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安良原本以為秦淮雖然不會反對他的決定,但是至少也該有那麼一些被人怠慢的不滿和不理解。但是此刻秦淮看著他的眼神卻奇怪極了,像是揉進了無限的溫情和疼惜在裡面。
他握著安良的手始終沒有鬆開,輕聲道:「今天委屈你了。」
安良甚至這一瞬間還沒有反應過來,他愣愣地看著面前的人。喝過酒的人眼睛裡有一種不那麼明顯的水光,讓他看上去像是什么小動物似的。
「我知道你…這麼大的事你之所以沒來得及和我商量,那一定是工作中有什麼東西直接催生了你的這個想法…」秦淮手上的動作比語氣更溫柔:「再加上你給我打的那個電話…一定是什麼讓你很受委屈的事情,對不對?」
安良心裡一酸,泛上來一種酸澀的麻意。其實他就算受了委屈,也不會到處尋求別人的安慰。他怎麼說都是個快三十歲的男人了,這點工作上同事之間的齟齬不至於讓他真的掛在心裡影響情緒太久。他要去滿洲里,一般是因為情緒,另一半只是為了換個環境。
但是這點自己眼中並不那麼重要的委屈被心上人珍而重之地提起,就讓安良覺得,自己是真的挺委屈的。
他半靠在秦淮的懷裡嘆了口氣:「沒事,對口支援就一年而已…回來再說吧,你在重慶等我一年就行。」
「你讓我在重慶等你一年?」秦淮突然問他,他重複這句話的時候聲調都跟著抬高了一點。
「怎麼?不想等啊?」安良莫名其妙地轉頭看他,秦淮的這句反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讓安良的心突然就被提了起來。
然後他才後知後覺地懼怕了自己的自私和心安理得:他總以為經過那麼多事以後,秦淮和他就不可能分開了。可是萬一,秦淮不想空等這一年呢?
秦淮今年二十三歲,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紀。他剛剛卸下生命中不堪背負的那點負擔,重新成為能夠躍出海面的鯨魚。他有大好的,光明的未來在等著他,憑什麼要像個傻子似的一等就是一整年呢?
安良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還沒想出個名堂來,就聽見秦淮遲疑著問他:「怎麼…你們醫院支援建設的時候不許帶家屬嗎?我不能跟你一起去滿洲里?」
安良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他像是從沒見過秦淮這個人似的,眼神動也不動地看著他。
面前的人實在是好得讓安良難以置信,也讓他覺得自己的這份濃烈的愛意不可思議。他反手摸了摸秦淮的手背:「滿洲里挺苦的…」
對口支援一個縣級市,還是和內陸地區風俗大不相同的靠近俄羅斯的邊境。除卻氣候苦寒之外,連風土人情都會大不相同。想來也是,要是個什麼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四院的醫生們早就打破了頭地想去了。
「能多苦啊?」秦淮大約是想了半日憋出了這麼一句情話:「能比一整年見不到你還苦?」
說完這句不甚熟練的情話後他估計自己也有點兒不自在,臉不易察覺地紅了:「只有一年而已,我們一起離開重慶,徹底從頭開始好不好?」
秦淮落到安良臉上的目光是無法掩飾的珍惜:「只要你願意,我就陪你去滿洲里。」
在重慶四月春深的夜晚,在這樣煙火迷醉的人間,安良看著面前的人輕聲道:「我願意。」
不知道這段對話是不是巧合,聽起來就像是說出口的那一句合婚的誓言。
山一程,水一程,愛終將比恨要更容易塑造一個人。
後記:
安良和秦淮的故事就暫時停止在這裡了,感謝大家一路的陪伴。
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很美好的巧合,我在寫下這篇後記的時候,正坐在重慶嘉陵江的江邊。夜晚嘉陵江邊燈火璀璨的不像是人間,而像是仙境落給我們的一個投影。
在最初構思這篇故事的時候,就一直有許多道德倫理上的困境在困擾著我。不僅僅是因為戀童癖這樣的題材,主人公也有一些有爭議的行為舉止。也許秦淮所做的一些事情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原諒的,可是我始終篤信,人生不是一根非黑即白的二極體。除非身在其中,否則我們萬難理解他人的一言一行。我是一個角度上的記錄者,諸位是旁觀者。千人千言,自有考量在心中。
這篇文很遺憾的地方有兩個:一個就是被很多讀者指出的前文伏筆過多影響閱讀體驗,這一點我也有加以反省。其次就是因為故事的特殊性,沒有成功塑造出優秀的女性角色。我一直將塑造優秀的女性角色放在寫文的重心之一中,很遺憾在這篇文中沒有完成我的想法,希望日後有機會再續。貫穿全文的概念就是文案中的那一句「愛與恨,誰才能塑造我們?」。文中除了罪大惡極者,其餘的人都收穫了溫情和愛意。在現實生活中,人生在世如海如山,總有不均勻的愛恨賦予我們重量,只希望所有的讀者都能夠用獲得的愛意去構建出自己完善的保護系統,在這個江湖上放心地闖蕩下去。看過的愛太少了,我們一起讓它變得更多一點。
我的三篇文一直是沒有間斷地寫下去的,為此確實也造成了一些壓力和負擔。在寫完這篇文後可能會休息一段時間,調整狀態休養手腕的傷勢。寫作是一個不斷輸出的過程,我也確實到了需要汲取養分的時刻了。但是因為我對於人物的喜愛,依舊會不定期地掉落番外,目前計劃中的有周之俊和宋平的過去,秦淮和安良在滿洲里的副本,以及一年之後他們回到重慶的生活變化等等。
