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京兆尹愣了:「狀告文賢公主?」
「奴家狀告文賢公主,趁太子飲酒之際,哄太子服下不入流的玩意兒,禍害太子安危!動搖儲君!」
這罪名可大了去了。
京兆尹只覺著今日不適合升堂。
怎麼都是狀告公主的?還是東宮太子的妾,親自來狀告。
而且還是危及太子的安危,這可不是他一個京兆尹能斷的案子。
余魚盯著那娘子看了半天,小聲問小蕊:「這位娘子……」
小蕊點了點頭:「是娘子想的那樣。」
余魚悟了。
這位娘子,想必也是裴深手底下的管事娘子吧。
不然不會這麼巧,一個太子妾,出門遇上旁人狀告公主,就能這麼直接走出來,狀告公主的。
想必都是裴深安排好的。
有一個太子妾,想必文賢公主是跑不掉了。
京兆尹支支吾吾:「這,這是太子和公主,兄妹之間的事情,本官,本官怕是難以判斷。」
那娘子杏眸一瞪:「太子和公主私下是兄妹,可是太子是儲君,是國本!公主此等行徑,是以下犯上,是謀害儲君!京兆尹是不敢斷嗎?」
「這……」
京兆尹擦了擦滿頭的汗水。
找不出個說辭時,外頭,鳴冤鼓又響了。
一聲一聲地,偏京兆尹已經不敢再傳喚了。
前面一對被搶了孩子的夫妻,這裡一位東宮女眷,都是狀告文賢公主。
再傻,京兆尹也該知道,今日大約就是有人故意為之。
可是鳴冤鼓在響,他不能不傳。
半響,只能嘆了口氣。
「傳——」
這一次上堂來的,卻是一個老人。
白髮老人,衣著簡單。
卻白面無須。
余魚看得認真,也認出了此人。
這不就是別莊上的老管家嗎?
說是老管家,實際上不怎麼管事,大家都很尊敬他,都爺爺爺爺的喊。
他怎麼也來了?
京兆尹看了人半天,才問:「堂下何人?」
他也不敢問跪不跪的事兒了。
老人拱了拱手:「老朽德興,曾是先帝陛下的貼身內侍。」
京兆尹半天說不出話來。
先帝陛下的內侍,貼身內侍,德興。
這可不是當年最受先帝寵信的大太監嗎?誰見了不喊一聲德大監。
他有氣無力問:「德大監,不知大監擊鼓,所為何事?」
德興慢騰騰從袖子裡摸出一塊金牌來。
「老朽是為了先帝的顏面,來狀告文賢公主。」
「文賢公主身為人孫女,不孝至極,公然火燒先帝別莊,是為大不敬!」
「京兆尹,此等大不敬,罪當如何?」
第62章 最後一步
這是一場對文賢公主針對性的指控。
已經不是京兆尹能全權解決的事。
苦主過多,還都各有身份,京兆尹不敢請公主,不敢不判,只能當著眾人的面,親自寫了案卷上交天聽。
過了三日,陛下親自下令,文賢公主得行有失,特罰與寺廟代發修行,以贖罪過。
余魚得了這個消息時,正在偏房裡和丁姑娘一起逗孩子。
孩子三天前,就被裴深派人接了回來。
聽說公主狗急跳牆,險些要了這孩子的命,打算毀去證據。還好裴深安排妥當,這孩子身邊有人照顧,才能平安歸來。
孩子不足白天,小小的一團,眼睛最愛盯著明亮的地方,入了冬,天氣轉冷,房間關了窗,點了好幾盞蠟燭,小孩子就一直盯著燭火看。
余魚手上搖著撥浪鼓,小蕊在一側替她整理被孩子抓了一把的髮髻,說道文賢公主拖著斷腿,一路從皇宮離開抵達寺廟的途中,一直在罵。
說是不少在那日聽了公堂上狀告的百姓,都圍在街道邊,對著文賢公主指指點點。
還說是敏然郡主羞憤不已,這幾天都沒敢出門。
這件事裡,最好不過的,就是因為太子妾和德容大監的出面,免去了丁姑娘和她夫君可能會引起的後續責罰。
如今都是平平安安的。
丁姑娘輕輕拍著孩子的胸膛。
「太好了,這件事總算是解決了。」
余魚搖著撥浪鼓,心中也算是放下了一樁事。
畢竟有著一個高位的公主總是盯著,不是放火就是下毒的,著實讓人寢食難安。
現在好了,公主到底是公主,就算做了這些,倒也不至於由多重的處罰,起碼對外宣稱公主受罰,又罰入寺廟修行,這就斷絕了公主日後有心作惡。
「此番要多謝你與世子,找來我夫君,不然我怕是難逃一死。」
余魚笑著說:「都是世子料到了,他安排的,我是沒有法子的。」
丁姑娘抿著唇笑。她也不說,當日公堂上,是見到了余魚的。
戴著帷帽的小娘子,在人群中努力帶著節奏,替她不平。
一個世子娘子,在這種時候敢親自涉險,這份恩情,她記下了。
「丁姑娘,之後你打算怎麼辦?」
余魚有些惆悵。
丁父因為攪合進去了公主的事情,這會兒還在牢里蹲著,何況丁家這個娘家,丁姑娘是完全靠不住的。
而她的丈夫雖然早年中了秀才,但是拐帶他人女兒私奔,難以再考功名。
