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一個多小時的心肺復甦,而且最後成功了,放眼國內外,那都是一個奇蹟,當時的簡西是抱著多大的執念才完成了這個壯舉,旁人無從得知,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不甘心和深不見底的思念。
【我是簡主任的學生,當年也參與了那兩場搶救,其實那天老師不當值,本來應該站在手術台上的人是我,是主任主動要求代替我做手術,他說我們要救的是一個惡人,我還年輕,或許會有心理負擔,老師想照顧我,殊不知,這一場手術,真的成為了我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當時見證了那場手術的人也站了出來,他們很多人當年就站出來為簡鳴遠吶喊過,只是當時媒體更愛挖掘劉慧慧等人背後悲慘的故事,他們的聲音在紙質媒體為主流的年代顯得格外的渺小。
【前一秒,簡主任還驕傲的告訴我們,他的兒子也成了我們的預備兵,將來有一天,他要和兒子一塊站在手術台上,把自己的所知所學都教給他,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夫,下一秒,他就躺在了手術台上,再也沒有下來過】【簡西真的是一個很乖巧的孩子,我看著他長大,可是他爸爸死後,他再也沒有笑過,我以為他會放棄成為一個大夫,沒想到他還是完成了曾經對他爸爸許下的諾言,他是在一線救援的英雄,他的父親一定會為他感到驕傲】……
簡鳴遠的那些朋友現在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他們一個個站出來為簡西發聲,影響力不容小覷。
當年簡鳴遠的死,對於簡家人來說是個不能提及的傷痛,對於衛生系統,何嘗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醫生從公立醫院跳槽到私立醫院?因為他們越發對現有的規章制度感到失望。
一旦有醫鬧發生,醫生首先要受到院內的懲罰,不管他是否做錯,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醫鬧的甜頭,只要鬧了,就有錢賠,只要鬧了,他們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待遇,絕大多數利益都偏向患者,醫護的權益卻很難得到保證。
這些年輿論開始同情醫護人員,可醫院體制內的規章措施依舊選擇保全名譽,有時候醫護受了天大的委屈,也要求他們忍氣吞聲。
當年的簡鳴遠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救死扶傷保護了別人,可當他們也傷了的時候,誰來保護他們呢?
醫鬧者,傷醫者還能享受待遇,甚至更好的待遇,太不公平了!
這是所有醫護人員心底積壓著的不滿,噹噹年枉死的簡鳴遠的兒子再一次承受莫須有的罪名,而當年的施暴者在風聲過後再一次坦然接受社會善意的時候,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忍不住了。
憑什麼!他們就想問問憑什麼!
這真的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全國各地的醫護冒著生命危險支援安合省,因為餘震的關係,不斷有醫護負傷的消息傳出,這個時候,是全國上下對醫護、軍人最崇敬的時候,一些平時很難求到的條件,只能在這個時候提出。
患者黑名單,這是每次醫鬧發生時就會被提出的一個概念,但從來沒有被落實過,也從來沒有人想過他真的能夠落實。
這一次,上面的態度鬆動了。
不單單是簡西和簡鳴遠這兩件事,還有不久前發生的眼科專家被患者砍斷手臂,某男子將母親遺體丟在醫院太平間內,敲詐醫院一百萬搬遷費等等醫患糾紛的緣故。
醫鬧者取消醫保資格,不享受任何醫療福利,醫鬧者直系親屬減少醫保報銷比例……
這些提議都納入了衛生系統的考慮範圍內,是否實施,具體細則還需要研究,但是官方至少表明了態度,從此以後,他們不會再縱容醫鬧者,姑息養奸。
這一步步,都是簡西在背後操控輿論慢慢推動的。
原身真的是一個很優秀的醫者,這一點從他上一世辭去了工作,卻依舊偷偷研究醫術可以看出,只是上一世的他被仇恨遮住了心,忘了自己曾經最渴求的東西。
他那短暫一生中,最叫他懷念的還是大一開學的那一幕。
他作為新生代表站在高台上,和所有新生一塊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遠處,他的父親站在家屬群中遙望著他,眼神驕傲又滿足。
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夫,是他的理想,也是父親的期望,然而上一世,他越走越遠,越走越偏,終究丟失了自己最渴望的夢想。
這段時間劉慧慧的日子很不好過,醫院的醫護一改之前熱情親切的態度,對她十分冷漠,之前源源不斷匯入的善款,也越發微薄了。
直到後來同病房的大姐偷偷摸摸要求轉病房,說到自己不想和殺人犯老婆住在一塊時,劉慧慧才知道這些天網上發生了什麼,也是這個時候,她才知道之前那個不討喜的年輕大夫的身份。
或許是因果報應,之前簡西經歷過的網暴再一次在劉慧慧身上發生,每天都有人寄花圈、壽衣、死老鼠過來,還有人來醫院打探她的消息,劉慧慧惶惶不可終日,越發憔悴了。
對於簡鳴遠的死,劉慧慧或許曾經有過一點愧疚,但最終也因為丈夫坐牢這件事消磨殆盡了,她的本質就是那樣冷漠自私,可躺在病床上的丁念童卻不一樣,他真的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和他的父母完全不一樣。
