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餘思雅撕開包裝袋,咬了一口,這味道明顯跟他們的不一樣,她慢慢地咀嚼,咽下去後,抬頭問道:「田主任,這火腿腸不是豬肉做的吧?」

  田主任笑著說:「對,這是鱈魚腸,他們是島國,漁業資源豐富,所以魚肉做的火腿腸很多。」

  聽到這話,餘思雅若有所思,悶了一會兒問道:「田主任,那日本的豬肉多少錢一斤?」

  提起這個,田主任就嘆氣:「他們那邊豬肉比咱們貴多了,折算下來,要三十多塊錢一斤,也就說,咱們三張大團結都買不了他們一斤豬肉。」

  孟蘭咋舌:「這麼貴?那誰還吃得起豬肉啊?」

  丈夫回來後,就天天沉浸在機器的世界裡,都沒好好聊聊在日本的情況,她也是頭一回聽說這個,嚇得不輕。

  田主任立即笑著搖頭說:「怎麼可能,人家是發達國家,哪會吃不起豬肉。這豬肉貴,工資也高啊,人家的國民人均月收入換成咱們國家的錢,差不多兩萬元,不然怎麼能家家戶戶小汽車。」

  啪!

  孟蘭手裡的火腿腸掉到了地上。她不可思議地看著丈夫:「一個月就兩萬?那一年不得24萬去了?咱們幹了幾十年工作,兩個人加起來還沒這麼多呢,你沒說錯?」

  餘思雅聽了也極為震驚。她早就知道這時候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但沒想到光是收入差距這一塊就如此驚人。

  「他們工資高,物價也高,工資是咱們的幾十上百倍,豬肉也是咱們的幾十倍啊。」餘思雅回過神來,笑道。

  田主任點頭:「沒錯,物價跟工資是成正比的。他們掙得多,花得也多嘛。」

  話是這樣說,但在座的三人都明白,物價並不能抹平收入的差距。尤其是在工業品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人家一個月的工資能買好幾台彩色電視機,而我們國內居民得兩三年不吃不喝才能攢夠一台電視機的錢。

  這就是差距。

  目前來看,這個差距像馬里亞納海溝一樣不可逾越,估計連這個時代的國人都沒想到,我們有一天能追上去。

  餘思雅笑了笑,打破了沉默:「田主任,既然他們國內的火腿腸這麼貴,那如果將咱們的火腿腸出口過去呢?」

  外匯這麼難掙,但又不能缺。沒有外匯就沒法到國外購買先進的技術和機器,提升自己。

  田主任和孟蘭聽到這個提議都呆住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驚嘆地看著餘思雅:「余總,你可真想得出來。人家發達國家什麼都有,怎麼會缺咱們這東西啊。」

  孟蘭不看好餘思雅這個提議。

  餘思雅卻不這麼認為。發達國家又不是人人有錢,總還是有窮人的。而且追求性價比是人的天性,誰不喜歡便宜耐用的東西?三四十年後,中國製造遍布全球,發達國家的小商品大多都是中國製造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日本的豬肉這麼貴,他們的這麼便宜,哪怕加上運費和關稅,賣到日本去,也比國內的利潤高多了。

  餘思雅覺得這不失為一個賺錢的路子,但田主任當時大部分時候都呆在工廠學習,所以對日本火腿腸的情況也並不了解。

  從他這裡弄不到信息,餘思雅心裡升出了一個新的想法。離開田家後,她去書店買了日語方面的書籍,打算去請教學校里會日語的老師,先自學一些基本的用語。

  餘思雅的日語還沒學好,工廠那邊總算傳來了好消息,田主任將火腿腸生產線的最後一個難題攻克了,不日就可以量產這個機器。

  聽到這個消息,餘思雅興奮得半宿沒睡著。他們終於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而且他們以後還會踏出下一步,下下步,在技術上不斷學習進步,花一代人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去追趕上發達國家,改變民族的命運!

  只不過這時候,已經接近年關,機器量產也只能等年後了。

  機器的事先放下,餘思雅要趕回辰山縣參加清河鴨的又一個年度總結大會!

  她將沈建東三人也帶上了:「正好,你們也很久沒回去了,跟我回去兩天,看看家鄉的變化!」

  三個孩子都有些意動,答應了下來。

  次日上午,他們坐著清河鴨的貨車返回了故鄉。

  貨車開出省城,一條寬闊筆直的水泥路出現在眼前,兩邊是綠油油的農田。道路平滑,車子開在上面,一點都不顛簸。

  沈建東驚呆了:「什麼時候路修得這麼好了?比省城的路都要好吧!」

  沈紅英笑他:「你天天只顧著炒瓜子,沒看報紙吧。這是清河公路,咱們省第一條水泥路,全長69公里,從省城到咱們辰山縣。這條公路正式通路的時候,報紙上做了詳細的報導。」

  沈建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我那陣子可能比較忙,沒看到。真好啊,這路走著舒坦多了,一點都不顛簸……誒,你們看,那是咱們清河鴨集團呢,嫂子,你們清河鴨包裝袋上的那隻鴨子!」

  餘思雅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了矗立在路邊的GG牌,笑道:「這是我們清河鴨的GG,一路有二十多個呢。」

  「真好,要是所有路都像這樣就好了。」沈建東感慨道。

  餘思雅笑了笑:「遲早會的。」

  水泥路修通之後,除了不再顛簸以外,還有個重要的優點,那就是速度變快了。

  以前從省城回紅雲公社,需要大半天,而今天只花了一半的時間。他們上午十點出發,十二點出頭就到了紅雲公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