弟怎麼會打仗,更別提,那些兇悍的敵群有多驍勇,怎麼會在他手中連敗。
甚至有些本就不喜權貴門第紈絝的書生,編了小話寫本子來誣名他,非說裴深是惡鬼骨。
這話沒什麼人信,但是拿來嚇唬小孩兒可有用。
阿落和他爹外出玩耍時偶然聽過一次,被嚇到了,總是分不清余姨姨家的裴叔叔,和外頭人說的裴將軍。
余姨姨說的裴叔叔,是個溫柔體貼的好叔叔,他小時救過他的命。
這也讓丁柔有些難辦,孩子太小分不清的,只能先將就著,有時來了興趣,甚至順口嚇唬一句。
而且在余魚跟前,她有時也會故意這麼提。
畢竟裴深傳出來惡名,余魚每次聽了,都鼓著腮嘟著嘴,瞬間回到了十四五歲奶呼呼的生氣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