【我是簡主任的學生,當年也參與了那兩場搶救,其實那天老師不當值,本來應該站在手術台上的人是我,是主任主動要求代替我做手術,他說我們要救的是一個惡人,我還年輕,或許會有心理負擔,老師想照顧我,殊不知,這一場手術,真的成為了我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當時見證了那場手術的人也站了出來,他們很多人當年就站出來為簡鳴遠吶喊過,只是當時媒體更愛挖掘劉慧慧等人背後悲慘的故事,他們的聲音在紙質媒體為主流的年代顯得格外的渺小。
【前一秒,簡主任還驕傲的告訴我們,他的兒子也成了我們的預備兵,將來有一天,他要和兒子一塊站在手術台上,把自己的所知所學都教給他,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夫,下一秒,他就躺在了手術台上,再也沒有下來過】【簡西真的是一個很乖巧的孩子,我看著他長大,可是他爸爸死後,他再也沒有笑過,我以為他會放棄成為一個大夫,沒想到他還是完成了曾經對他爸爸許下的諾言,他是在一線救援的英雄,他的父親一定會為他感到驕傲】……
簡鳴遠的那些朋友現在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他們一個個站出來為簡西發聲,影響力不容小覷。
當年簡鳴遠的死,對於簡家人來說是個不能提及的傷痛,對於衛生系統,何嘗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醫生從公立醫院跳槽到私立醫院?因為他們越發對現有的規章制度感到失望。
一旦有醫鬧發生,醫生首先要受到院內的懲罰,不管他是否做錯,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醫鬧的甜頭,只要鬧了,就有錢賠,只要鬧了,他們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待遇,絕大多數利益都偏向患者,醫護的權益卻很難得到保證。
這些年輿論開始同情醫護人員,可醫院體制內的規章措施依舊選擇保全名譽,有時候醫護受了天大的委屈,也要求他們忍氣吞聲。
當年的簡鳴遠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救死扶傷保護了別人,可當他們也傷了的時候,誰來保護他們呢?
醫鬧者,傷醫者還能享受待遇,甚至更好的待遇,太不公平了!
這是所有醫護人員心底積壓著的不滿,噹噹年枉死的簡鳴遠的兒子再一次承受莫須有的罪名,而當年的施暴者在風聲過後再一次坦然接受社會善意的時候,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忍不住了。
憑什麼!他們就想問問憑什麼!
這真的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全國各地的醫護冒著生命危險支援安合省,因為餘震的關係,不斷有醫護負傷的消息傳出,這個時候,是全國上下對醫護、軍人最崇敬的時候,一些平時很難求到的條件,只能在這個時候提出。
患者黑名單,這是每次醫鬧發生時就會被提出的一個概念,但從來沒有被落實過,也從來沒有人想過他真的能夠落實。
這一次,上面的態度鬆動了。
不單單是簡西和簡鳴遠這兩件事,還有不久前發生的眼科專家被患者砍斷手臂,某男子將母親遺體丟在醫院太平間內,敲詐醫院一百萬搬遷費等等醫患糾紛的緣故。
醫鬧者取消醫保資格,不享受任何醫療福利,醫鬧者直系親屬減少醫保報銷比例……
這些提議都納入了衛生系統的考慮範圍內,是否實施,具體細則還需要研究,但是官方至少表明了態度,從此以後,他們不會再縱容醫鬧者,姑息養奸。
這一步步,都是簡西在背後操控輿論慢慢推動的。
原身真的是一個很優秀的醫者,這一點從他上一世辭去了工作,卻依舊偷偷研究醫術可以看出,只是上一世的他被仇恨遮住了心,忘了自己曾經最渴求的東西。
他那短暫一生中,最叫他懷念的還是大一開學的那一幕。
他作為新生代表站在高台上,和所有新生一塊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遠處,他的父親站在家屬群中遙望著他,眼神驕傲又滿足。
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夫,是他的理想,也是父親的期望,然而上一世,他越走越遠,越走越偏,終究丟失了自己最渴望的夢想。
這段時間劉慧慧的日子很不好過,醫院的醫護一改之前熱情親切的態度,對她十分冷漠,之前源源不斷匯入的善款,也越發微薄了。
直到後來同病房的大姐偷偷摸摸要求轉病房,說到自己不想和殺人犯老婆住在一塊時,劉慧慧才知道這些天網上發生了什麼,也是這個時候,她才知道之前那個不討喜的年輕大夫的身份。
或許是因果報應,之前簡西經歷過的網暴再一次在劉慧慧身上發生,每天都有人寄花圈、壽衣、死老鼠過來,還有人來醫院打探她的消息,劉慧慧惶惶不可終日,越發憔悴了。
對於簡鳴遠的死,劉慧慧或許曾經有過一點愧疚,但最終也因為丈夫坐牢這件事消磨殆盡了,她的本質就是那樣冷漠自私,可躺在病床上的丁念童卻不一樣,他真的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和他的父母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