他握著安良的手始終沒有鬆開,輕聲道:「今天委屈你了。」
安良甚至這一瞬間還沒有反應過來,他愣愣地看著面前的人。喝過酒的人眼睛裡有一種不那麼明顯的水光,讓他看上去像是什么小動物似的。
「我知道你…這麼大的事你之所以沒來得及和我商量,那一定是工作中有什麼東西直接催生了你的這個想法…」秦淮手上的動作比語氣更溫柔:「再加上你給我打的那個電話…一定是什麼讓你很受委屈的事情,對不對?」
安良心裡一酸,泛上來一種酸澀的麻意。其實他就算受了委屈,也不會到處尋求別人的安慰。他怎麼說都是個快三十歲的男人了,這點工作上同事之間的齟齬不至於讓他真的掛在心裡影響情緒太久。他要去滿洲里,一般是因為情緒,另一半只是為了換個環境。
但是這點自己眼中並不那麼重要的委屈被心上人珍而重之地提起,就讓安良覺得,自己是真的挺委屈的。
他半靠在秦淮的懷裡嘆了口氣:「沒事,對口支援就一年而已…回來再說吧,你在重慶等我一年就行。」
「你讓我在重慶等你一年?」秦淮突然問他,他重複這句話的時候聲調都跟著抬高了一點。
「怎麼?不想等啊?」安良莫名其妙地轉頭看他,秦淮的這句反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讓安良的心突然就被提了起來。
然後他才後知後覺地懼怕了自己的自私和心安理得:他總以為經過那麼多事以後,秦淮和他就不可能分開了。可是萬一,秦淮不想空等這一年呢?
秦淮今年二十三歲,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紀。他剛剛卸下生命中不堪背負的那點負擔,重新成為能夠躍出海面的鯨魚。他有大好的,光明的未來在等著他,憑什麼要像個傻子似的一等就是一整年呢?
安良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還沒想出個名堂來,就聽見秦淮遲疑著問他:「怎麼…你們醫院支援建設的時候不許帶家屬嗎?我不能跟你一起去滿洲里?」
安良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他像是從沒見過秦淮這個人似的,眼神動也不動地看著他。
面前的人實在是好得讓安良難以置信,也讓他覺得自己的這份濃烈的愛意不可思議。他反手摸了摸秦淮的手背:「滿洲里挺苦的…」
對口支援一個縣級市,還是和內陸地區風俗大不相同的靠近俄羅斯的邊境。除卻氣候苦寒之外,連風土人情都會大不相同。想來也是,要是個什麼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四院的醫生們早就打破了頭地想去了。
「能多苦啊?」秦淮大約是想了半日憋出了這麼一句情話:「能比一整年見不到你還苦?」
說完這句不甚熟練的情話後他估計自己也有點兒不自在,臉不易察覺地紅了:「只有一年而已,我們一起離開重慶,徹底從頭開始好不好?」
秦淮落到安良臉上的目光是無法掩飾的珍惜:「只要你願意,我就陪你去滿洲里。」
在重慶四月春深的夜晚,在這樣煙火迷醉的人間,安良看著面前的人輕聲道:「我願意。」
不知道這段對話是不是巧合,聽起來就像是說出口的那一句合婚的誓言。
山一程,水一程,愛終將比恨要更容易塑造一個人。
後記:
安良和秦淮的故事就暫時停止在這裡了,感謝大家一路的陪伴。
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很美好的巧合,我在寫下這篇後記的時候,正坐在重慶嘉陵江的江邊。夜晚嘉陵江邊燈火璀璨的不像是人間,而像是仙境落給我們的一個投影。
在最初構思這篇故事的時候,就一直有許多道德倫理上的困境在困擾著我。不僅僅是因為戀童癖這樣的題材,主人公也有一些有爭議的行為舉止。也許秦淮所做的一些事情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原諒的,可是我始終篤信,人生不是一根非黑即白的二極體。除非身在其中,否則我們萬難理解他人的一言一行。我是一個角度上的記錄者,諸位是旁觀者。千人千言,自有考量在心中。
這篇文很遺憾的地方有兩個:一個就是被很多讀者指出的前文伏筆過多影響閱讀體驗,這一點我也有加以反省。其次就是因為故事的特殊性,沒有成功塑造出優秀的女性角色。我一直將塑造優秀的女性角色放在寫文的重心之一中,很遺憾在這篇文中沒有完成我的想法,希望日後有機會再續。貫穿全文的概念就是文案中的那一句「愛與恨,誰才能塑造我們?」。文中除了罪大惡極者,其餘的人都收穫了溫情和愛意。在現實生活中,人生在世如海如山,總有不均勻的愛恨賦予我們重量,只希望所有的讀者都能夠用獲得的愛意去構建出自己完善的保護系統,在這個江湖上放心地闖蕩下去。看過的愛太少了,我們一起讓它變得更多一點。
我的三篇文一直是沒有間斷地寫下去的,為此確實也造成了一些壓力和負擔。在寫完這篇文後可能會休息一段時間,調整狀態休養手腕的傷勢。寫作是一個不斷輸出的過程,我也確實到了需要汲取養分的時刻了。但是因為我對於人物的喜愛,依舊會不定期地掉落番外,目前計劃中的有周之俊和宋平的過去,秦淮和安良在滿洲里的副本,以及一年之後他們回到重慶的生活變化等等。