「奴家狀告文賢公主,趁太子飲酒之際,哄太子服下不入流的玩意兒,禍害太子安危!動搖儲君!」
這罪名可大了去了。
京兆尹只覺著今日不適合升堂。
怎麼都是狀告公主的?還是東宮太子的妾,親自來狀告。
而且還是危及太子的安危,這可不是他一個京兆尹能斷的案子。
余魚盯著那娘子看了半天,小聲問小蕊:「這位娘子……」
小蕊點了點頭:「是娘子想的那樣。」
余魚悟了。
這位娘子,想必也是裴深手底下的管事娘子吧。
不然不會這麼巧,一個太子妾,出門遇上旁人狀告公主,就能這麼直接走出來,狀告公主的。
想必都是裴深安排好的。
有一個太子妾,想必文賢公主是跑不掉了。
京兆尹支支吾吾:「這,這是太子和公主,兄妹之間的事情,本官,本官怕是難以判斷。」
那娘子杏眸一瞪:「太子和公主私下是兄妹,可是太子是儲君,是國本!公主此等行徑,是以下犯上,是謀害儲君!京兆尹是不敢斷嗎?」
「這……」
京兆尹擦了擦滿頭的汗水。
找不出個說辭時,外頭,鳴冤鼓又響了。
一聲一聲地,偏京兆尹已經不敢再傳喚了。
前面一對被搶了孩子的夫妻,這裡一位東宮女眷,都是狀告文賢公主。
再傻,京兆尹也該知道,今日大約就是有人故意為之。
可是鳴冤鼓在響,他不能不傳。
半響,只能嘆了口氣。
「傳——」
這一次上堂來的,卻是一個老人。
白髮老人,衣著簡單。
卻白面無須。
余魚看得認真,也認出了此人。
這不就是別莊上的老管家嗎?
說是老管家,實際上不怎麼管事,大家都很尊敬他,都爺爺爺爺的喊。
他怎麼也來了?
京兆尹看了人半天,才問:「堂下何人?」
他也不敢問跪不跪的事兒了。
老人拱了拱手:「老朽德興,曾是先帝陛下的貼身內侍。」
京兆尹半天說不出話來。
先帝陛下的內侍,貼身內侍,德興。
這可不是當年最受先帝寵信的大太監嗎?誰見了不喊一聲德大監。
他有氣無力問:「德大監,不知大監擊鼓,所為何事?」
德興慢騰騰從袖子裡摸出一塊金牌來。
「老朽是為了先帝的顏面,來狀告文賢公主。」
「文賢公主身為人孫女,不孝至極,公然火燒先帝別莊,是為大不敬!」
「京兆尹,此等大不敬,罪當如何?」
第62章 最後一步
這是一場對文賢公主針對性的指控。
已經不是京兆尹能全權解決的事。
苦主過多,還都各有身份,京兆尹不敢請公主,不敢不判,只能當著眾人的面,親自寫了案卷上交天聽。
過了三日,陛下親自下令,文賢公主得行有失,特罰與寺廟代發修行,以贖罪過。
余魚得了這個消息時,正在偏房裡和丁姑娘一起逗孩子。
孩子三天前,就被裴深派人接了回來。
聽說公主狗急跳牆,險些要了這孩子的命,打算毀去證據。還好裴深安排妥當,這孩子身邊有人照顧,才能平安歸來。
孩子不足白天,小小的一團,眼睛最愛盯著明亮的地方,入了冬,天氣轉冷,房間關了窗,點了好幾盞蠟燭,小孩子就一直盯著燭火看。
余魚手上搖著撥浪鼓,小蕊在一側替她整理被孩子抓了一把的髮髻,說道文賢公主拖著斷腿,一路從皇宮離開抵達寺廟的途中,一直在罵。
說是不少在那日聽了公堂上狀告的百姓,都圍在街道邊,對著文賢公主指指點點。
還說是敏然郡主羞憤不已,這幾天都沒敢出門。
這件事裡,最好不過的,就是因為太子妾和德容大監的出面,免去了丁姑娘和她夫君可能會引起的後續責罰。
如今都是平平安安的。
丁姑娘輕輕拍著孩子的胸膛。
「太好了,這件事總算是解決了。」
余魚搖著撥浪鼓,心中也算是放下了一樁事。
畢竟有著一個高位的公主總是盯著,不是放火就是下毒的,著實讓人寢食難安。
現在好了,公主到底是公主,就算做了這些,倒也不至於由多重的處罰,起碼對外宣稱公主受罰,又罰入寺廟修行,這就斷絕了公主日後有心作惡。
「此番要多謝你與世子,找來我夫君,不然我怕是難逃一死。」
余魚笑著說:「都是世子料到了,他安排的,我是沒有法子的。」
丁姑娘抿著唇笑。她也不說,當日公堂上,是見到了余魚的。
戴著帷帽的小娘子,在人群中努力帶著節奏,替她不平。
一個世子娘子,在這種時候敢親自涉險,這份恩情,她記下了。
「丁姑娘,之後你打算怎麼辦?」
余魚有些惆悵。
丁父因為攪合進去了公主的事情,這會兒還在牢里蹲著,何況丁家這個娘家,丁姑娘是完全靠不住的。
而她的丈夫雖然早年中了秀才,但是拐帶他人女兒私奔,難以再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