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微停一停,看著伏環只低頭垂眼的緘默模樣,秀眉微微一蹙,又道:「如今本宮還能統領六宮,也能為公公提前牽線搭橋,那位皇子得到喜訊,想必也定會保你安度晚年。若是等……那時候,便說什麼都晚了。新帝若是要清算舊人,誰也保不住你。」

  她見伏環任由不為所動,秀眉蹙得愈緊,卻仍是循循善誘道:「公公若是不想開口,怕旁人聽見了,也無妨。只要——」

  她的視線落在伏環那雙粗糙如松樹皮的手上,美眸中滿是深意。

  只要輕輕比一個手勢,便也分明了。

  伏環看似老邁,步子卻平穩,一停也未停地往前走去,那雙捧著紫檀木托盤的手更是一動也未動,直至走到屏風前了,這才對儷貴妃躬身道:「陛下以火漆封口,便是讓奴才三緘其口。貴妃娘娘又何必多問呢?等到時候了,自然便會揭曉。」

  說罷,他便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內殿,由金吾衛們護送著,往封存各類天家機密的軒轅閣中去了。

  儷貴妃玉面生寒,抬步自玳瑁屏風前停下,冷聲開口:「聽聞瑞王爺身手非凡,那為何不趁著本宮與他說話之跡,出手將人攔下,難道還等著本宮親自挽袖與人動粗麼?」

  「如今密旨進了軒轅閣,由無數暗衛死士日夜看守,便是再無取出的可能了!」

  李容徽聽她說破,便也帶著小姑娘抬步自屏風後行出,立在儷貴妃跟前,淡聲道:「方才伏公公也說了,等到時候了,自然便會揭曉。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儷貴妃聞言,鳳眸里寒意更甚,須臾,卻只以錦扇掩口,輕輕笑道:「倒是本宮多管閒事了,也罷,只要瑞王能過做到答應過本宮的事,其餘的,本宮也懶於過問。」

  說罷,儷貴妃也不多做停留,也抬步往殿外行去,想是去尋昭華了。

  李容徽略等了須臾,等著儷貴妃走得遠了,這才轉了個方向,帶著小姑娘往敞開的長窗旁行去。

  待行至窗前,他便伸手將小姑娘攬於懷中,帶著她,身子輕捷地逾窗而去,一直走到遠處的抄手遊廊上,這才輕輕將她放下。

  棠音擔驚忍怕了一路,見四下無人,這才敢輕輕帶了帶他的袖口,只輕聲問他:「你當真不在意,密旨上寫的是誰的名字嗎?若是在意的話,為何不將伏公公攔下?」

  「方才內殿中,至少藏有二十名死士,其中成帝榻旁便隱著五人。伏環身旁,至少跟著三人。」李容徽垂目望向眼前的小姑娘,伸手替她攏了攏微有些散開的狐裘領口,讓她不被寒風所侵:「若是我方才出手制住伏環,殿內藏著的所有死士,皆會暴起。」

  即便他能全身而退,卻很難保全身旁不會武功的小姑娘。

  他絕不會讓棠音涉險。

  棠音聽了也是微一慌亂,攥著李容徽袖口的指尖輕輕收緊了,目光下意識地落在遠處的尋仙殿上,仿佛是怕裡頭的死士追出來,拿彼此問罪:「那我們方才躲在屏風後的事,還有儷貴妃與我們說的話,豈不是都被他們聽見了?」

  「他們會不會稟報成帝?」

  「不會。」李容徽帶著她往迴廊上行去,一路上朔風拂面而來,吹動他身上玄色的大氅往後揚起,如一面暗色的旗幟:「他們沒有舌頭。」

  死士,不過是成帝養在身邊的刀刃,只負責內殿中的安危。

  至於旁的,無須過問。

  *

  自成帝立下密旨後,仿佛了卻了一幢大事一般,心頭微微一松,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得漸漸衰敗。

  很快,便到了彌留之際。

  那一夜,天降大雪,漫天飛白將尋仙殿前的宮磚都覆成一片縞素之色。

  李容徽親自打著一柄素麵竹骨傘,扶著自己的小姑娘,一階一階順著這千重白玉階而上,一路走過跪俯在地的宮娥與群臣,緩緩於尋仙殿正殿前收傘停步。

  垂首侍立在旁的近侍們為他們打起了錦簾,沉默著將兩人引入內殿。

  十二面錦繡山河屏風將尋仙殿分成兩重天地,屏風後,內部存放著名貴香料的空心燭燃燒起來異香浮動,火光明亮,驅散了內殿中深濃的夜色,也於跪俯在地的每一人脊背上,鍍上一層亮色。

  而寶帳內成帝的呼吸聲一聲粗重似一聲,像是即將枯竭的河流,隨時便會淌盡最後一滴活水。

  眾人皆在等著最後一刻來臨,等著金吾衛們護衛著伏環將密旨自軒轅閣中帶回,自諸位皇子中冊立新一任的太子。

  再於守靈之後,柩前即位,成為大盛朝的新帝。

  李容徽拂去了棠音袖間的碎雪,帶著她一步步往寶帳前行去。

  還未走到近前,侍奉的金吾衛們便已金刀出鞘,擋在兩人跟前。

  雪刃寒光照在彼此的眉睫之上,冷如覆霜。

  底下跪俯著的眾皇子們皆是色變,不知是誰寒聲開口:「老七,你是要造反嗎?」

  一句話,便讓金吾衛們持刀的手猛地繃緊,一派劍拔弩張之態。

  李容徽的目光自鋒利的刀刃上無聲而過,漸落於那垂落的寶帳之上,只平靜開口:「兒臣尋回了國師。」

  短短七字,卻如一滴沸水墜入熱油之中,轉瞬便讓那寶帳之後的喘息聲劇烈急促了數倍。

  已如朽木的成帝仿佛被這句話重新注入了生機,干啞了數日的嗓子,一寸寸地擠出字來:「快……快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